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四季護理

hn4s-hl-but.png

天氣漸熱,人們常感覺到虛煩燥火,食欲不振,口幹口渴,而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火除煩,養胃生津,爲夏季補益佳品。

西洋參,又名洋參、花旗參,爲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主産於美國、法國、加拿大,我國亦有栽培。中醫認爲,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上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以此代之。”藥理研究表明,洋參主要成份爲人參甙類,又含揮發油、樹脂及18種氨基酸,有鎮靜大腦作用,對生命中樞有中度的興奮作用。凡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傷、咽幹口渴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皆可用之。

有趣的是,名爲“西洋參”,而最青睞它的卻是亞洲人,尤其是在香港,每年消耗的西洋參數量竟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食法也多種多樣,炎炎夏日,燉上一煲西洋參雞湯,慢慢品嘗,可謂藥食相宜,爲人間一大快事。現介紹幾種服食方法,供選用。

  1. 含化法:將無皮西洋參放在飯鍋內蒸一下,使其軟化,然後用刀將其切爲薄片備用,每次口含1片,每天用量2-4克。

  2. 沖粉法:將本品研爲細粉狀,每次5克,用紗布或濾紙包好,放入沸水中沖泡後代茶飲服。

  3. 燉服法:將原皮西洋參切片,每天2-5克放入瓷碗內,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再將碗密封,放入鍋中蒸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4. 蒸法:將本品研成細粉狀,每次用1個雞蛋拌入本品5克,蒸熟後服食。

  5. 將原皮西洋參切成薄片,做菜湯時每次放入5克共煮,湯、藥同食,每日1次。

  6. 煮粥法:取大米50克,煮爲稀粥,待熟後加入西洋參粉5克,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服食。

  7. 泡酒法:取本品30克,加米酒500克浸泡7日後飲服,每日2次,每次空腹飲20-50毫升。酒盡再續,至味盡後取參咀嚼服食。

進食西洋參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服時不宜飲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與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結合使吸收下降;二是服後不宜吃蘿蔔,因蘿蔔是破氣的,而西洋參是補氣的;三是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濕、舌苔膩濁者不宜選用。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hno1-signoff

炎炎夏日,暑熱難耐,極易發生中暑,嚴重者還可危及生命,家庭藥箱中不妨備用一些防暑藥,以便對症選用。

六一散:有清暑利濕之功,適用於中暑,胸悶,心煩,口渴,小便黃少,或嘔吐,泄瀉者。外用還可以治療暑痱,防囊濕疹及小兒膿皰瘡。

藿香正氣類:藿香正氣類包括藿香正氣丸、藿香正氣水、藿香正氣液、藿香正氣片、藿香正氣軟膠囊等,有清暑利濕,理氣和中之功,適用於熱傷風,中暑,胃寒腹痛,急性胃腸炎等。若每日兩次,連續1周外搽易生凍瘡處,還可防止冬天再生凍瘡。

仁丹:有祛風健胃,舒氣生津,清暑醒神,避穢化濁之功,適用於夏令消化呆滯,噁心嘔吐,胸中煩悶,口渴多飲,頭昏腦脹,或暈車暈船,水土不服等。

十滴水:有清熱祛暑,通竅利濕之功,適用於中暑頭暈,噁心嘔吐,腹痛泄瀉等。孕婦忌用。

清涼油:有提神醒腦,解毒避穢之功,外搽太陽穴或患處可防治中暑頭痛,頭昏,傷風感冒,關節疼痛,並可治療蚊蟲叮咬。

風油精:有清熱解毒,提神醒腦之功,適用症及用法同上。風油精用途多多,除防治中暑外,對其他夏日常見病也有防治作用,但孕婦不宜選用。

西瓜霜類:西瓜霜類包括西瓜霜片劑、噴劑等,有清熱解毒,利咽消腫,生津潤肺之功,適用於中暑口渴,咽喉乾燥,疼痛等。

避瘟散:有清熱解暑,避穢化濁之功,適用于小兒夏令暑熱,傷風頭痛,鼻塞流涕,噁心嘔吐,暈車暈船等,可取少許鼻聞或搽太陽穴處,內服遵醫囑或按說明書選用。

中暑後,選擇上述中成藥1-2種使用,多可控制病情。若用藥後病情仍不見緩解,或出現中暑高熱時,應及時去醫院治療。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人們越來越認識到蔬菜和水果對人類健康的重要性。近來在美國日本市場,由多種蔬菜汁加工而成的罐頭飲料十分受歡迎,少則四五種、多則八種蔬菜汁混合製成。食用這種混合蔬菜汁對預防心腦血管疾病很有好處。

日本厚生省 2000 年 3 月在“健康日本 21 世紀”中要求日本成人每日食用蔬菜量由每天 300 克 提高到 350 克 ,且要多品種,黃綠色蔬菜搭配著吃。最好一日三餐,包括早餐也要吃一些蔬菜和水果。

哈佛大學的一份研究表明,在超過 10 萬人的飲食習慣當中,發現平均每日進食六份蔬菜或水果份量的人,中風的機會均下降超過三成。相反,普遍進食少於三份蔬菜或水果份量的人,中風的風險則較高。研究人員調查了 34 ~ 59 歲的女性 75596 人,跟蹤 14 年; 40 ~ 75 歲的男性 38683 人,跟蹤 8 年;結果蔬菜和水果攝取量多的比攝取量少的腦梗發生率低 31 %。每日攝取蔬菜水果未滿三種,腦梗發生率為 1 %;每日攝取 3 ~ 3.8 種,發生率 0.8 %; 4 ~ 4.9 種為 0.8 %;而 5 種以上僅為 0.6 %。一天中多食用一個品種蔬菜和水果其腦梗發生危險性可減少 6 %左右。

實驗證實,有 100 多種蔬菜和水果有抑制血小板凝聚作用。研究人員用防血栓點數分別表示出它們作用的強弱,點數越高預防血栓效果越強。大蒜頭是 160 點;青豌豆 140 點;菠菜 120 點;香瓜、蘿蔔、洋蔥 100 點;草莓、桔子、芹菜、番茄、胡蘿蔔 50 點;其後是大白菜、西瓜、生菜、鳳梨、藕;茄子、生梨……當然這只是體外測得結果,除個別蔬菜如洋蔥等已瞭解其降血脂抗血栓有效成分外,大多數蔬菜與水果有效成分與機理還待今後深入研究。

研究證明,進食大量十字花科蔬菜,如花椰菜、捲心菜、菠菜和柑橘果等等,都可有效減低局部中風的可能性。原因是蔬菜和水果中含有許多有益成份,如維他命 C 和葉酸,均有效預防血管疾病。另外,對大量進食蔬菜水果的人來說,患上心臟血管疾病、癌症或糖尿病的機會,都較其他少食蔬菜水果的人為低。

所以,研究人員建議:每天一般要食用 5 種以上蔬菜和水果,其總量應在 250 克 左右。最好多品種,並經常更換。一天三餐中每次均添加一點蔬菜,因為蔬菜的抗血脂、抗血栓作用時間僅維持 5 ~ 6 小時左右。

宇光/ 季玉光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