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一名看似健康、開朗的高中生,過去沒有任何癲癇病史,某一天,突然出現半邊手腳抖動症狀,他與家人都嚇壞了,所以就在第一時間奔赴急診,醫師一檢查發現,竟是腦瘤引發癲癇,因此安排腦瘤切除手術,並搭配預防癲癇藥物,避免癲癇突然發作干擾預後,所幸在腦瘤切除後,這位高中生就不曾再發生癲癇,生活也恢復正常。

腦瘤症狀多樣化 癲癇可能破壞腦組織

這位高中生的主治醫師為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主任孫瑞明,孫瑞明主任指出,這位高中生年紀很輕,癲癇也來得十分突然,結果檢查發現是腦瘤造成,令人印象很深刻。事實上,腦瘤症狀依大小、位置而有非常多樣化的表現,當腦瘤長在大腦掌管語言、記憶區域,患者的語言、記憶能力就會受干擾。若腦瘤長在主掌視覺的區域,就可能引起複視、視力模糊。

在腦瘤的患者中,部分會產生癲癇症狀,主要是因腦瘤引發周邊神經細胞異常放電,患者一出現癲癇,可能臉部肌肉跳動,或像上述高中生出現半邊手腳抖動現象,也可能全身抽搐,若不及時介入、治療,腦細胞持續不正常放電,很容易受到損壞。

顱內腫瘤切除手術 考驗醫療團隊智慧

目前,治療腦瘤的選項以顱內腫瘤切除手術、電療(放射線治療)為主,有些特有細胞型態的腦瘤,也可輔以化療,其中,顱內腫瘤切除手術深深考驗著醫師與醫療團隊的智慧。

孫瑞明主任解釋,顱內腫瘤切除手術與其他器官的腫瘤切除手術很不相同,必須在腫瘤與正常組織間尋求平衡,以免正常組織受破壞而影響大腦正常功能,以嘉義基督教醫院神經外科團隊來說,在執行顱內腫瘤切除手術時,可搭配精密導航系統、顯微鏡、染色劑等,除了針對開刀位置精準對位,透過顯微鏡、染色劑的運用,腫瘤界線會更清楚,手術精準度便大為提升。

使用抗癲癇藥物 避免腦組織復原時期受干擾

無論在顱內腫瘤切除手術前、中、後,癲癇的防治都是重要關鍵。孫瑞明主任分析,不管患者在手術前、中、後產生癲癇,都會影響復原狀況,若在外騎車、開車,也可能因癲癇發作衍生車禍意外,所以使用抗癲癇藥物預防癲癇發作,不僅可避免癲癇干擾腦部運作,亦可保障患者生命安全。

孫瑞明主任提醒,腦瘤患者接受顱內腫瘤切除手術後,症狀多半就會好轉,不過醫師若有開藥,患者要按時服藥,千萬不可隨意停藥,也要定期回診,才能追蹤後續復原情況,確保治療發揮最大效果。

以上衛教資訊由台灣賽諾菲提供

台南一名45歲陳姓男子,身受酒精性肝炎困擾多年,更因肝硬化導致產生大量腹水及細菌性腹膜炎感染,治療過程中反覆住院,病況堪慮;但令人感動的是,陳男C肝帶原的胞妹願捐肝拯救哥哥,待院方醫療團隊審慎評估後,先以口服藥治療妹妹的C肝,爾後再安排哥哥的換肝手術,術後近兩年,兄妹倆皆恢復良好,且均未檢驗出C肝病毒。

C肝治療里程碑 口服藥物益處多

慢性肝炎一直是台灣民眾健康的殺手,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過去C肝治療以干擾素為主,但自C肝口服抗病毒藥物問世後,C肝治療便有了革命性的發展。奇美醫院內科部部長暨肝膽科主任郭行道醫師表示,現在C肝口服藥治療不僅能有效降低副作用,且成功率高達九成五以上,各肝臟纖維化等級皆可治療,為患者帶來治療的新選擇。

郭行道部長說,由於案例陳男當時狀況危急且無肝可換,礙於法規妹妹為C肝帶原者無法捐贈,因不捨胞兄受苦,妹妹提出捐肝意願。經團隊多方努力討論後,先以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妹妹後,再進行活體肝臟移植給哥哥。

C肝活體移植全台首例 醫:困難重重

對此,郭行道部長特別指出,目前台灣採行的肝臟移植方式是,C肝帶原的捐贈者只能捐給C肝帶原者,而上述這位C肝女帶原者經治療後捐贈給未曾感染過C肝的患者可能為全台首例,為此醫療團隊於術前匯集國外移植中心經驗,並通過倫理委員會多重討論後才獲准進行,歷經層層的關卡檢驗以及相關人員的努力下,也為台灣C肝活體移植立下里程碑。

郭行道部長也進一步提出,台灣針對活肝捐贈的手術採取較保守的態度,由於移植後捐肝者及受肝者的安全性都還需要時間的驗證,因此活體捐肝前需進行全面評估捐贈者的意願、身體心理社會狀況、肝臟健康等,降低風險產生。

C肝可治癒 篩檢治療要儘早

郭行道部長呼籲,C型肝炎可治癒,目前最新一天一顆只要12週的療程,不僅能提高治癒率,也間接增加肝臟捐贈的機會,造福了許多徘徊在生死邊緣的病人,救己也救人。所以建議民眾應盡早接受C肝篩檢,而C肝患者應盡早接受治療,才能遠離C肝的危害,擁有健康彩色的人生。

每個女孩自從進入青春期以後,發育成熟、月經來潮,每個月的月經來潮被暱稱為女性的「好朋友」又來拜訪了,月經準時來潮代表著生殖機能運作如常;若月經不準時來或經血量異常,造成女性同胞偌大的困擾。奇美醫學中心中醫部總醫師鄒曉玲指出,這些困擾一般通稱為「月經失調」,但事實上,月經失調是一個綜合性名稱。 症狀表現多樣化 月經失調的症狀表現多樣化,造成月經失調的原因也各有不同;鄒曉玲醫師表示,症狀表現一般分為月經週期不規則與月經量異常兩部分,包括月經提前、月經延後甚至閉經、月經先後不定期、月經量過多與月經量過少,上述症狀可能單獨表現或合併表現。 失調病因眾多 月經失調的病因眾多,內分泌波動、情緒壓力、結構異常、良性或惡性的腫瘤增生等都有可能導致月經失調,因此經婦產科檢查排除懷孕、惡性腫瘤或器質性問題之後,中醫則依據不同的症狀進行辨證施治。 案例1、兩個月無月經 40歲A女士,平常月經來時經血量少,月經週期延後,已經兩個月沒有月經來潮,經婦產科檢查未發現異狀,服用醫師開立的藥物催經,服藥後月經雖然來了但經血量更少、經血顏色偏深褐色。經鄒曉玲醫師診察認為這名A女士屬於肝腎陰虛兼瘀阻胞宮的證型,服用六味地黃丸加減的中藥處方治療兩週以後,隔一個月的月經準時來潮,經血量也比以往增加,經血顏色也恢復為一般的紅色。 案例2、兩年沒有來潮 21歲B小姐,經婦產科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月經已經持續兩年沒有來潮,鄒曉玲醫師綜合分析這名病人的症狀資訊以後,判斷其屬於氣滯痰瘀阻滯的證型,服用四逆散與溫膽湯加減的中藥處方,治療兩個月以後月經再度來潮,治療至今五個月,每個月都有月經來潮。 釐清原因相應治療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速、作息紊亂、情緒壓力、飢飽失常的狀況比比皆是,日久影響臟腑功能失調,進而逐漸表現月經失調的症狀,透過中醫診察逐步釐清原因,依據不同案例給予相應的治療。若為月經週期容易延後、經血量有逐漸減少的傾向,可以於生理期結束之後,在醫師診斷之下服用滋陰養血、補益肝腎的藥物,如:何首烏、當歸、枸杞、玉竹、山藥、紅棗等等,讓月經週期或月經量漸漸恢復正常。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