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彰化一名80歲婦人,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末期,經評估僅剩三個月壽命,原被醫院建議住進安寧病房,但婦人並不放棄,轉診至衛福部彰化醫院治療;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指出,患者癌細胞不只侵犯到子宮頸上方的膀胱及骨盆側壁,造成小便大便出血,輸尿管兩側也遭阻塞,無法順利小便,經電腦斷層檢查發現腫瘤約9公分大,切片確認是子宮頸癌末期。

圖片

忽略定期檢查 子宮頸癌找上門

經婦產科醫師、泌尿科醫師及放射腫瘤科醫師先解決患者小便、膀胱大量出血等問題,並進行同步放射線合併化療治療,目前病情在控制中;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指出,後來發現患者發病後,已超過三年沒做子宮頸抹片檢查,若能每年定期檢查,就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初期子宮頸癌 5年存活率達9成以上

目前30歲以上婦人可接受每年一次免費子宮頸抹片篩檢後,臨床上,子宮頸癌零期發現率超過一半;彰化醫院婦產科醫師莊麗娟指出,到末期才被發現的子宮頸癌患者,通常都多年未做檢查,衛福部國健署癌症年報指出,近年子宮頸癌期別統計,零期者約55%、一期約13%、二期約6%、三期約6%、四期約5%,顯示多數患者被診斷出多為零期和一期,其實這時幾乎可治癒,5年存活率高達9成以上。

30歲以上婦女 每年可一次免費子抹片檢查

但若一旦拖延到第四期末期才治療子宮頸癌,5成存活率僅剩下1成5;莊麗娟醫師呼籲,早期子宮頸癌,若經治療,治癒率幾乎可以百分之百,因此建議30歲以上婦女可每年一次接受免費子宮頸抹片檢查,沒有年齡上限,及早發現就能及時介入治療。

 

一位慢性頭痛長達20年的患者至門診求醫,他提到近半年來頭痛的頻率增加,伴隨著視力衰退與右臉麻木,就診後發現,右眼後方竟然長了顆腦瘤!

林典佑, 神經內科醫師-斗六成大醫院表示,如果慢性頭痛的頻率改變、合併局部神經學症狀的頭痛,都是危險性頭痛的徵兆,應該盡快到神經科就診。

頭痛病因不一 特徵臨床可得知

林典佑指出,造成頭痛的病因五花八門,從常見的功能性頭痛(如:偏頭痛、張力型頭痛)到危險的頭痛(如:血管瘤、腦瘤),症狀都有些許的不同,其中不到千分之三的頭痛是由腦瘤引起,醫師可藉由頭痛的特徵及臨床神經學檢查,得知是否有長東西的可能性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儀器檢查。

功能性頭痛人數多 大大影響生活品質

除了危險性頭痛外,更常見的是功能性頭痛,尤其以張力型頭痛及偏頭痛為大宗;以偏頭痛為例,在台灣偏頭痛的盛行率約為9.1%,約有150萬人口之多,其中經歷慢性每日頭痛的患者約有3-5%,每天至少有10萬人飽受頭痛之苦。

功能性頭痛不如危險性頭痛可怕,卻大大影響生活品質,以往患者常單純依賴止痛藥來減緩偏頭痛的不適,隨著對偏頭痛的了解,可用藥物增加不少。林典佑醫師強調,如果發現頭痛現象加劇,應該及早前往門診就醫,以免錯過治療的最佳時機。

 

一項全球調查發現,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且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超過3小時,比全球平均數值高出55分鐘,居全球之冠!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直接衝擊的就是眼睛健康,然而,卻有許多人渾然不覺;一名低頭族中年婦女誤以為是更年期提早報到導致眼睛乾澀,在身心不適的雙重打擊下陷入憂鬱情緒,沒想到竟是乾眼症作祟。

桃園地區醫院郭雅慧眼科醫師表示,這位中年媽媽,因為常感到眼部乾澀、紅腫等不適症狀,以為自己即將步入更年期、青春不再,連眼睛都開始老化了,以致情緒低落、工作不順,甚至懷疑自己罹患了本世紀最嚴重的文明病─憂鬱症,全家陷入愁雲慘霧的低氣壓下,直到這位媽媽接受檢查,發現是因為長期觀看3C螢幕而造成乾眼症,全家的警報才解除。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乾眼症患者高達600萬人,約每四人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的症狀,是眼部常見的疾病,但卻因一般健檢中未列入、或是因為不自覺,常被民眾忽略;郭雅慧醫師指出,傳統的眼部健康檢查大多僅是視力、眼壓等健保給付之基本項目,缺乏乾眼症等其他眼疾的額外檢查,導致無法及早發現與治療。

郭雅慧醫師在義診活動中發現,因為現代人手機不離身或是工作時常使用電腦,患有乾眼症的人越來越多,且年齡層、族群越來越廣;此外,壓力、荷爾蒙失調(如步入更年期)、長時間在冷氣房裡和熬夜等生活習慣,也是誘發乾眼症的重要原因。

郭雅慧醫師叮嚀,如果眼部有乾澀感、畏光、視力模糊、刺痛、怕吹風等不適症狀,即有可能是罹患乾眼症,應盡快就醫檢查,若不治療可能會引起結膜紅腫、角膜破皮、分泌物變多、視力模糊等生活上的不便;除了有症狀需要立即檢查之外,平時也應固定每三到六個月做眼部定期檢查,以利提早發現、及早治療,有效提升用眼品質與生活舒適度。

郭雅慧醫師強調,乾眼症患者有八成六是缺乏油脂所造成,當淚水中的油脂成分不足時,就無法形成一層保護膜在淚膜上,使眼淚容易揮發,形成揮發型乾眼症,其主要是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所引起,若不積極治療會導致瞼板腺萎縮,無法再分泌油脂,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使用人工淚液僅可減緩乾眼症狀,無法治療。所幸目前已有最新科技儀器可以診斷瞼板腺體是否有堵塞、油脂分布情形、油脂厚度與不當眨眼習慣,進一步分析是否屬於揮發型乾眼症,更可準確治療,為飽受乾眼症之苦的患者帶來福音。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