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男性健康

男性疾病

一般來說,照光治療通常用來治療季節性憂鬱症、乾癬等疾病。義大利一項小型研究發現,男性每天早晨接受半小時照光治療,有助提升睪固酮濃度、性愛滿意度,對於提升性慾很有幫助。

照光治療兩週 睪固酮濃度增加50% 義大利研究學者發現,男性每天接受照光治療,只要持續兩星期,就能讓睪固酮濃度增加50%以上,性愛滿意度更增加三倍之多。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歐洲神經精神藥理學醫學會(European College of Neuropsychopharmacology)年會。

春夏季 男性「性」趣增加 研究作者義大利西恩納大學心理健康學系、精神科學系主任安卓‧法吉歐里尼表示,過去研究顯示,男性到了春天、夏天,「性」趣、睪固酮濃度自然會比較高,在北半球,十一月到隔年四月間,男性睪固酮濃度會逐漸滑落,直到夏天,又會逐漸回升,因此這項研究結果並不讓人感到驚訝。

在這項研究當中,共有38名義大利男性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都有性慾低落、難以高潮困擾。研究人員請其中一半男性每天花30分鐘接受紫外線照光治療,另外一半男性則很少照光,當作控制組。

照光治療 增加睪固酮濃度 研究顯示,每天規律照光男性,睪固酮濃度從2.3 ng/mL進步到3.6 ng/mL,且性慾低落現象獲得明顯改善。至於控制組、少照光男性,睪固酮濃度則沒有變化,性愛滿意度進步情況微乎其微。

作用重點:黃體生成素 研究作者解釋,大腦有些腺體活動會抑制睪固酮,而照光治療可以壓抑這些腺體,避免這些腺體抑制睪固酮。另外,照光治療也會增加腦下垂體黃體生成素(或稱為促黃體素LH)分泌。眾所皆知,這種荷爾蒙會增加睪固酮濃度,最近有研究發現,照光治療可以讓黃體生成素濃度上升約70%。

研究作者認為,黃體生成素會影響女性排卵,因此運用照光療法,說不定也可以可治療女性性功能障礙困擾。

30歲的邱先生,體重110公斤,BMI值高達37,有睡眠呼吸中止症狀。因無法配合醫囑配戴正壓呼吸輔助器,而選擇減重手術。台北慈濟醫院健康體位管理中心醫師張健輝為邱先生做各項評估,並討論治療方式後,選擇「胃袖狀切除術」為邱先生減重。

切除部分的胃 達減重效果

胃袖狀切除術是以腹腔微創手術,切除部分的胃,減少胃的容量,有效達到降低飢餓激素、減重效果,體重一般可減少到70~80%。但由於此手術是切割腸胃道,因此有胃潰瘍、嚴重胃食道逆流及橫膈疝氣者,不適合採用此減重手術。

BMI值35以上就屬病態肥胖

每個人的健康體重隨著年齡、性別、身高而異,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以身體質量指數(BMI)來界定健康體重標準。以我國成人來說,BMI值介於18.5~24為健康的體重範圍,倘若BMI過高,數值大於35以上,則屬於病態性肥胖。

十大死因有八項與肥胖有關

對於嚴重肥胖或病態性肥胖的人來說,心理上常缺乏自信心,因而減少許多社交及就業機會;健康上,除了造成體能衰退,甚至還可能導致糖尿病、代謝症候群、血脂異常、高血壓、高尿酸血症(痛風)、骨性關節炎、冠狀動脈心臟病、乳癌、子宮內膜癌、大腸癌等疾病,國人十大死因中,就有八項死因與肥胖有關,顯見維持健康體位的重要。

因肥胖威脅健康 須採積極治療

對於因肥胖已嚴重威脅身體健康者,醫師會建議採取較積極治療方式,如減重手術。一般減重手術有:胃繞道、胃袖狀切除術、胃束帶摺疊、胃折疊、胃束帶及胃內水球等。醫師會依據每個人狀況,給予治療方式建議。

切勿病急亂投醫 反而增加負擔

張健輝醫師提醒,坊間的減重、體位控制方式良莠不齊,有的人為求速效,病急亂投醫,誤服未經許可的藥物或是接受不明的手術,不僅體位無法得到改善,反而增加身體的負擔,不得不多加小心。

飲食與運動是維持體態的必要

即便透過醫療方式恢復健康體態,但後續自己無法控制飲食攝取,而又導致體位失衡的例子,也不勝枚舉。因此,為了擁有健康體態,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是維持體態的不二良方,倘若有控制體位的需要,也務必尋求正確管道,不要誤信偏方,定能找回健康。

歐洲一項研究發現,男性若接受睪固酮療法,可能增加嚴重血栓風險,在接受治療前六個月,風險最高。研究發現,男人接受男性荷爾蒙療法後,出現靜脈血栓風險上升63%,當靜脈產生靜脈血栓,便可能引起靜脈血管栓塞。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這些血栓可能造成心臟病、中風、器官受損,嚴重甚至導致死亡。這項研究近日已發表於線上版〈英國醫學期刊〉(BMJ)。

治療剛開始六個月 風險最高

研究首席作者德國流行病學、統計學與資訊學研究院學者凱羅斯‧馬提尼斯表示,患者接受睪固酮治療後,在剛開始六個月,靜脈血栓風險快速上升,這樣的風險可延續九個月,之後風險就會逐漸下降。

醫界早發現,女性使用含雌激素避孕藥會增加血栓風險,過去研究認為,睪固酮療法也可能產生相似風險。美國食品藥物管理署(FDA)曾在2014年6月要求所有睪固酮產品要提醒民眾,這類產品可能增加靜脈栓塞風險。美國食藥署也提醒,睪固酮療法可能增加心臟病、人格改變、不孕等風險。

男性接受睪固酮治療 血栓風險上升六成三

在這項研究當中,研究團隊收集約19,000名英國靜脈栓塞患者的數據,與其他909,000名年齡相仿控制組相比,結果發現,與沒有接受睪固酮療法的人相比,男性接受睪固酮治療後的前六個月,血栓風險上升六成三。

美國心臟協會指出,靜脈栓塞風險因子包括肥胖、長時間靜止不動、年齡增長等,過去曾出現血栓的人,靜脈栓塞風險也比較高。

男性睪固酮低下 仍應積極就醫

研究作者表示,目前還不知道為什麼睪固酮會造成血栓問題,可能是身體有些酵素會分解血栓,而睪固酮會干擾這些酵素作用,特別是本身較容易產生靜脈栓塞的人,更容易受影響。因此民眾接受睪固酮療法前,一定要諮詢醫師,評估用藥利弊得失,以減少用藥風險。

由於男性睪固酮低下恐出現更年期症狀,而且男性睪固酮濃度和精神活力及三高息息相關,若睪固酮低下應積極就醫,依照醫師建議,適當補充睪固酮並監測健康狀況,以增進身體健康。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