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出現發燒症狀,究竟是疾病復發還是感染肺炎?臨床上,醫師遇到類似情形,總是很困擾;台北慈濟醫院研發「狼瘡生物指標」,只要抽血就能判定病程活躍度,及時給予患者準確治療,避免過度使用免疫抑制藥物,而產生敗血症的風險。

台北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陳政宏帶領研究團隊,研發出新單株抗體「CR1-2B11」,具有正確估算紅血球上第一型補體受體CR1的能力,進而用於紅斑性狼瘡患者紅血球上C4裂解物C4d及CR1的比值,作為「狼瘡生物指標」。針對87名紅斑性狼瘡患者,使用流式細胞儀分析後發現,當病程活躍時比值明顯上升,治療後病程得到控制時比值明顯下降。

陳政宏指出,全身性紅斑狼瘡患者,常因病程活躍度或合併感染疑慮,造成醫師無法準確判斷而延誤病情,有了此項生物指標,患者只要經由抽血,2至3小時候即可判定狼瘡病程是否活躍,較現行臨床上使用檢驗項目,更具敏感性及專一性。

陳政宏比喻,全身性紅斑狼瘡的病程演變多形多樣,就像齊天大聖孫悟空可72變,而「狼瘡生物指標」可比擬為如來佛掌,協助醫師鑑別診斷病程活躍度、評估用藥療效,並與感染作診斷區分,讓患者早日脫離紅斑性狼瘡對生命的威脅。

近年來民眾高度用眼比例大幅提升,使得黃斑部病變患者不再只是老年人專屬疾病,罹病年齡層有逐漸下降趨勢,尤其若為糖尿病患者,罹病風險不僅高於一般人,失明機率也高出常人25倍;亞東醫院眼科部視網膜科主任王嘉康指出,過去糖尿病黃斑部病變並無良好的治療方式,近年來透過傳統的雷射療法,以及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等治療,帶來治癒的新曙光。

視力模糊扭曲、有黑影 須眼底檢查

世界衛生組織資料顯示,成年人三大失明原因分別為黃斑部病變、白內障與青光眼。據衛生福利部統計,全國約有200多萬名糖尿病友,且每年約增加2.5萬人,尤其青壯年族群罹患糖尿病的情況也越來越多;王嘉康醫師表示,當血糖未良好控制時,就可能引起糖尿病黃斑部病變,這時患者視力會出現模糊、扭曲變形,甚至有黑影,因此預防甚於治療,應定期進行眼底檢查。

眼內藥物注射 有效改善視力

王嘉康說,雖過去糖尿病黃斑部病變並無良好的治療方式,近年來透過傳統的雷射療法,以及眼內注射抗血管內皮細胞生長因子等治療。治療上,除了著力於阻擋黃斑部水腫、視網膜新生血管消退,並透過眼內藥物注射,將抗血管生長因子注射到眼球玻璃體內,促使水腫消退,並網膜新生血管萎縮,達到治療效果;王嘉康醫師表示,根據臨床實驗顯示,若能持續接受抗血管生長因子注射治療一年的患者,超過65%的病患視力都有助於改善。

近年來,亞東醫院也積極推動糖尿病眼底篩檢,不僅是107年度全國醫學中心篩檢率最高,透過良好轉診制度以及在地的健康服務,持續落實民眾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的觀念,另外,院內也舉辦看名畫測糖尿病黃斑部病變,搭配病友故事,讓參展民眾更加了解糖尿病黃斑部病變;王嘉康醫師提醒,若有任何徵兆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積極治療,就能減緩視力惡化。

根據調查,愛滋病由母親傳染給孩子的垂直感染率,最低兩成五,最高四成,這些無辜的孩子從一出生,往往就必須承受社會歧視及排斥的異樣眼光,尤其是在確診前的照護,更是一大難題。

有鑑於此,台灣政府自2005年1月開始「免費孕婦全面篩檢愛滋計畫」,透過持續的追蹤評估與預防篩檢,累計至2014年底篩檢出共計51名感染愛滋的孕婦。然而,估計每年仍有2000名的孕婦,未及時於懷孕期間執行產檢或是拒絕篩檢。

一個疑似愛滋兒如果接受預防投藥與好的照顧,不只感染愛滋的機率會降到2%以下,甚至更翻轉一條寶貴的生命命運,疾管署呼籲,愛滋母親們應勇於接受篩檢,讓自己的下一代有機會微笑面對人生!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