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一位73歲的婆婆來到大腸直腸門診求助,覺得自己最近常常左下腹怪怪的,偶爾會有抽痛的感覺,尤其是要大便前最明顯,解完後就會覺得舒服一點,一開始覺得是便秘的問題,就去藥局買了一些通便藥,症狀改善舒服了許多,可是過了三個月,又出現類似的症狀,連吃藥也沒有改善。台大醫院新竹分院黃凱傑醫師依據病人主訴及身體理學檢查後,建議做大腸鏡檢查,因婆婆對疼痛比較敏感,故選擇做自費無痛的大腸鏡。檢查後確認在乙狀結腸處有一顆惡性腫瘤,施以腹腔鏡手術順利將腫瘤切除,目前身體復原中。

大便檢查正常 依舊有機會得大腸癌

黃凱傑醫師指出,婆婆很疑惑每年都有做衛生所的大便檢查,結果也都正常,竟然還會得到大腸癌,其實這是很多病患來門診就診時都會有的疑問,因為大便檢查時的項目寫著「大腸癌篩檢」,讓很多人認為檢查報告正常就等於沒有大腸癌,事實上,大便檢查的準確率隨著檢查的種類(傳統化學法及免疫法)就有50%~92%之差,甚至會因食物殘渣影響檢查結果,也就是說一半左右大便潛血反應正常的病人,有大腸癌的風險。

準確率不高 還是有存在之必要

黃凱傑醫師說明,因為這項篩檢方式便宜便利又快速,能用少少的資源篩選出一半的大腸癌病人,對節省整體社會醫療資源來說效益極大,而且越早發現癌症的變化,治療需要花費的資源越少,這就是篩檢的意義,可以有效促進國民健康,又可以避免重症病人的增加。

身體4狀況需注意 必要時前往就醫

既然大便篩檢有一定的不準確率,要如何避免自己病情惡化呢?黃凱傑醫師提醒民眾若有下列幾種情況則要特別注意,及早就醫治療:(1)長期貧血,甚至已經嚴重到會頭暈的情況,更要小心。(2)排便習慣改變。(3)大便形狀變得細長或是有黏液。(4)腹部會隨著腸子的蠕動而疼痛。

怕痛民眾新選擇 無痛大腸鏡

建議50歲以上、無症狀者,最好每五年做軟式乙狀結腸鏡檢查及每年做大便潛血反應檢查。若有大腸癌家族史風險者則建議三十歲以上就要做檢查,至於追蹤的頻率則是根據第一次檢查的結果而定。尤其,目前無痛大腸鏡的發展盛行,經由專業麻醉科醫師的協助,讓病人在不會疼之情況下接受檢查,可以減少病人的畏懼感,對於怕痛的民眾,無痛大腸鏡是另一種選擇。

特殊健康檢查 防止勞工職業傷害上身

通常一般事業單位,因內部職業安全衛生人員與勞動檢查員的稽查壓力,加上員工健康檢查與勞工保險局補助,較能落實員工的特殊健康檢查,但投保在職業工會無一定雇主從業人員,不但少了員工健康檢查的福利,也不太了解可免費接受特別危害健康檢查的權利,常會衍生員工職業病問題。

泥水工職業傷病診治 占41.9%有噪音聽力損失

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委託設立的成大醫院職業傷病防治中心,提供南台灣勞工辦理職業傷病診治服務,106年與台南市泥水工會合作,其中發現86位泥水工會的會員中,占3.5%為塵肺症、41.9%有噪音型聽力損失,屬於健康管理等級第四級,原因全和工作有關係。

泥水工健康危害 以粉塵與噪音為主

根據勞動部105年統計,共48,777人的全國事業單位員工,粉塵作業健康檢查中,僅約0.039%屬於第四級管理,114,726人接受噪音作業健康檢查,占2.0%屬於第四級管理,顯示粉塵與噪音已嚴重危害泥水工的健康;成大醫院職業及環境醫學部陳柏磊醫師指出,依法規定雇主對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的在職勞工,必須每年給予健康檢查,並了解過去一年是否因工作導致健康受損,若員工符合受檢資格,就能經勞工保險局核定,獲得補助。

透過特殊健康檢查 助員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另外,員工也有接受檢查義務,若違反規定則可處三千元以下罰鍰;陳柏磊醫師表示,健康檢查除了有成人健檢、四癌篩檢外,另外也有勞動部規範、要求雇主提供在職勞工定期一般健康檢查,以及從事特別危害健康作業者的特殊健康檢查,可望能透過早期檢查早期發現,及早介入治療。

發現有職業病 應立即採取應對措施

特別危害作業規範有31項,常見包括噪音作業,檢測結果會依照醫師建議,給予適合治療和追蹤方式,另外區分為一到四級,若被判斷為結果異常且與工作相關的第四級者,將列為檢查篩檢的主要對象;陳柏磊醫師呼籲,一旦發現有相關職業病,應立即採取應對措施,降低危害,才能避免職業病加劇。

根據國內外研究顯示,多數子宮頸癌都是發生在從未接受篩檢,或偶爾才做一次篩檢的女性。醫師臨床觀察也發現,許多婦女因害羞、畏懼,或以為許久沒性行為等原因,長期未做抹片檢查,等到陰道異常出血才就醫,竟發現已是晚期子宮頸癌的憾事。

女性癌症發生率第7名

根據國健署2012年癌症登記報告顯示,共有1567人罹患子宮頸癌、640人死亡,為女性10大癌症發生率第7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謝惠婷指出,國內子宮頸癌發生率約為10萬分之10至15,死亡率約為10萬分之3至5。

國人抹片篩檢率低

「子宮頸癌可早期診斷、早期治療!」謝惠婷醫師表示,不過,國內抹片篩檢率低,每年抹片參與率僅3成,3年抹片參與率也只有5成左右,臨床許多子宮頸癌晚期患者,都是因為害羞、畏懼,或以為許久沒性行為等疾病認知不足等原因,長期未做抹片篩檢。

30歲開始免費檢查

謝惠婷醫師強調,國內目前提供30歲以上婦女,每年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不要浪費這項福利;建議女性有性行為之後,即應每3年至少接受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而曾有愛滋病毒或人類乳突病毒感染、子宮頸癌前病變者,則應每年接受抹片檢查。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