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一名B肝帶原者,過去健康檢查時都未有肝硬化現象,且包括GOT、GPT都屬正常,控制良好,但一個月前再接受超音波檢查,卻被發現長了一顆約3公分的腫瘤,確診為肝細胞癌,目前已做完電燒治療;台大醫學院內科名譽教授許金川指出,B型肝炎帶原者屬於肝癌高危險族群,即使肝指數正常,且沒有肝硬化現象,仍可能發生肝癌。

肝癌初期無症狀 需透過檢查找出問題

肝病初期本來就無任何徵兆,若沒有經過抽血、超音波等檢查,包括輕微肝炎、初期肝硬化等,恐怕都很難發現肝臟已經出問題;許金川教授表示,肝病又被稱為沉默殺手,主要是因肝臟內部沒有痛覺神經,且只要仰賴四分之一的肝細胞,照樣能持續運作。

每半年接受檢查 遠離肝癌纏身

因此像是高危險族群的B肝帶原者,必須每半年接受一次腹部超音波,和抽血追蹤檢查,才能確保身體無恙;許金川教授指出,一旦感染B肝病毒,B肝病毒的DNA可能就會滲入肝細胞DNA,這時會導致肝細胞基因遭改變,讓肝細胞轉型為腫瘤,這也是為什麼B型肝炎帶原者本身就是肝癌的高危險群。

及早介入治療 肝癌患者也能擁有彩色人生

一旦檢查發現有異狀時,應盡快就醫治療,及早發現及早介入治療,就能避免症狀加劇;許金川教授呼籲,3公分以下的肝細胞癌,利用手術切除或採以電燒治療,都能見不錯療效,重點是患者要持續和醫師好好配合,接受追蹤治療,照常能恢復日常生活。

一位24歲年輕男性剛畢業準備成為職場新鮮人,職前體檢時,胸部X光發現兩側肺部有多個不明的腫塊,因此到胸腔外科求診。醫師安排胸腔鏡手術切片後,病理診斷發現為罕見的肺泡狀軟組織肉瘤轉移,於是儘速為他安排後續治療。

大多數病人不會疼痛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病理部主任黃賢能醫師表示,肺泡狀軟組織肉瘤是一種罕見的惡性軟組織肉瘤,好發於15至35歲的年輕人。腫瘤的位置通常在大腿深處或是軀幹部位,大多數的病人均不會有疼痛的現象,通常是腫瘤漸漸長大之後,才會在患部出現腫脹感,或是摸到明顯的腫塊,在此時才會前往就醫而發現病灶。

六成病患診斷時已肺部轉移

黃賢能醫師說明,此肉瘤最大的特色是局部的腫瘤長得相當慢,常常在罹病之後的好幾個月或是好幾年才被發現。雖然在局部長得慢,但是肺泡狀軟組織肉瘤為高惡性度的腫瘤,也是具有遠處轉移能力的腫瘤。約有六成的病患在診斷時已經發生肺部轉移,因此對預後產生相當大的影響。

肺泡狀軟組織肉瘤的治療方式為手術加上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不過此腫瘤對於化學治療常常反應不佳。近年來有醫師開始嘗試使用標靶藥物來治療肺泡狀軟組織肉瘤,但其療效仍待長期追縱證明。

未滿30歲建議每3年健檢1次

黃賢能醫師呼籲,健康檢查並不是老年人的專利,即使是年輕人,在適當的時機如準備進入職場前或是婚前,也應該進行健康檢查。並建議未滿30歲的民眾,若是想做健康檢查,可以每3年檢查1次即可。

&研究顯示,大規模推動癌症篩檢,能有效降低癌症死亡率,其中子宮頸抹片檢查,可大幅降低6至9成的子宮頸癌發生率和死亡率。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癌症登記資料顯示,子宮頸全面標準化死亡率,每10萬人口從92年的8.4人,降低至101年的3.9人;原台南市和原台南縣,則分別從92年的9.9人、11.6人,101年已降至3.8人。依據臺南市衛生局統計,從100年到102年,每年30到69歲的婦女,約有15~18萬人次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檢查率占該年齡層約35%。發現異常人數,100、101和102年分別有1122、1132和953人,確診為子宮頸癌人數,分別是405、387人,102年癌前病變278人中有275人確診癌症,確診率達34~42%。研究證實,9成以上的子宮頸癌可歸因於感染人類乳突病毒(HPV),而性行為是HPV主要的傳染途徑,性關係愈複雜,愈容易散播。HPV種類高達200多種,約40種會侵犯生殖系統,而形成子宮頸癌的主因,多為感染16、18、31、33、52、58型HPV。市面上的HPV疫苗,主要預防16、18型病毒,研究證實,施打疫苗效期約達5到6.5年,沒有性行為或未感染HPV婦女,接種後的防護率約6到7成,但無法完全避免。臺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HPV疫苗和其他疫苗一樣,並非所有接種者都會產生一輩子的保護性免疫反應,有些案例即使接種過疫苗,仍罹患子宮頸癌。因此建議,已施打HPV疫苗並有性行為經驗的婦女,應定期接受子宮頸抹片檢查,至少每3年一次。此外,HPV疫苗是預防性疫苗,但對於已存在子宮頸癌相關病變的惡化無法預防,更無法預防所有致癌型HPV類型,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仍是最重要防護。

記者林怡亭報導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