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對於想要減肥的民眾來說,多半會想用抽脂的方式來快速擺脫身上多餘的脂肪,但又擔心疼痛不適感及術後恢復時間長等問題;水刀技術問世後,因為相較於傳統抽脂對於血管神經的傷害較少,出血少,安全性較高,恢復期也較短,目前已成為整形外科醫師抽脂的最佳選擇。

水刀抽脂麻藥殘留低、傷害小、出血少

整形外科陳承謙醫師表示:水刀抽脂技術是以水刀機讓含有麻醉劑的配方水以扇形噴出,配方水可軟化脂肪,在抽出脂肪的同時也能一併抽出注入的配方水,因此麻醉藥殘留較低,可以大幅減少身體的負擔。水刀抽脂的水柱沖刷力道可針對脂肪特性做調整,能夠減少傷害血管、神經的機率。而且,水刀抽脂利用水力分離脂肪,不僅破壞性小,出血量也少,較容易抽出完整脂肪,非常適合隆乳、臉部雕塑等的自體脂肪移植。」

自體脂肪不會產生排斥 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率

陳承謙醫師指出在採用水刀抽脂時,建議可抽取大腿臀部或腰腹大範圍的脂肪,這部分的脂肪細胞也是最適合拿來做脂肪移植的。自體脂肪的優勢是自己的東西非外來物,因此不會產生排斥,且不需按摩。此技術和手術方式可大大提高脂肪存活率,早期手術方式脂肪存活率偏低,約3~4成左右,水刀抽脂方式可提高到7成,術後最多可增加到1至2個罩杯,而且對於胸型較特別或是局部有缺陷者還可做胸型的修補。

還是有些人不適合 術後仍須控制飲食

陳醫師最後提醒,如果有糖尿病、高血壓、嚴重心臟病等身體狀況不佳者,或其他原因而無法接受麻醉者,建議不要冒然進行抽脂手術。一般人在手術前盡量避免吃促進血液循環的藥物或保健食品,否則將使手術過程的出血量增加。而術後除了持續控制飲食,因為脂肪抽出後皮膚表層會較空,術後1周內需穿著塑身衣維持,1週後才能開始對身體進行和緩按摩,2周後可做較劇烈的按摩或運動。

50歲的徐先生30年來幾乎每天喝酒,半年前摸到右頸部有腫塊,因為工作忙沒有多想,1個月後感覺腫瘤變大,才趕緊到耳鼻喉科檢查,確診為下咽癌4期;其實早在摸到腫塊前1個多月,他已經感覺到吃東西卡卡的,只是沒有在意,延宕病情超過2個月,這期間感覺腫瘤快速變大。

化學治療+放射治療 避免影響發聲

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宋時雨指出,經過病理切片及正子攝影,確診徐先生下咽腫瘤4公分大,擴散到右頸淋巴結3.5公分大、左側淋巴結1.5公分大,如果手術切除腫瘤,將影響發聲,難以再說話,而患者想要繼續說話,不希望造成生活品質嚴重下滑,評估後決定不進行切除手術,而是同步進行化學治療及放射治療(CCRT),在7週內進行了35次放射線治療和7次化療,目前還在持續追蹤,經內視鏡檢查,腫瘤都已消失。

治療後副作用多 中醫輔助緩解不適

徐先生經過放射線治療和化療之後,除了身體虛弱之外,還出現口乾、咳嗽、頸部皮膚乾燥、四肢麻麻刺痛等副作用。彰化醫院中醫科主任馮天祥指出,放射線治療和化療對身體造成不適的症狀,譬如說口乾、口腔潰瘍、皮膚乾燥等在臨床上很常見,中醫確實可以降低副作用,同時透過飲食指導,可以儘快調整元氣,靠著中西醫合併治療,讓癌症對身體的衝擊降到最低,也有更好的體力去接受後續的癌症治療。

預防頭頸部癌 菸、檳、酒快戒掉

宋時雨主任提醒,菸、檳、酒被認為是引起頭頸部癌症相當重要的因素,根據研究,有9成以上的下咽癌患者有吸菸及喝酒的習慣;如果感覺到喉部卡卡的、喉嚨痛,甚至影響到吞嚥、呼吸,一定要趕緊就醫,釐清病因。

江先生在太太陪伴下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耳鼻喉科就醫,牙齦及臉頰交界處有凸起的腫塊,不規則的邊緣和有乳突狀突出使得左臉頰有膨出就像含了東西,經切片檢查確診為口腔癌,經醫師反覆說明把握治療及介紹預後發展,才安心接受治療。

口腔癌不明顯 初期易忽略

有些病人在一開始發現口腔內有異常變化時,會使用拖延戰術,希望日子拖著拖著、病情可能就好了,可能是害怕面對疾病,尤其當口腔癌臨床病變通常不明顯,病人常常置之不理,等到口腔內的狀況變嚴重後才會來就醫。

當詢問到這樣的症狀已持續多久時,江先生含糊的說應該有好幾個禮拜了,而太太則激動地反駁:「拜託!至少有好幾個月了!我叫你早點來你就不來!」、「我就覺得不對,我上網查過,嘴巴內長出一些東西都是異常的!」

口腔癌治療 晚期難度高

耳鼻喉科醫師李家萱特別說明病情嚴重性,口腔癌只要早期接受適當的治療,5年的存活率第0期到第1期的5年存活率為78%,且僅需小型手術,不會造成臉部變形。

若是晚期(第三、四期),手術困難度較高、可能會進行手術、電療以及化療,可能必須面對外觀及口腔功能暫時或永久的改變。建議江先生戒菸戒檳榔,並配合斷層掃瞄及口腔切片等檢查。

自覺病症就醫 才能即早治療

李家萱醫師表示,如果不是江太太的細心及堅持,江先生可能更晚才會發現口腔病變及就醫,屆時再治療都晚了。李家萱醫師呼籲,家人之間如有發現身體有些不適、異常等問題,請鼓勵及支持家人立即就醫檢查。

有吸菸、吃檳榔、喝酒的民眾,如果口腔或舌頭有不明原因的潰爛、刺痛或異常出血,為了自己的健康及家庭幸福,一定要儘早就醫,並定期接受國民健康署補助的口腔黏膜檢查,可降低有嚼檳榔或吸菸習慣的男性26%的死亡風險。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