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很多人以為得了失智症,什麼事情都不能做了,真的是這樣嗎?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設計為期12周的自我管理團體課程,幫助患者延緩失智,包括健康情況、飲食習慣都大幅改善,與家人關係變好,心情也變好了。

輕度失智症者適用

12周的課程針對MMSE(簡易智能量表)大於20的輕度認知障礙及輕度失智症者,包括健康飲食、運動管理、身心放鬆、與人溝通互動、戶外出遊等生活型態再設計。聖若瑟失智老人養護中心廖于萱表示,透過身、心、社會層面的課程,以及非藥物治療活動,協助患者選擇及日常職能活動,提升個人自我效能、功能獨立程度、培養健康生活習慣。

失智症者知識性記憶仍正常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職能治療師鄭又升表示,失智症者對於事件、時間的記憶可能不太清楚,但對於知識性的記憶、表達能力、思考邏輯,卻不是完全受到疾病影響而中斷。研究也發現,透過心智活化、體能活動、壓力紓解以及健康飲食,可以有效延緩失智症狀。

自我管理團體課程延緩病情

曾經參與自我管理團體的家屬杜小姐說,透過團體課程開始陪伴媽媽自我管理,例如走路、拋接運動及簡單數學計算,過程中發現媽媽情緒愈來愈穩定,媽媽對於每星期的課程,更是充滿期待。

有位82歲的月桃阿嬤,過去曾從事剪髮工作長達四十多年,但十多年前因家庭因素,不再做剪髮工作,加上後來因罹患失智症,不但記憶退化、反應變慢,最後連生活都無法自理,常常一人獨處,不愛說話。身為女兒的施小姐,為了幫助月桃阿嬤重拾活力充沛的模樣,便帶著媽媽參加大林慈院舉辦的社區失智據點活動;月桃阿嬤經安排後,重拾電動理髮刀為幾位阿公剪髮,沒想到順利讓月桃阿嬤想起過去回憶,不僅臉上重拾自信笑容,更展現熟練的理髮技術。

透過懷舊治療 助失智者找回記憶

其實這名阿嬤原本就很會理髮,但因受到腦部退化影響,造成很多事情都不想去做;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主任曹汶龍表示,當月桃阿嬤重拾電動理髮刀,依舊展現專業且熟練的一面,這種讓患者再次找回信心的方式,其實是一種懷舊的治療方法。

施小姐表示,過去曾想過很多辦法,包括鼓勵媽媽唱歌等,幫助媽媽找回快樂,但都沒有奏效,沒想到讓媽媽再發揮自己長才後,竟再次嶄露笑容。她也鼓勵家屬們讓失智長輩做自己熟悉的事情,不斷地練習,才有助於延緩退化。

多點陪伴和鼓勵 有助活化失智者腦部

懷舊治療就是透過失智長者以前會的東西,設法將他引發出來,相信他仍能重拾這些技能,幫助他們恢復尊嚴和信心;曹汶龍主任提醒,像是音樂的懷舊或是請失智長者幫忙擇菜等,都可幫助他們訓練手、眼等功能,只要多點陪伴和鼓勵,都能有助於活化老人家腦部,喚醒記憶。

人上了年紀會有很多變化,有些老人的行為舉止表現得像小孩子一樣,腦子糊塗、智力減退、性情怪異。

大多數人認為這是衰老的正常表現,是一種自然過程,無須診治,殊不知這也是一種病,醫學上稱為老年性癡呆。引起老年癡呆的病因,最常見的是阿爾茨海默病,還有匹克病、帕金森病、腦炎、腦外傷等。疾病的表現不一樣,但都是以以下三步曲的規律基發展的,所以及時發現病情,科學防護,對於保障老年癡呆患者晚年幸福尤為重要。

第一步曲:記憶減退期

癡呆早期出現的症狀之一是記憶力減退,病人記不起近期發生過的事,但是又想知道,往往想方設法掩飾與彌補,如不厭其煩地作書面記錄、托人提醒等。這樣雖然能減少記憶缺陷對工作和生活的不良影響,但也掩蓋了其記憶減退的症狀。癡呆的另一早期症狀是學習新東西能力下降,遇到不熟悉的事情容易感到疲乏、沮喪與激怒。

在疾病早期,病人對於自己的認知功能減退常感到擔心和苦惱,所以在心理上還會出現各種不良反應,情緒焦慮或抑鬱,終日心緒不寧,對人對事都顯得漫不經心,對往常愛好的活動失去興趣。這一時期,家屬的支持、安慰與鼓勵對病人很重要,但一定要有技巧,不能讓病人產生自卑或無用感。要讓病人多參與社會活動,既可鍛煉腦功能,也可從中得到樂趣。另外,日常使用的物品最好放在醒目和便於取放的地方,室內傢俱的位置不要經常改變等。

第二步曲:思維遲鈍期

到了中期,病人智慧減退與性格變化已經比較明顯。甚至會因記性太差而迷路走失。另外,病人的理解、判斷、思維越來越緩慢和遲鈍,嚴重的還會出現言語含糊或失語。因此,病人許多日常生活都不能單獨進行,需要他人監督或協助。這一時期,進行腦功能鍛煉仍然必要。平時讓病人做一些分揀東西的活動,可以鍛煉病人的思維判斷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例如:可以用不同面值的硬幣,也可以使用不同顏色的紐扣或玻璃珠,要注意的是,進行這項活動必須有人陪同,以防發生意外。

第三步曲:六親不認期

中期階段,儘管病人的智力與性格的損害已經相當嚴重,但只要癡呆不是由於腦部局灶性病變所致,病人便不會出現神經上的局灶性症狀與體征,如抽搐、癱瘓等。一旦出現,便標誌著癡呆已進入了晚期階段,這時病人記憶力極差,剛放下飯碗又向家人要飯吃,連自己的配偶、子女也不認得,生活不能自理。這一時期,病人的注意力持續時間十分短暫,理解與表達都成問題,因此他們連最簡單的事也不能完成。但家屬的一些細緻安排仍可以給他們帶來許多快樂。如果病人尚有記憶保留,應常看看過去親友的照片,也可加深家庭成員之間的感情。另外,許多晚期癡呆病人仍然喜歡看孩子們嬉鬧或觀察狗、貓等小動物的活動,這些可以在家屬陪同下進行。

瞭解老年性癡呆三步曲,目的是早期發現治療和干預。無論早期、中期還是晚期,家屬都可以讓病人做一些細小的工作,幫助他們戰勝疾病。

宇光/季玉光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