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失智症病患常伴隨排尿困難的情形,裝了導尿管又容易增加尿道感染、發炎風險;研究發現,失智症病患使用中醫治療,包括中藥搭配針灸的方式,能夠降低喪失自行排尿能力的風險。

失智症患者 排尿困難研究

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舜穀,利用健保資料庫分析3982位新診斷的失智症患者,其中2121位接受中西醫整合治療、1861僅接受西醫治療,評估嚴重排尿困難,而需要接受安裝導尿管者的時間差異。

中西醫整合治療 降低排尿困難風險

林舜穀醫師表示,經過12年追蹤發現,中西醫整合治療中僅有589位失智症患者,嚴重排尿困難而需要安裝導尿管;反觀,未接受中醫治療的患者,則高達1683位需要安裝導尿管,證實中醫治療能夠降低,患者喪失自行排尿能力的風險。

中醫治療 需持續3個月

林舜穀說明,此研究中的中醫治療,包括服用濟生腎氣丸、五苓散、知柏地黃丸,以及血府逐瘀等方劑,合併針灸治療,至少使用3個月以上,尤其合併使用針灸治療者,更能降低發生排尿困難的風險。 (林舜穀 - 台北市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ㄧ名59歲的張姓婦人,近5年多來,為日益增多的皺紋而煩惱,因不甘心肌膚如此快速老化並留下歲月痕跡,至醫院尋求協助。經每星期施予3次針灸治療,一個月後,張姓婦人額頭上的抬頭紋已消失不見了。

肌膚老化現皺紋內外條件差異影響大不同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人體皮膚衰老一般是從臉部最先開始,因此,皺紋是皮膚老化的最初徵兆。臉部皺紋出現的早晚、多少、深淺,常與個人的年齡、體質、遺傳因素、生活作息與工作環境、心理情緒、工作狀況、營養條件及疾病等情況差異,而各有不同。

讓肌齡重返青春除皺抗老「針」簡單

林在裕醫師表示,針灸除皺是以中醫經絡學說為基礎。因中醫理論認為,面容的榮衰與人體五臟六腑、氣血經絡密切相關,經由穴位刺激,可促進皮膚的新陳代謝、改善皮膚的營養供給及調節皮脂腺的分泌,進而達到消除臉部皺紋、避免皮膚鬆弛的目的。針灸除皺療法不僅針對臉部局部的皺紋,且能調整五臟六腑、氣血陰陽的機能,具有標本兼治的作用,是一種簡單、有效且無副作用的美容療法。

有效抗老除皺改善不良生活作息是關鍵

林在裕醫師特別提醒,消除皺紋的要點首先在於預防,因此注意防曬、規律運動、飲食均衡、睡眠充足及採仰臥姿勢睡覺,都是促進血液循環、維持皮膚彈力,讓皺紋不纏身的秘訣!

一位65歲女性,晨起及夜間躺下睡眠時,常打噴嚏、鼻塞、流鼻水,嚴重影響睡眠,且有鼻涕倒流症狀,時常覺得喉嚨有異物感,甚至疼痛,因此至北市聯醫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求診,治療後鼻塞、鼻水、鼻涕倒流狀況明顯改善,解決多年過敏問題,終於能安然入睡,睡眠品質改善,白天不再昏昏欲睡,身心輕快許多。

台灣氣候溼熱 過敏病患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中醫科醫師蔡佩怡指出,台灣地處亞熱帶濕熱氣候,是過敏原塵蟎容易滋生的氣候環境,因此門診常見過敏性鼻炎病患,且日漸增加,據健保署統計,約每5人就有1人有過敏問題,過敏雖非重症,卻會嚴重影響日常生活。

西藥治療症狀 中醫改善體質

蔡佩怡說,過敏性鼻炎目前西醫無法根治,主要以抗組織胺藥、鼻黏膜收縮劑等治療症狀,一旦停藥仍會復發,因此病患常求助中醫治療。從中醫上來說,過敏性鼻炎為風邪或寒邪侵入人體並長期潛伏於體內,因此遇冷風或進出冷氣房易發作,需「驅邪扶正」,先以解表藥將風寒邪氣趕出體外,再加以補益藥扶養正氣,提升免疫力,減少過敏再發。有些患者反而在天氣炎熱時容易鼻塞,症狀發作,這類屬於熱性體質,則需再加以清熱滋陰等藥物治療。

她表示,因肺開竅於鼻,故治療過敏性鼻炎首先由「肺」著手,初起使用祛風解表、疏風宣肺的藥物,如:桂枝湯、葛根湯等,久則向裡影響「脾」,造成脾胃功能受損,門診常見過敏性鼻炎的小朋友,腸胃都不好,食慾差、容易拉肚子、或者怎麼吃都不長肉也長不高,故要治療腸胃問題,可使用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湯等健脾益氣、和胃滲濕,再依個人虛實寒熱體質隨症加減方藥,拔除病根。

少吃甜食多運動 日常保健要落實

蔡佩怡建議,預防過敏性鼻炎,要注意居家清潔,寢具須勤加清洗,使用除濕機降低濕氣,減少過敏原孳生。天冷時注意保暖,勿過食生冷冰涼食物,以免寒氣入侵體內。少吃零食、甜食等容易致敏食物,熱性體質則避免辛辣油炸類等食物。適當運動增加血液循環,利用排汗方法將邪氣由體內排出,運動亦可增強免疫力。至於穴位保健可按摩迎香、印堂、足三里穴,每天每穴按摩20-30下;亦可晨起及睡前使用溫熱毛巾溫敷迎香、印堂5分鐘,可宣通鼻竅,改善鼻塞及流鼻水等不適。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