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女性健康

female-hl.gif

女性朋友邁入更年期唾液分泌減少,當心蛀牙率增加!新北市近日有一名年約50歲的母親向牙醫師求診,面有難色地表示近來口乾嘴苦且有異味,連自己的小孩都因此不太與她交談,讓她感到沮喪;經牙醫師診斷發現這位已經進入更年期初期的母親,因體內荷爾蒙改變導致唾液分泌減少、口腔抗菌條件變差造成口內異味。醫師特別提醒,更年期婦女不要忽視口腔不適的症狀,更不要輕忽唾液減少對於口腔健康的影響,因為口腔健康與全身健康以及生活品質,具有密不可分的關係,不容小覷。

女性年齡漸長唾液「質」、「量」衰 埋下疾病風險

「牙醫學期刊」中研究顯示,由於荷爾蒙改變,60歲的男性與女性相比,女性唾液的分泌速率較男性低,且女性口腔不適的症狀更為顯著,長期投身於促進國人口腔健康的台灣口腔照護協會理事長黃耀慧醫師說明,也有相關研究報告發現,50~60歲罹患口腔灼熱症候群的男女性比例為1:3。由此可見,女性唾液的「質」與「量」會隨著年紀漸長而衰退,所以更年期的女性們更要加強口腔照護、留意口腔不適症狀,及早發現才能避免口腔疾病危及全身健康。

荷爾蒙改變所造成的口腔不適症狀還包括口乾、吃乾燥食物覺得不舒服、口腔黏膜燒灼感、味覺靈敏度降低、口腔內苦味或金屬味增加。黃耀慧醫師提醒,唾液減少容易導致蛀牙發生,即便補牙後,也會因口腔乾燥而容易脫落或是從填補物旁邊又蛀掉了,也就是所謂的「續發性蛀牙」;口腔不夠濕潤也會造成口腔黏膜脆弱,不僅進食易磨破可能傷害黏膜下方的神經、血管引發更多疾病。

圖片

▲牙醫師黃耀慧指導婦女朋友平時如何正確刷牙

唾液中和酸鹼、修復護口腔 咀嚼刺激減低蛀牙率

黃耀慧醫師指出,根據2019年「歐洲醫藥科學期刊」女性唾液分泌研究指出,平均年齡56歲的女性,其唾液分泌速率不僅較平均年齡45歲的女性來得緩慢,且唾液的酸鹼值也較低,而唾液的酸鹼值降低,容易增加蛀牙與其他口腔疾病的發生率。

唾液具有清潔抗菌、中和口腔酸鹼與修復口腔組織等保護功能,在口腔健康中扮演重要的把關角色,而透過咀嚼刺激分泌的唾液富含礦物質,能增加牙齒再礦物化作用,減低蛀牙發生機率,近日倫敦國王學院發表的實證醫學文獻也已證實,嚼食無糖口香糖可降低28%蛀牙發生率,但國人常忽略唾液多寡與品質的重要性。

唾液多寡檢測DIY 嚼一嚼、按一按刺激唾液生成

黃耀慧醫師分享簡易「湯匙檢測法」,可用來評估口腔內的唾液多寡與口腔內的濕潤程度。以金屬湯匙光滑的背面滑過舌頭,若是感到卡卡的或是黏在舌頭上,就代表口腔內的唾液分泌過少。如有此徵兆建議先尋求牙醫師專業評估,同時從生活中的一些小動作刺激唾液分泌,包括嚼食無糖口香糖增加咀嚼與刺激唾液分泌的機會,以及按摩臉部耳下腺、顎下腺與舌下腺三大主要唾液腺的部位來刺激分泌唾液。

懷孕媽媽鈣質易流失唾液偏酸 也須留意牙口健康

不僅更年期的媽媽要留心口腔不適,其實多數曾生產過的媽媽們都有在懷孕時,經歷過牙齦紅腫發炎的經驗,坊間也常用「生一個孩子掉一顆牙齒」來強調懷孕時牙齒照護的重要。

黃耀慧醫師說明,一篇以研究懷孕婦女與同年齡、相似教育程度未懷孕婦女唾液中生物化學特性的研究論文顯示,懷孕時期的婦女鈣質顯著較低且口腔內非刺激產生的唾液較偏酸性,孕婦口內經過刺激產生的唾液則偏中性,意謂待產期間靜止狀態的口腔環境較有利於蛀牙的形成,所以準媽媽們除了定期口腔檢查外,也可以透過按摩唾液腺或嚼食無糖口香糖的方式刺激唾液分泌,中和口中酸性。

天天愛牙四守則 媽媽們愛自已擁抱自信生活

黃耀慧醫師鼓勵女性與媽媽們無論忙於家務或是工作都不要忘記關照自己的口腔健康,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實踐愛牙四字訣「檢、刷、線、嚼」:一、定期進行口腔「檢」查;二、早晚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三、每天使用牙「線」(棒);四、吃完、喝完「嚼」無糖口香糖或使用含氟漱口水,幫助預防蛀牙,而透過按摩唾液腺、嚼食無糖口香糖等方式刺激唾液分泌,也能保持口腔健康,為全身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石,用自信健康的生理狀態迎接屬於自己的「女力」新生活!

50歲的陳小姐原本個性溫柔婉約,近一年來卻變成猛虎出閘,動輒亂發脾氣,家人懷疑她可能精神出問題,就診後才知是更年期症候群,但她反駁「我沒停經」,還未到更年期。

更年期前後 狀況百百種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表示,停經前也會有更年期症狀,被稱為「更年期前期」,家人需要多加陪伴。有些婦女以為停經後才會出現更年期症狀,這是錯誤的觀念,其實更年期指的是停經的前後「一段時間」,以停經為分界點,可分為「更年期前期」與「更年期後期」,而這「一段時間」就竟多長?則是因人而異,通常是1至3年,但也有人10多年,也有些人完全沒有任何症狀。

圖片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中醫師張煒東

透過中藥調理 陪伴與包容兼具 

中醫師張煒東指出,陳小姐任職某民間公司秘書,待人接物謙恭有禮、處世圓融又和樂,人人都讚譽她擁有高EQ,近一年來卻變得個性急躁、不耐煩,對丈夫、兒子更是常發脾氣,家庭生活氣氛惡劣,丈夫陪她到彰化醫院中醫看診,確定為更年期症狀,經過中藥治療調理,情緒才終於漸漸恢復和緩。

張煒東指出,婦女更年期來臨,最好還是讓家人知道,讓家人瞭解脾氣變差等症狀是更年期所致,並不是無的放矢,家人對此也要多加包容、陪伴。簡言之,不管更年期的症狀為何,除了親友家人的陪伴之外,最重要的是均衡營養補充,適量運動,才能更自在輕鬆愉快地面對更年期。

選吃對的食物 預防更年期早發

張煒東說,身處更年期的婦女若因此影響生活品質,最好還是選擇就醫,就中醫而言,更年期除了以藥物調理之外,還著重於身體的保養,患者在日常生活可酌量食用百合、山藥、豆漿等植物性荷爾蒙食物,還可補充如魚皮、雞腳等富含膠質的食物,也可酌量食用牛篣、枸杞、菊花、地骨皮等茶飲來滋陰清熱。

醫師也表示,女性更年期是指卵巢功能下降,使得女性荷爾蒙逐漸缺乏而出現身體不適的症狀,除了上述病例所發生脾氣變差的狀況之外,還可能有月經不規則、睡眠品質不佳、肌肉痠痛、皮膚乾澀、熱潮紅、盜汗等,根據國民健康署統計台灣女性的平均停經年齡為52歲,但是近年發現「更年期前期」發生的年紀有提前的趨勢,甚至有出現30多歲便發生更年期症狀出現的案例。

男性更年期緩 補充海鮮類首選

至於男性的更年期問題,醫師也表示,男性因為身體荷爾蒙分泌減退的過程較緩慢穩定,身心變化較不明顯,但也有些男性會出現和女性相近的更年期症狀,此時可以選擇多吃含鋅的食物,因為製造雄性激素睪固酮需要鋅,以海鮮類的蠔、蝦、蟹類,肉類的牛肉、羊肉、動物肝臟及蛋、豆類、全穀類、堅果類等較為豐富。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更年期女性中,約有7成出現熱潮紅、盜汗、睡不著、情緒激動等困擾。江千代醫師在婦產科資歷超過45年,目前仍在執業中,是前臺北市立婦幼綜合醫院院長、現任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兼任主治醫師,她建議,女性想健康、快樂度過更年期,有6項原則:1、必要時,可考慮接受荷爾蒙治療。2、多參與社交活動。3、規律運動。4、多咀嚼。5、營養要均衡、充足。6、熱量要控制。

荷爾蒙治療 幫助舒緩更年期症狀 江千代醫師指出,經歷更年期5、6年後,有些女性會開始出現血壓高、骨質嚴重流失,心血管疾病風險、中風風險也會上升。想紓解不適症狀、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可以考慮接受荷爾蒙治療,一方面維持良好生活品質,另一方面也能舒緩更年期症狀。

接受荷爾蒙治療 每半年要做婦科、乳房檢查 部分民眾擔心接受荷爾蒙療法,可能增加乳癌、婦癌風險。江千代醫師對此表示,基本上只要沒有乳癌、子宮內膜癌、卵巢癌病史、高風險因子,便能接受荷爾蒙治療。另外,用藥時每半年需要接受婦科、乳房檢查。肝功能異常患者不宜使用口服荷爾蒙藥物,此時可考慮以陰道塞劑或用塗抹方式補充荷爾蒙。

做家事 不等於做運動 江千代醫師也提醒,更年期女性要規律運動,每人每星期需要運動3、4次,每次運動30-50分鐘,做家事不等於做運動,運動時每分鐘心跳要達100下,且要運動到流汗程度,才能刺激筋骨、消耗熱量。

一口食物 咀嚼超過15次 更年期女性飲食也要盡量少油、少糖、多喝水、多咀嚼,一口食物建議咀嚼超過15次。有時也可以補充鈣片、維生素B群等。熱量方面,體重一公斤需要攝取30-35大卡熱量,若要減重,熱量攝取要減少。能做到這些,將有助妳輕鬆渡過更年期。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