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四季護理

hn4s-hl-but.png

為求長生不老,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在不斷進行探索。

中國學者根據中國古代平衡陰陽的觀點和人類進行幾百萬年的科學發現提出的平衡保健的理論,對於健康長壽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一日分晝夜,一年分寒暑,人們在保健養生時也應注意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狀態。

史達林有言:“物體相對靜止的可能性,暫時平衡的可能性,是物質分化的根本條件,因而也是生命的根本條件”。我們為了求得這種“暫時平衡”狀態的“生命的根本條件”,保持人體的陰陽平衡就成為養生的一條重要法則。這一法則無論在精神、飲食、起居等方面的調攝上,還是在自我保健和藥物的使用上都是至關重要的。

 

平衡保健理論的依據有三:
  • 人類生活在地球表面
    通過呼吸、喝水和吃東西,使人體與地球表面的物質交換和能量交換達到動態平衡,人的體溫保持在37℃左右,便是能量交換達到動態平衡的標誌。
     
  • 物質交換的平衡
    國內外專家的大量分析資料所證明人體和地殼幾十種元素的平衡含量是一致的,人體血液和海水中幾十種元素的平衡含量也是相一致的。
     
  • 疾病與人體內的元素平衡有關《素問‧至真要大論》
    1. “謹察陰陽所在而調之,以平為期”。是說人體應該根據不同時期的陰陽狀況,使“內在運動”也就是臟腑、氣血、精氣的生理運動,與“外在運動”即腦力、體力和體育運動和諧一致,保持“供銷”關係的平衡。避免不適當運動的出現而破壞人體內外環境的平衡,加速人體某些器官的損傷和生理功能的失調,進而引起疾病的發生,縮短人的生命。
    2. 現代醫學證明,人的生命在活動過程中,由於新陳代謝的不協調,可導致體內某些元素的不平衡狀態的出現,即有些元素的積累超量,有些元素的含量不足會致使早衰和疾病的發生,對人類健康危害性最大的各種心腦血管疾病和癌症均與人體內的元素平衡失調有關。
    3. 如各種心臟病與鈷鋅鉻錳等元素不平衡有關;高血壓與鈉高鉀低鎂不足有關;腦血管病與鈣鎂硒鋅等不足有關;心血管病與鉀鎂鋅低而銅高有關;鼻咽癌與鎳高硒錳低有關;肺癌與鋅硒低鉻鎳高等有關;肝癌與錳鐵鋇低而銅高等有關;克山病與大骨節病等與硒等缺乏有關。幾乎所有疾病都可以找出與哪些元素不平衡有關,所以,人體內元素的平衡對於健康是至關重要的,只有平衡才能戰勝各種疾病。

    然而,維持體內幾十種元素的平衡是一個世界難題。因為人體內有近百種元素,可以組成無數億個組合。每一個人吃東西多少不同,消化吸收情況不同,故每個人體內的元素平衡狀態也不同,因而健康狀態和壽命長短也不一樣。

    所以,平衡保健理論研究認為,在人生不同的年齡段裏,根據不同的生理特點,調整相應的飲食結構,補充必要的微量元素,維持體內各種元素的平衡,將會有益於人類的健康。

欣欣/ 韓欣欣alt

 

alt

 

 

盛夏時節,驕陽似火,酷暑難耐,現代人憑藉空調、電扇、冰棍、冷飲等祛暑解熱,自有一番樂趣。筆者翻閱古籍,發現古人消暑納涼也有許多良方妙法,且巧思奇趣,消暑有方,從而留下許多消暑詩,現輯錄如下,供各位賞玩。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飄吹我裳”,這是杜甫的五言絕句,把人們對一個涼風習習的夏夜的企盼描寫的淋漓盡致,十分逼真。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散熱由心靜,涼生爲室空。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這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的《消暑詩》。他認爲,室內少放東西,坐於窗下,心平氣和,自然就會清風習習而涼從心底生了。

“避暑高樓上,平湖望不窮,鳥穿山色去,人歇樹蔭中”,將高樓、樹蔭、大山、湖水爲視夏日避暑妙境,讀唐人姚合的這首五言絕句,頓感涼意陣陣,清風徐徐。

“攜杖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宋陸遊認爲,波光鱗鱗的蓮池旁,隨風漂浮的柳樹下,淡淡的幽香,陣陣襲來,沁人心脾,是消暑納涼的極好場所。宋人揚萬里對此也有同感,他在《暑熱遊荷花池上》寫道:“細草搖頭忽報儂,披襟攔得一西風。荷花入暮猶愁熱,低面深藏碧傘中”。清代詩人江堤也持同一見解,他寫道:“柳枝西出葉向東,此非畫桑實畫風。風來無質難上紙,巧借柳枝來形容”。

宋代大詩人梅堯臣消暑則別具一格,獨出心裁,他認爲只有在古樹參天,寧靜而清幽的深山古寺才是避暑納涼的理想之地,他在《中伏日妙寺避暑》中寫道:“高樹秋聲早,長廊暑氣微,無須河朔飲,煮茗自忘歸”。

“竹梢露滴驚殘夢,荷蓋風翻送早涼。暑用酒逃猶有待,熱憑靜勝更無方”。陸遊認爲,面對酷暑,不要恐慌,心平氣和,寧神靜氣,心靜自然涼,此可謂古今消暑良方。

古人消暑詩,是我國消夏文化中的一枝奇葩,值得借鑒,賞玩。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alt



fe-misc-20000816d.jpg城 市 化 做 成 的 溫 室 效 應 , 加 上 高 壓 脊 令 雲 量 少 , 天 朗 氣 情 , 風 勢 微 弱 , 令 香 港 的 炎 夏 特 別 酷 熱 , 特 別 難 捱 , 未 踏 入 六 月 已 有 人 中 暑 入 院 。 如 何 可 安 然 過 渡 夏 日 ? 就 必 先 有 如 下 基 本 的 避 暑 常 識 。

戶 外 活 動 高 危 期

香 港 氣 候 而 言 是 又 熱 又 濕 , 所 以 在 氣 溫 和 濕 度 兩 方 面 都 應 考 慮 ;

中 暑 的 警 介 線
  • 氣 溫 攝 氏 3 0 度 以 上 , 濕 度 7 0 度 以 上 ;
  • 氣 溫 攝 氏 2 7 度 以 上 , 濕 度 9 5 度 以 上 ;
中 暑 高 危 類

fe-misc-20000816b.jpgfe-misc-20000816c.jpg據 醫 生 表 示 , 由 於 小 童 和 老 人 , 孕 婦 及 心 臟 能 力 較 差 的 人 , 血 液 循 環 系 統 較 弱 , 屬 中 暑 高 危 類 。 平 日 較 少 流 汗 的 人 , 散 噎 能 力 較 弱 , 亦 不 宜 長 期 在 烈 日 下 活 動 。 經 常 出 入 冷 氣 地 方 , 一 冷 一 熱 , 最 容 易 感 暑 及 感 冒 。

 
戶 外 活 動 裝 備

衣 著 方 面 :

1. fe-misc-20000816a.jpg要 穿 著 鬆 身 、 薄 而 透 氣 的 純 棉 質 衣 服 ;
2. 戴 備 可 濾 紫 外 線 的 太 陽 鏡 ;
3. 理 想 的 帽 子 要 用 防 紫 外 線 布 料 、寬 邊 及 有 氣 孔 的 來 幫 助 排 氣 散 熱 。

飲 食 方 面 :

1. 運 動 前 一 小 時 要 飲 至 少 3 0 0 m l 的 清 水 ;
2. 每 行 3 - 4 公 里 要 補 充 3 0 0 m l 水 。
3. 運 動 後 不 宜 飲 冰 水 及 汽 水 , 因 會 導 致 腸 胃 抽 搐 。
4. 酒 精 會 導 致 脫 水 , 含 咖 啡 因 飲 品 有 利 尿 作 用 , 不 宜 多 飲 用 。
5. 不 宜 進 食 高 蛋 白 質 食 物 如 肉 類 , 奶 類 等 , 加 重 水 份 消 耗 。

20000816tt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