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一名工作壓力大、三餐不定時的女子,有長期失眠、體虛的問題,常依賴中醫針灸來放鬆,不料,在一次針灸療程中竟昏厥,清醒後還向醫師表示,希望下次再讓他「暈倒」。

收治病例的中醫師劉建忠說,這就是所謂的「暈針」,即指在扎針的過程中,病患突然感覺不適,發生暈厥的現象。臨床上主要的症狀為,頭暈目眩、噁心想吐、臉色蒼白、四肢發冷、血壓下降等。一般來說,「扎針」這動作,很少會有「暈針」的現象,只有在少數體質較為虛弱、敏感、精神容易緊張者才會有偶發現象。

為何暈針會如此有效呢?以中醫學來說,認為暈針是「暈針者,必獲大效,以血氣交泰之故。」劉建忠醫師解釋,因體內氣血受到極大的刺激,進而調整經絡運行。而暈針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體質虛弱、神經緊張、疲勞等,其中又以過敏體質與血管神經機能不穩定者最常見。

病例中的女子因神經緊張、工作壓力大,因而以針灸治療。剛進針,患者突然一陣顫抖就昏厥過去,面部蒼白,意識也不清楚。昏睡約十多分鐘後,意識逐漸清醒。醫師也強調,尤其是容易緊張的患者,常勉強接受針灸,反而容易引起暈針,但並非人人都會暈針,針灸仍是安全無虞的。

 

舒適的放鬆時光,坐在沙發上看看電視節目,廣告時起身倒杯水,卻再也想不起剛剛握在手中的遙控器跑那去了!這樣健忘的情況許多人認為是大腦老化的跡象,事實上,許多中醫師提醒,「氣虛、腎虛」也是健忘成因之一!

健忘不僅是老化 氣腎虛卻不知

對於民眾常反應自己的「健忘」情況,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西醫整合科主任陳建宏指出,除了因為身體老化,機能下降之外,加上現代人壓力大,又缺乏均衡飲食,都逐漸對記憶力產生影響,這些都與氣虛、腎虛息息相關,也可能合併出現其他症狀;因此中醫診療都會先診斷患者屬於何種情形,再對症下藥。

天然食物增強記憶 煮飯避用鋁鍋

陳建宏說明,面對健忘的情況,除了就醫外,也可以利用「飲食及按摩」來自我保健。在飲食方面,可以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卵磷脂」,包含蛋黃、豬肝、黑芝麻、大豆製品、山藥、蘑菇、花生等;其次,也要補充微量元素-鎂、鉀、鈣,如:香蕉、番茄等;也可以透過香菇、大豆、發酵豆製品裡的「維生素 B12」,與綠色植物、柑橘類中的葉酸,來促進神經活動,活絡大腦。

除了補充「好食物」,避免「壞東西」也很重要,例如重金屬會使腦部活動變慢,因此陳建宏提醒,務必留意家中鍋具,避開使用鋁鍋,改為不鏽鋼鍋或陶鍋,以免吃進太多鋁離子,恐提高失智風險。

按摩自我保健 早上梳頭也可以

除了藉由飲食補充養分,也可透過按摩自我保健。一般增進記憶的穴位集中在頭部,頭頂的「百會」為諸陽之會,按摩可醒腦開竅;百會旁各隔一寸之處為「四神聰」,這四個穴位有助腦部血液循環。額頭髮際正中直上 0.5 寸處則為「神庭」,旁開 3 寸為「本神」;這些穴位底下是大腦額葉,負責掌管記憶、心智功能,因此適度刺激頭皮,可以健腦、增加智能活動。

不過,穴位複雜,如果掌握不準,可以在早上起床後從前往後梳頭 2、3 分鐘,帶點力道按壓頭皮,是最方便的保健法。陳建宏也提醒,按摩重點不在痛,有些痠脹麻的感覺即可,千萬別用力過猛,反而受傷。

適度攝取營養 勿過量維持機能

藉由日常生活累積,利用飲食及按摩的方式,不僅可以加強身體機能維護,同時有效增進健康,培養良好習慣,增強體力及記憶力,陳建宏也呼籲,儘管飲食搭配能有效果,但都應適度攝取,不宜過量造成身體負擔。

春節是出遊的好時機,上山賞花、賞雪更是全家出遊的好去處,但是春節好冷,怎麼聰明穿才能遠離感冒受寒,又可以穿得不厚重,拍照看起來不顯胖,其實也有秘訣的!

開業醫徐仁德中醫師表示,中醫理論認為「熱從頭散,寒從腳起」,望文生義即為人體最先感到冷的就是腳。腳對頭而言屬陰性,故陽氣偏少。而且,就醫學理論來說,腳離心臟較遠,又長時間以下垂的姿勢居多,血流緩慢,迴圈(血液循環)不暢,血氣、氧氣供給不足,且皮下脂肪較薄,保溫性能差。

人的全身上下,就屬腳的溫度最低。徐仁德醫師解釋,腳受涼後,不僅易生凍瘡,還會龜裂,也可能通過神經反射,讓寒氣上到呼吸道黏膜血管收縮,血流量減少,抗病功能(抵抗力)下降,引起鼻咽部隱藏的病毒、細菌得以乘機大量繁殖,從而誘發感冒、扁桃體炎,甚至有慢性病史的病人也會加劇病況,另一方面,也可能誘發氣管炎、哮喘、關節炎、腸胃病、痛經、腰腿痛等舊病急性復發。

冬季要保持鞋襪乾燥,才會溫暖,並常換洗曬。還要少坐多走,促進血流通暢,臨睡前用溫熱水浴腳後再按摩腳掌心10分鐘,以增強養生保健功效。徐醫師建議,出遊至較寒冷的地方,一定要選一雙保暖功能好的襪子、穿上底較高的鞋子,遠離有寒氣的地面。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