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白天嗜睡、夜間打鼾,小心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據統計,國內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約有50、60萬人,因手術有健保給付,是多數患者治療的首選方式;但國內外專家強調,應該優先使用正壓呼吸器治療,呼籲政府健保給付或補助正壓呼吸器,才是國民之福。

睡眠呼吸中止症常合併失眠 肥胖者易罹病

美國肥胖人口多,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逐年增加。美國杜克大學醫院胸腔暨重症與睡眠專科教授姜安波指出,根據文獻統計,美國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男女分別為14%、5%,多數病患合併失眠的問題。

姜安波教授分析,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普遍有脖子粗、上半身壯碩的共通點,有家族史者機率更高,隨著年齡增長、體重增加,罹病的機率也隨之增加;而不同人種機率也有差異,例如黑人、拉丁人的機率較高。

肥胖亞洲人 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增4倍

根據統計,雖然亞洲人身材較小,但呼吸道較窄,若有肥胖問題,罹患睡眠呼吸中止症風險高出4倍,目前國內睡眠呼吸中止症盛行率為2.4%,病患BMI指數平均為27。

夜間打鼾、白天嗜睡 小心睡眠呼吸中止症

姜安波教授說明,包括先天顏顱骨骼結構異常、口咽部軟組織下垂、咽喉部肌肉鬆垮、鼻中膈彎曲,以及肥胖,都可能造成呼吸道狹窄,而導致睡眠呼吸中止症,多數病患因為夜間打鼾、白天嗜睡,以及容易疲倦,進而會就醫求診。

美居家睡眠檢測篩選 首選正壓呼吸器治療

姜安波教授指出,美國睡眠檢測發展較快速,目前趨勢為先透過居家睡眠檢測篩選,再到醫院睡眠中心做睡眠檢測,好處是及早得知是否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並且及早接受治療,目前首選治療方式為使用正壓呼吸器,不具侵入性且安全有效。

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 國內僅手術有健保給付

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有手術、止鼾牙套及正壓呼吸器三種治療方式;事實上,根據統計顯示,無論引起呼吸道狹窄的原因為何,只要是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第一線治療都是使用正壓呼吸器,透過加壓空氣打開呼吸道、維持氣道通暢,達到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進而預防發生中風、心房顫動、心臟衰竭,以及降低罹患腎臟病、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風險,但國內僅手術有健保給付,其他治療方式需自費1萬至6萬元不等。

一名80多歲婦人,幾個月來常常腹痛,起初以為是腸胃問題,四處求診後卻無好轉跡象,直到赴健康管理中心接受全身檢查,才發現疑似有胸主動脈和腹主動脈上段管徑明顯擴大情況,緊急轉至醫院臨床打顯影劑檢查後,確診有約6公分大的主動脈瘤,且心臟肥大,所幸經主動脈瘤及心臟瓣膜手術後,已無大礙。

身體藏了不定時炸彈 主動脈瘤過大也會破

健康管理中心醫師林源富表示,主動脈瘤就像是血管吹氣球,會因像先天性異常、高血壓、血管硬化等血管壁狀況不同,使得主動脈壁異常膨大,這時會促使血管壁變薄,容易破掉。主動脈瘤會發生在主動脈的各處,有如體內裝了不定時炸彈,隨時有生命危險,加上早期未有任何症狀出現,通常都是因動脈瘤太過膨大,壓迫到周圍組織而產生症狀,民眾更要提高警覺。

抽菸及高血壓者 為主動脈瘤高危險族群

林源富說,臨床上,將主動脈瘤依照其位置分為「胸主動脈瘤」和「腹主動脈瘤」,其中又以腹主動脈較為常見;年紀大、抽菸、高血壓等民眾,都屬於高危險族群,若發現胸口附近出現胸痛、背痛等現象,或有聲音沙啞、咳嗽等問題,甚至長期腹痛、腰痛等,且遲遲查不出原因,恐與主動脈有關,應盡早接受進一步檢查。

定期健檢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林源富提醒,預防勝於治療,40歲以上民眾應定期健檢,因現代生活緊張、壓力大,再加上飲食西化等因素,現代人常常出現腸胃疾病,但若發現持續疼痛且仍未改善時,就應考量是否為心臟、腎等其他器官所引起,應盡快檢查,對症下藥,才能避免影響日常生活。

年節過後,在冬末春臨之際,家中有嬰幼兒的父母可得小心,新生兒加護病房主任黃元韻指出,呼吸道融合病毒好發於冬末春初,其中早產的嬰幼兒更是感染的高危險群。 早產兒急喘高燒 竟是呼吸道融合病毒 過去曾有案例,有早產男嬰在加護病房照顧,評估健康後被父母接回家照顧,以為總算可迎接新生活,然而兩週後男嬰卻因發燒及急喘再度送醫。問題是男嬰父母並未將孩子帶出門,在家中細心照護,卻沒想到還是讓男嬰生病。黃元韻醫師指出,該早產兒雖然出院前有打了預防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的藥物,但可能在未完整劑程的間隙間被傳染而發病。她也說明,台灣因為四季氣候溫差不大,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受到呼吸道融合病毒的感染,尤其冬春交替之季,病毒最為活躍。 症狀似感冒 輕忽恐致命 呼吸道融合病毒會透過飛沫與接觸傳染,幼兒感染的初期症狀有流鼻水、咳嗽、喉嚨痛、發燒,與感冒症狀類似,父母切勿輕忽幼兒的症狀。症狀如果惡化,會出現呼吸急喘、喘鳴聲、食慾不振等,嚴重將引發肺炎、呼吸衰竭,有致死的危險。黃元韻醫師提醒家長,,家中成員及訪客有任何感冒的症狀,都應避免接觸早產兒,照顧者除了帶口罩外應多洗手,以免傳染給早產兒。在一歲以前盡量避免帶早產兒去人多的公共場所。 此外,目前全民健保已經通過给付呼吸道融合細胞病毒單株抗體,給懷孕週數28週以下的早產兒、懷孕週數35週以下之早產兒且患有慢性肺病的個案、與一歲以下患有血液動力學上顯著異常之先天性心臟病童,符合條件者可多加利用。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