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性常識


18歲的女大生小雯,常與男友發生不安全性行為,每次事後都趕緊買緊急避孕藥吃;不料,日前經血滴滴答答一連來了兩個星期,她只好每天換衛生棉,卻因天氣悶熱感染陰道炎,不但出現分泌物還散發陣陣異味,男友避不見面,讓她後悔不已。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治醫師林姿吟指出,臨床上觀察不少年輕女性,平常除了沒有吃口服避孕藥習慣,在性行為時也沒堅持另一半使用保險套,事後只好依賴緊急避孕藥。
「緊急避孕藥是保險套破裂、漏吃口服避孕藥時,才適合使用的緊急避孕措施。」林姿吟強調,緊急避孕藥含高劑量的雌激素及黃體素,一顆的濃度是口服避孕藥的8倍;若經常服用,會使女性體內荷爾蒙急遽上升,容易噁心、想吐,並影響子宮內膜抑制受精卵著床,導致子宮內膜不穩定出血、月經週期大亂,遇到悶熱的夏天,還會引發陰道感染。
林姿吟建議,有避孕需求且沒有懷孕計畫的女性,應經醫師評估定期服用口服避孕藥,每3個月回診與醫師討論使用狀況,男性也應戴保險套保護雙方,做好雙重防護避孕措施,才能避免性傳染病上身。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10月是乳癌月,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美國研究認為,規律性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比一般女性高出五成!
研究表示,含有較多雌激素的藥物可能會使罹患乳癌的風險提高兩成(與從未服用雌激素藥物的女性相比),但含有較少雌激素的藥物,並不會增加罹患乳癌的風險。此研究由美國西雅圖弗雷德哈金森癌症研究中心(Fred Hutchinson Cancer Research Center)的畢博(Elisabeth Beaber)博士主導,他指出,研究顯示,使用口服避孕藥的患者會增加罹患乳癌的機率,但隨著藥品的成分不同,機率也會有所不同。
博士強調,使用口服避孕藥是有風險的,因此女性更應該謹慎。但研究也發現,一旦停止服藥,罹患癌症的風險旋即下降。 研究結果顯示,含有大劑量雌激素的藥物,會使女性罹患乳癌提高170%,含一般劑量的雌激素藥物,則提高60%,而含少量雌激素的藥物不會提高機率。與從不服用避孕藥或已停藥的女性相比,服用避孕藥女性罹患乳癌機率則是提高50%。
這項研究亦發表於美國癌症研究協會月刊《癌症研究》(Cancer Research),此研究調查了2.3萬名正在服用避孕藥的女性,研究並指出,這些女性所服用的藥物是近20年來最新的避孕藥,但其中已有1102名婦女已確定罹癌,年齡落在20-49歲。博士強調,希望藉由此研究喚醒女性服藥的安全性,不論服用的是雌激素還是避孕藥,在服用前都應知道其副作用與後果,透過研究,希望讓女性懂得珍惜自己,愛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