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老年護理

107年3月底統計,我國老年人口比例超過14%,正式步入世界衛生組織所稱的「高齡社會」,而目前全國368個鄉鎮市區有高達2成的鄉鎮市老年人口比例超過20%,率先邁入「超高齡社會」。

衛生所體貼長輩 高齡化調整服務

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表示,希望透過偕同各縣市衛生局一起推動「高齡友善衛生所」,以有系統地檢視,幫忙衛生所服務改造,對長輩在地安養與健康老化盡一份實際的力量。

彰化縣二水鄉衛生所主任陳宏賓指出,二水鄉老人人口已超過22%,衛生所一開門進來的都是老人家,除了看病也把預防衰弱及失能融入整個服務,從評估、營養及運動幫忙長輩都能活得久、活得好。二水鄉衛生所甚至在衛生所內設置了不老健身房,並由彰化縣衛生局聘用運動指導員下鄉服務,目前每天都至少有20位長輩前來運動。

高齡友善衛生所 軟硬體雙語服務

高齡友善衛生所是在高齡化的時代,適當調整過去衛生所服務模式,從軟硬體雙管齊下進行改造,讓長輩使用服務更便利。同時為使外籍照顧者能充分了解照顧方式,除了準備外語衛教本,更有衛生所延攬外籍照顧者擔任服務志工,協助外語即時翻譯服務。

高齡友善衛生所還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讓服務衛生所同仁及志工,透過高齡體驗與教育訓練讓同仁「知老、敬老」,並在環境上強化噪音、溫度等監測,除了服務長輩之外,也讓員工每天上班在一個健康的環境中。

推動認證制度 全人照護擴大服務

自101年起國健署開始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截至今年8月已有469家機構通過認證,其中有216家衛生所,通過認證的衛生所占所有衛生所58%。

長者是社會寶貴的資產,國健署積極推動「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為臺灣高齡照護鋪設基石,期待健康照護體系以全人照護為原則,結合跨域服務,提供健康促進、疾病管理與復健照護的完整模式,妥善利用與長者頻繁接觸的機會,成為增進長者健康與尊嚴的重要守護者。

根據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發現,65歲以上老人自述過去一年跌倒比率為16.5%(約為1/6),跌傷且有就醫者比率為8%。跌倒引起的身體傷害,重則骨折或頭部外傷,會增加罹病率和死亡率,有些長輩因曾跌倒而自我限制行動,導致功能和活動能力逐漸喪失。國民健康署呼籲長者防跌要從生活小細節做起,切勿輕忽跌倒的傷害,也千萬別因噎廢食!

住處內家俱旁是最常跌倒地點

造成跌傷最常見的前三項活動為騎車、上下床及耕作農事。最近一次發生跌傷的地點,有56.3%發生在住處內,有43.%發生在住處以外。在住處內最常發生跌傷的前二個地點,第一位為在家俱旁(椅子、床、沙發或其他家俱旁)23.7%,第二位為浴室、淋浴間或廁所等12.3%。在住處以外最常發生跌傷的前二個地點,第一位為路邊(包含人行道)46.2%,第二位為有高度或坡度的地面13%。

快樂不倒翁 全靠防跌三部曲

針對跌傷的地點及原因,國健署提出防跌三部曲,讓長輩做個快樂的不倒翁!

首部曲-規律運動不能少,遵循醫囑用藥:規律運動,定期加強下肢肌力、身體柔軟度和平衡的運動。遵循醫囑,規律服藥,妥適控制慢性疾病。

二部曲-注意居家環境 照明,防滑更小心:居家活動範圍維持適度照明,並備妥緊急備用照明。清除動線上障礙物,保持動線淨空。居家地板維持乾燥與防滑。浴室設置的止滑墊鋪滿浴室;在馬桶及浴缸旁加裝扶手;門檻前設止滑腳踏墊,並降低地面與門檻的落差。

三部曲-外出留意反光標誌,馬路行走不要急:下床或起身動作要緩慢,先在床邊稍坐片刻,以防發生姿態性低血壓而跌倒。清晨或夜晚光線不足時,可在衣物外貼上反光標誌。郊外旅遊要有家人或同伴隨行,善用手杖或登山杖,同時要衡量體力,並預估往返所需時間,若開始覺得身體有些疲累時,即應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