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年末各公司及家人好友也會舉辦聚會,而不少人在大餐一頓後,常會感到胃脹胃痛、胸口灼熱,原來是胃食道逆流惹禍。中醫師推薦一款護胃「藥果汁」,建議當作日常保護胃部飲品,具有預防胃酸逆流、緩解胃痛等功效。

胃食道逆流 生活不良習慣

胃食道逆流是生活習慣病,多數病患嗜吃高糖分、高脂肪食物,或是有熬夜吃消夜等不良習慣,尤其罹患肥胖、有抽菸、喝酒,以及飯後平躺的人,也都是胃食道逆流的高風險族群。

胃食道逆流 恐傷害呼吸道

陳旺全強調,胃食道逆流不只引起胃部不舒服,胃酸逆流而上,還會傷害呼吸道器官,引發咳嗽、胸悶、胸痛,甚至增加罹患肺炎的機率,建議病患優先調整生活習慣,例如少吃甜食、戒菸戒酒、減肥,並且保持心情愉悅,壓力過大也會加重病情。

護胃「藥果汁」 預防胃酸逆流

陳旺全推薦一款護胃「藥果汁」,具有預防胃酸逆流、緩解胃痛等功效。

材料有蘋果半顆、桑葚3顆、蘆筍1支、蜂蜜少許,以及陳皮5克、白芍5克、砂仁3克、延胡索3克、茯神3克,將中藥材加水350cc熬煮20分鐘,與水果一同打汁即可。 (陳旺全 - 中華民國中醫師公會全聯會理事長)

健保署整理分析近年農曆春節假期結束後一周常見的門診疾病,糖尿病名列榜中。因為過年期間氣氛歡樂,部分糖尿病患者失去警覺心,大吃大喝,新增病例也不少。   糖尿病依個人體質加以施治 中醫師陳建雄指出,糖尿病會使全身血液內糖分高,影響身體各器官正常運作;一般人如果經常熬夜、飲食不節,愛吃甜食、炸雞或燒烤等高熱量高糖分食物,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缺乏運動等,可能會引發糖尿病。中醫治療時,經過辨證論治,往往要依個人體質、從多方面施治。 陳建雄中醫師進一步說明,患者長期處於血糖過高的狀態,很有可能會出現「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 (簡稱HHS)」,是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急性併發症,嚴重可導致肌肉痙攣、意識障礙、休克昏迷、更甚恐會奪命。 二型糖尿病併發症屬陽明胃熱 以中醫觀點來看,第二型糖尿病患者的主症是「食慾亢進、極度口渴、極欲飲水、飲不解渴」,屬中醫「陽明胃熱」的範疇。中醫治療除了兼顧體質虛實之外,治療應以大劑清熱瀉火藥為主,輔以滋陰生津益氣之品,務必急降血糖,免於急性併發症的出現;常用藥物如三黃瀉心湯、小陷胸湯、白虎湯、白虎加人參湯、括蔞牡蠣散等化裁使用。 中藥材降血糖經科學方法證實 中醫常用降血糖的中藥材,經科學方法實驗證實包括黃連、知母、石膏、天花粉、葛根、生地、山藥、黃耆、麥門冬、黨蔘、北沙蔘、柴胡等等,有四十多味中藥材能改善血糖;只要遵醫囑按時服藥,應可改善病況。陳建雄中醫師呼籲糖尿病患者,平常應維持規律生活、運動和控制飲食,不碰菸酒,定時檢測血糖;為避免此急性併發症,切勿聽信偏方自行服用來歷不明之藥物,或聽信坊間流言(如服藥後會導致洗腎等),放任血糖升高而不顧,可能會因此而害命。

妳有經痛的問題嗎?女性每個月「好朋友」來訪時,總有人會感到不舒服,出現腹痛、腰痠、腳軟、頭痛等症狀,痛到只想躺在床上休息。中醫師指出,其實經痛不需隱忍,可利用食補調理身體來改善,例如經前、經期、經後,可分別加強服用理氣、溫經、補血的中藥飲品,但若一直未有明顯改善,則可透過超音波檢查,進一步釐清原因。

月經正常是女人健康的指標!開業中醫診所院長李思儀表示,一般健康女性從進入青春期到更年期都會有月經,年齡約為10至50歲,每個月來的月經是為了受孕做準備,當子宮內膜增厚,可提供胎兒保護作用;若沒有懷孕則會脫落,與細胞、血液及黏液一起排出,而形成月經,平均周期為28天。

對於女性會發生的經痛問題;李思儀指出,造成經痛的原因可分為器質性及生理性兩種。器質性經痛與子宮前傾或後傾、子宮內膜分泌的前列腺素旺盛、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腺肌症有關,都會造成子宮強烈收縮,而產生疼痛感。生理性經痛,則是子宮沒有問題,但月經時卻有不適感。有經痛的女性,約有7成是生理性經痛,以中醫觀點來說「寒凝氣滯,不通則痛」,體質虛寒者容易有經痛問題,且不只經期有疼痛感,更伴隨經前症候群,如胸悶、胸痛、乳房脹痛、頭痛、情緒鬱悶、煩躁等症狀。

如何改善經痛呢?李思儀建議,在經前、經期、經後,可分別利用理氣、溫經、補血的中藥材調理身體,進而改善經痛問題。理氣的藥材有香附、陳皮、青皮、玫瑰花等,可通行氣滯,尤其針對經前症候群效果特別好;溫經有肉桂、生薑、乾薑、吳茱萸等溫熱性的藥材,能改善虛寒導致的疼痛及手腳冰冷;補血與活血藥材,則有當歸、川芎、桃仁等,可改善經後血虛的狀態。

「有經痛問題,首先要辦證,再用藥!」李思儀強調,不論是子宮內膜異位、子宮腺肌症,或體質寒造成的經痛問題,中醫以「異病同治」方式治療,根據個人狀況調整各種中藥材份量,達到改善經痛的目的。另外,她呼籲,有經痛問題的女性,最好先透過超音波檢查,釐清經痛的原因,再利用正確方式調理身體。

孫小玲藥師表示,目前坊間有菁露(中藥濃縮液)型的生化湯、四物湯,利用傳統古法藥方調配,並添加桑椹、黑薑、黑糖、四君子補氣、櫻桃(天然鐵)等素材,口感香醇,沒有中藥苦味,更好入口,也加強活血、化瘀、補氣、補血等功效,一般女性朋友可在經期、經後加溫熱水稀釋後即可飲用,非常適合忙碌的現代人。

記者郭庚儒報導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