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智症

九月是國際失智症月,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舉辦了一場「輕度失智症長者生活型態再設計團體」研究成果發表會;會中有多位失智症家屬經驗分享,其中有位杜娟的媽媽,就因為經由復健以及參加各項團體活動,因而使中度至輕度失智症逆轉為只有輕度失智症。

勤做復健運動

杜娟的媽媽被診斷為輕度到中度失智症前,有很多失序行為,之後全家人都投入照顧行列,而失智症除了吃藥控制之外,行為治療也很重要;杜娟姐說:「我會每天都儘量安排帶媽媽做復健運動,媽媽的失智症病況漸漸有所改善,今年做檢測則是只有輕度失智症。」

多接觸人事物 有利改善失智病況

照顧罹患失智症先生的瑪莉說,剛開始一直上網找資料,先生也不太願意走出來,但是經由參加自我管理方案,多接觸外面的人事物,對我們幫助很大,每週會訂定方案去實施,運動加上飲食調配,長輩們都會互相打氣;因為如果不走出來,反而會更封閉,對病情更不好。

付出感情與愛 建立關係

台北榮總老年精神科主治醫師蔡佳芬表示,人與人之間建立關係很重要是靠感情與愛,社會上有很多獨居及沒有親屬的長輩,而失智症病人也有可能忘了原來的關係,但是如果憑藉著愛與感情,失智症病人仍然會覺得有某種聯結。由於藥物也有極限,所以,必須知道病人需要什麼、適合什麼,付出感情與愛,建立關係,這是面對失智者需要努力做到的。

他們的生活智慧 值得我們學習

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物理治療師鄭又升指出,整個活動都是長輩們自己訂定計畫,而且家人只會提醒,完全由他們去執行,有人會報告做了什麼運動,大家彼此鼓勵最讓人感動;其實,失智長輩雖然會忘了很多事,但是他們的生活智慧卻是值得我們學習。

根據台灣失智症協會資料顯示,依據國際失智症協會30∼64歲失智症的盛行率估算,台灣地區30∼64歲的失智症人口約有12,658人;再以內政部的人口統計資料及五歲分年齡層失智症盛行率計算,推估民國105年9月台灣失智人口共達256,088人,佔全國總人口1.09 %,亦即台灣地區每100人中即有1人為失智症病人。

失智與高血壓、腦中風有關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神經內科李建欣醫師說,血管性失智症是第二常見的失智症,腦部會有一些血管性的病變,和高血壓、腦中風有關;而造成腦中風的危險因子,包括糖尿病、高血脂、抽菸和不良的生活習慣等,亦是容易造成失智症的危險因子,所以患有這些疾病的族群,必須嚴格的控制血壓和血糖,一旦有記憶功能不好的情況,可能需要尋求神經科醫師進一步的檢查和治療。

中醫將失智分成四種證型

中醫部唐偉誠醫師指出,中醫依據「辨證論治」的核心精神,將血管性失智症病人的症狀分為下列四種證型:第一種「瘀血阻竅型」,主要症狀有善忘、答非所問、雙目黯晦、肌膚甲錯、口乾不欲飲、舌黯或有瘀點瘀斑、脈細澀等症,以活血化瘀、醒腦開竅之法,予通竅活血湯治之。第二種為「髓海不足型」,症狀為智能減退、步行艱難、懈情思臥、頭暈耳鳴、舌瘦色淡、苔薄白、脈沉細弱等症,以補益肝腎、填精養神之法,予左歸飲治之。

第三種為「脾胃虧虛型」,症狀為記憶減退、表情呆滯、食少納呆、口涎外溢、頭昏、氣短懶言、肌肉萎縮、舌體胖大、苔白、脈沉細弱等症,以健脾益胃、益氣生精之法,予歸脾湯治之。第四種為「痰濁蒙竅型」,症狀為智力衰退、表情呆鈍,或哭笑無常、喃喃自語,或終日無語、不思飲食,脘腹脹、頭重如蒙、舌淡、苔白膩、脈滑等症,以健脾化濁、醒腦開竅之法,予溫膽湯治之。

中西合療改善失智病情

為能使失智症病人得到良好的照護,台南市立安南醫院開辦諸多科別的中西醫合療門診,期能結合中西醫不同的治療優勢,共同提供中西醫學各項專精治療,減輕家屬照顧上的壓力,進而改善失智症病人的病情。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