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疾病與醫療

國內醫病關係日益惡化,病人告醫師事件層出不窮。北市聯醫舉辦「正念減壓法講座課程」,邀請專家幫醫護人員上課,透過呼吸訓練紓解壓力、放鬆身心,並提升專注力、情緒管理,有助改善醫病關係。

醫護人員學正念減壓法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人文創新書院執行秘書王實之表示,醫院常被視為是一個高壓、過勞的職場,該院日前與台灣正念發展協會舉辦正念減壓系列講座,為醫護人員介紹正念減壓法,並實際演練呼吸覺察,幫助學會放鬆身心,進而有助改善醫病關係。

放鬆身心壓力

台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陳德中表示,正念減壓法是1979年美國卡巴金博士在麻州大學醫學院創設的課程,結合東方禪修傳統與西方科學研究,多篇研究證實能有效放鬆身心壓力,增加情緒管理能力及人際溝通能力,並能提升專注力、促進效率。

正念減壓 從腹式呼吸開始

陳德中舉例,正念減壓法最簡單的方式為呼吸法,透過腹式呼吸調整體內氣脈,以及靜心方式讓身心放鬆紓壓,使情緒獲得安定及平穩;或是利用體位法,鍛鍊骨骼肌肉回復正位,加速新陳代謝、能量流通。

打造全台第一間正念醫院

王實之表示,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將與台灣正念發展協會持續合作,推動一系列的正念減壓課程,透過短、中、長期系列相關訓練,將該院打造成台灣醫療界第一座正念醫院,逐步減少國內日益惡化的醫病關係。

東北風來了,氣溫驟降至20多度,流感恐提早報到!上周全台逾5萬人感染流感就診,北部一名64歲肝癌患者,感染A型流感H3N2併發重症死亡,未曾接種疫苗,本流感季(今年7月1日至今)已發生7例流感死亡病例。

上周5萬多人得流感

根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全國上周類流感就診人次共計5萬4184人次,較再前一周多出約4200人次。疾管署副署長莊人祥指出,歷年流感疫情多自11月下旬開始升溫,今年疫情較往年略有提前,但尚未進入高峰期。

本流感季已7例重症死亡

莊人祥副署長表示,目前國內檢出病毒以H3N2為多,與本流感季疫苗株吻合。本流感季累計68例流感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其中7例經審查與流感相關死亡病例,所有重症、死亡病例都未曾接種本季流感疫苗。

高危險群儘快接種疫苗

莊人祥副署長強調,氣象預報本周氣溫下降且溫差大,流感疫情可能持續緩升,建議嬰幼兒、65歲以上長者、高風險慢性病患,以及孕婦等流感併發重症高危險群,儘快接種疫苗以預防感染流感;如出現類流感症狀或流感危險徵兆,應就醫並遵照醫囑服藥休息。

大多數的人都有過水腫的經驗,特別是早上起床臉腫了一大圈,眼睛周圍腫的張不開,和晚上消腫後的模樣彷彿是不同尺寸的自己。康涵菁中醫師說,有些人的水腫只是偶發狀況,像是因為前一晚哭了一回、睡前喝太多水或是吃到太重口味的食物所導致,但也有許多人沒有上述原因,卻經常性的出現水腫的情況,那最好要先了解成因再來處理才是根本解決之道。

生理性或病理性先分明 合併其他症狀要小心

造成水腫的原因有很多,首先需要先釐清是生理性水腫或病理性水腫。康涵菁說明,大部分的人是屬於生理性水腫,通常是由於身體代謝速度較為緩慢、工作久坐缺乏運動、女性經期前或是懷孕時激素分泌所影響;而病理性水腫則可能是由於心、肝、腎臟、甲狀腺的功能減退、靜脈阻塞或是藥物副作用所導致。

若是由於心臟衰弱所造成的水腫,通常發生在下肢,並且同時會伴隨胸悶氣喘、呼吸困難等症狀;若是肝臟硬化導致的水腫,通常會位於腳踝及腹部,還可能同時出現黃疸及噁心想吐的現象;腎臟疾病造成的水腫除了在下肢以外,也會出現眼皮水腫,其他還會有特別疲倦、血壓偏高及尿液檢查異常的情況;甲狀腺功能若低下,則會容易手腳冰冷、掉髮以及嗜睡。若是有上述任一情形,更是不能忽視水腫的問題,一定要進一步就醫才行。

臟腑評估很重要 水腫好發部位不一樣

中醫認為,水腫是因為體內調節水分功能異常,導致水濕滯留。康涵菁表示,掌控體內水液分布與利用的臟腑主要是肺、脾及腎三臟,故不同的臟腑出了問題,便會呈現不同的面部水腫。若是肺氣虛則無法通調水道、輸布水液,主要是整張臉的浮腫,面色會較為偏白,並且會伴隨出汗異常的情況;而如果是脾氣虛則無法運化水濕,患者容易顯現出上眼瞼處的腫脹,眼睛睜不太開,面色也較為偏黃,同時還可能會有四肢水腫、容易疲倦及胃腸脹氣的症狀;腎陽不足則無法化氣利水,水腫位置多出現在下眼瞼,下頷處也會比較垂軟,還會同時伴隨腰痠、下肢水腫及二便不順的問題。

臨床治療主要是利用像是四君子湯、真武湯等方去補足臟腑之陽氣,再加上古籍中也提及「諸有水者,腰以下腫,當利小便,腰以上腫,當發汗乃癒。」因此同時還會根據水腫部位去酌加,像是越婢加朮湯或五苓散等發汗利尿的方藥,達到標本兼治之功。

針灸提升代謝速度 祛水濕讓面容更緊緻

除了用藥,針灸對於治療水腫的效果更是立竿見影。像是面部的水腫的患者,康涵菁建議除了體針以外,可利用臉部針灸直接對腫脹區域對症下針。臉部針灸又稱作美顏針,是透過比擬髮絲粗細的針具去針刺穴位,較無痛感且可迅速改善臉部氣血循環,加速水濕的排出,並消除眼周腫脹及修飾浮腫輪廓。針刺的同時,還可加上腹部的丹田灸,藉由點燃的黃土艾粒去溫煦穴位、助陽利濕,無論是頭面部或是四肢的水腫都很適合使用,同時,丹田灸還具有提升身體代謝速度以及調理女性經期的功用。

另外,康涵菁推薦輕度水腫的民眾,早晨可以來一杯「黃耆五皮茶」幫助消腫,黃耆能夠補脾肺之氣且有利水作用,搭配茯苓、陳皮及生薑可健脾利濕,大腹皮可下氣行水,五加皮則能補腎祛溼。

成分:黃耆1兩、陳皮6錢、茯苓皮6錢、五加皮3錢、大腹皮3錢、生薑皮2錢

做法:將上述藥材洗淨後,放入高於藥材2-3公分的水量,開大火煮沸後轉小火續煮30-40分鐘,將湯液放溫後即可飲用。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