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依據統計.約有70%超過50歲以上成年人有夜間腳抽筋的不舒服經驗,夜晚腳抽筋症狀是因為夜間休息時,腿部周遭肌肉收縮,小腿肚的肌肉感到痙攣抽痛,甚至痛醒導致睡眠品質不佳.疼痛的感覺可能持續數分鐘不等。雖然夜間腳抽筋的現象在任何年紀都可能發生,但仍以中年以及老年人發生次數居多。

腳抽筋原因 這些病都有關

抽筋通常不會造成傷害,但仍和一些潛在醫學狀況有關,如血液供應不足、神經壓迫、礦物質失衡、脊椎神經狹窄壓迫。抽筋也可能是神經、腎臟、甲狀腺或其他賀爾蒙疾病、糖尿病,低血糖、貧血等疾病的相關症狀。

1)足部的結構不正常,如:扁平足、膝關節不正常彎曲。 2)坐姿不正確。 3)長時間維持同一坐姿、長時間站立或行走在太堅硬的地板。 4)體內水分不平衡,如:正在服用利尿劑、洗腎患者、大量流汗過後。 5)正服藥中的某些疾病患者,如:巴金森氏症、糖尿病、甲狀腺功能低下。

抽筋牢記「伸、放、按」 3口訣助舒緩

抽筋症狀發生時,可執行「伸、放、按」3口訣來減緩不適。

1)「伸」展:將腿伸直並將腳板往膝蓋方向坳,伸展攣縮的肌肉、促進血液循環。 2)「放」鬆:保持心情與身體放鬆。 3)「按」摩:適度按摩患處。

夜半腳抽筋 不只是缺鈣而已!

抽筋被稱為「睡眠關連下肢抽筋」的肌肉疼痛,雖不算嚴重疾病,卻對生活造成影響。可預防抽筋的方法:

1)行走、運動後,做腿部按摩,幫助乳酸代謝。 2)補充適量的鈣、鉀、鎂。 3)按壓承山穴。 4)睡前泡熱水澡或泡腳,促進血液循環。 5)睡覺時腳要蓋好,或是戴上襪套。 6)適量補充水分與電解質。 7)選擇支撐力強的鞋子。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小妤(化名)自學生時期就對讀書不感興趣,以致於高職畢業後決定踏入社會賺錢,期間接觸形形色色的朋友,卻因交友不慎染上了毒品海洛因,因毒品案件出入監獄兩次,使家人難過至極。出監後,原想重新改過為自己往後的人生努力工作及戒癮,沒想到因婚姻生活不順遂,最後以離婚收場,再次染上海洛因,越陷愈深、無法自拔,母親知情後無法諒解,母女關係降至冰點。

親情喚回健康少女 防制中心可諮詢

小妤出監後原以為靠意志力能成功戒癮,但其實並不然,直到有天小妤發現母親罹患癌症,在陪伴母親化療的過程中,看著母親受本身病痛之苦外還要為自己擔心難過,主動想要接受戒癮治療。經諮詢臺南市毒品危害防制中心個管師,了解到藥癮就像是慢性疾病,可以透過醫療而戒治且有康復的機會。

小妤自100年開始接受美沙冬替代治療至今已長達7年,過程中循序漸進地降低美沙冬劑量及接受心理治療,目前已經沒有使用美沙冬替代治療及毒品,且努力工作賺取穩定收入,母親看著小妤的改變感到欣慰。

14家藥癮戒治機構 提供全面性戒治

毒品問題一直是現今社會及治安受重視的一環,目前臺南市有14家藥癮戒治機構都提供全面性藥癮戒治,有8家替代治療衛星給藥點設置於衛生所,方便藥癮個案可就近接受戒癮服務,有助於增強戒毒動機。

為擴大服務二、三級藥癮個案,其中8家指定藥癮戒治醫院有提供非鴉片類藥癮者戒癮治療醫療補助,每人每年部份補助上限2萬5仟元,由臺南市替代治療執行機構依補助項目核實支付,依個案特性與實際需求進行評估及診斷,並擬具個別化藥癮治療計畫。

堅定拒絕毒品 反轉毒害四行動

反轉毒害四行動:

珍愛生命(愛自己)

防毒拒毒(拒菸、酒、毒沾身)

知毒反毒(打擊毒害-毒品止步)

關懷協助(積極轉介)。

人不怕犯錯,只怕不願回頭。請堅定拒絕毒品!!藥癮是慢性病,需要尋求專業協助,如果您或您的親友有藥癮戒治問題,請撥打24小時免費戒毒諮詢專線0800-770-885(請請你,幫幫我),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關心您。

健康醫療網提醒您:吸食毒品有害健康!

皮膚癌沒做後續追蹤,連眼球都不保!彰化縣79歲中風的陳先生10年前罹患皮膚癌,病灶在右眼旁,經某醫院手術清除癌細胞後,10年來他卻都沒有追蹤,直到日前因癌細胞侵犯右眼球,造成眼球潰爛才到衛福部彰化醫院就醫,這時只能摘除整個右眼球,再進行外觀重建。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表示,如果早點追蹤治療,或許就不用摘除右眼了。

如果不手術就更危險

陳先生單身,一個人住在養護之家,日前送到彰化醫院時,整個右眼已經失明且潰爛,外觀極為嚇人,彰化醫院副院長、血液腫瘤科醫師樊聖評估他年紀大,化療風險高,若進行電療,連左眼也將會被放射線散射影響,如此將兩眼全盲,因此只剩下手術切除一途。如果不接受手術,一旦癌細胞轉移到腦部、肺部,就更危險了,於是將他轉介整形外科手術。

外觀重建困難重重

收案的整形外科醫師呂明川表示,陳先生2007年時曾在某醫院進行右眼旁的皮膚癌手術,後來中風臥病在床,對於皮膚癌不再追蹤,到了皮膚癌復發侵襲右眼球時也忽視,研判又拖延了一段日子才就醫,右眼球已完全失明且潰爛,只好全眼摘除並清除癌細胞,這時連外觀重建都困難重重。

右眼球摘除並清除癌細胞後,呈現一個下陷的缺損,一般是大腿取肉進行顯微手術,但老先生年紀大、病況不佳,接縫血管要耗費10個小時以上,全身麻醉的身體恐無法負荷,而且術後要在加護病房靜躺觀察,身體負擔沉重,因此,進行頭部右上方的顳肌皮瓣轉移手術去填補缺損,再取前額皮瓣重建外部。

後續的定期追蹤必須做好

呂明川醫師強調,若老先生能持續追蹤皮膚癌是否復發,一發現復發就馬上處理,切除範圍或許不用那麼大,眼球或許還未被侵襲而得以保住。此個案顯示不管是手術切除癌細胞或進行化療、電療,都必須做好後續的定期追蹤。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