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就讀高三的陳同學,在國一時右手腕關節腫痛,原以為是外力傷害造腕關節受傷。一開始看了國術館、看了推拿師、也看了骨科,整整折騰一年沒有好轉,才到免疫風濕科就醫,醫師診斷出是關節問題,不是因為外力受傷造成,而是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

轉往免疫風濕科治療病情才穩定

陳媽媽說兒子愛打籃球,國一那年有一天放學回家說手腕受傷,帶著他到國術館推拿,過了一段時間情況並沒有好轉,又看骨科,檢查也無脫臼,但是手腕關節就是紅腫疼痛。這段時間幾乎一整年手都是包著繃帶,活潑好動愛打球的男同學,生活大受影響,沒辦法打球,連寫字都有困難,成績從一二名一直往下掉,國二時轉往免疫風濕科看診,才被診斷出是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經適當治療後病況穩定,也如願考上第一志願,現在以新一代的生物製劑治療,每月追蹤,情況穩定。

主要是先天體質加上後天環境

豐原醫院免疫風濕科主任胡宗慶表示,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是指發生於16歲以下,且關節發炎至少6個星期以上的一種慢性發炎性的疾病,最知名的病例就是已故勵志作家劉俠。

主要病因是先天體質,加上後天環境影響(例如感染或藥物引發免疫系統不正常反應),造成病人關節內滑液膜發炎,長時間下來會有關節變形、骨頭受損、肌肉發育不平均而造成肢體彎曲或長短腳等問題。

青少年好動誤以為是運動傷害

胡宗慶主任指出,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根據健保資料庫,在台灣的盛行率約10萬分之30,青少年活潑好動常發生運動傷害,陳同學因為幼年型特發性關節炎,腕關節比較脆弱,碰撞的時候受傷發炎,容易被當作外力而忽略真正的病因。

及早治療以免關節變形回不去

胡宗慶主任特別提醒,16歲以下青少年兒童,如果關節持續紅腫發炎6個星期以上,或者剛睡醒時有關節「卡卡」,千萬不要當作運動傷害看待,要進一步檢查確認。這種慢性關節炎及早治療,有助於緩解症狀,避免到了關節變形就回不去了。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2014/11/23
天氣轉涼,許多人會趁著秋冬美白,網路流傳著喝檸檬水美白皮膚,許多愛美的美眉都會嘗試;但是,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牙科主任李雅玲提醒,要少喝檸檬水,以免造成酸蝕蛀牙,一剝就掉。 一般檸檬水的PH值約在2.4到3.7之間,視檸檬多寡與酸度而定;曾有病患每天喝一杯檸檬製手搖飲料,結果就醫時發現牙齒到處蛀牙,原來是酸蝕造成,表面脫開,牙齒形狀都變了。 李雅玲醫師解釋,牙齒的主要成分是羥磷灰石,含有鈣離子,當我們在喝檸檬水時,嘴巴內的PH值會降低,再加上整個嘴巴都會接觸到檸檬水,所以靠舌頭內側面平日不易蛀牙的部分,會容易產生腐蝕性蛀牙,造成牙齒軟軟的,一剝就掉,牙齒形狀亂七八糟不平整,影響外觀。 李雅玲醫師建議民眾,要降低喝檸檬水的頻率,如果真的要喝,盡量使用吸管減少檸檬水接觸牙齒的時間,或是喝完趕快用清水漱口;如果一整天都在喝檸檬水或是喝了檸檬水卻不漱口,是變相地讓牙齒整天處在低PH值之中,除了會造成琺瑯質被酸蝕脫鈣,長久下來牙齒最外層的琺瑯質也會越來越薄。

40歲的李小姐在高二時嘴巴突然張不開,連最愛吃的漢堡和玉米都沒法張口吃,有時張開嘴巴會有卡卡的聲音,吃了醫師開的肌肉鬆弛劑後情況有改善,因此不以為意。八年前開始雙頰顳顎關節處疼痛,動不動就頭痛、肩頸痠痛,甚至頭暈想吐,吃鬆弛劑也不見改善,後來連止吐藥都吃到很害怕,最後還無法上班工作,晚上也睡不著,讓她痛不欲生。

經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部檢查,發現李小姐顳顎關節骨嚴重破壞,長期顳顎關節退化造成無法張口吃咬合無力,經施打玻尿酸潤滑後明顯改善顳顎關節卡卡問題,也讓她可以順利張口吃玉米了。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口腔醫學部發表「玻尿酸治療顳顎關節障礙」治療成果,共收治58位患者,男女比為1:3,其中有104個關節有病變,雙側退化性關節炎佔39.5%,單側佔14.4%,雙側不可回復性關節盤移位佔4.2%,單側佔25%,關節盤穿孔者佔19.6%,每位患者每兩周施打一劑玻尿酸,施打三劑後,患者治療前平均張口度為32.7 mm,治療後平均為43.7 mm,患者於治療後明顯改善疼痛,僅有一位輕微痠痛,其餘無不適症狀。

負責此治療計畫的口腔顎面外科呂明怡醫師表示,顳顎關節疼痛是指顳顳關節及臉部咀嚼肌出現疼痛或功能異常的一種症狀,發生原因不明,男女性發生比率約3:7,嚴重可能造成臉歪嘴斜、或出現嘴巴無法咬合。一般正常嘴巴約可張口至4.5公分左右,若有顳顎關節問題,嘴巴可能只能張2、3公分,或開口顳顎關節處會出現喀啦聲。臨床常見的患者除了人體老化出現功能顳顎關節退化引起的疼痛外;壓力過大易緊咬臉部肌肉,造成顳顎關節疼痛,常見的患者包括百貨公司櫃姐、學校老師及業務人員,通常是因為常需要講話或工作壓力過大造成緊咬臉部肌肉,長期緊繃就容易造成顳顎關節疼痛。

呂明怡醫師表示,急性期的顳顎關節疼痛可以使用肌肉放鬆藥物緩解症狀,若有需要則會幫患者訂製咬合板,放鬆肌肉及關節。另外使用二極體雷射治療可以減輕患者顎關關節疼痛感,效果高達八成,嚴重的顳顎關節疼痛就需要搭配核磁共振及關節造影檢查,再評估採注射玻尿酸或是關節鏡、開刀手術治療。提醒民眾平常應避免過度張口,有時間應該讓嘴巴多休息,另外應多學習正向的情緒管理、養成均衡的飲食習慣及搭配適度的運動,都有助於顳顎關節症候群的預防及治療,若出現顳顎關節疼痛千萬別輕忽,應盡速就醫,避免病情惡化導致治療困難,並且要記得顳顎關節痛第一線的診療科別是牙科。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