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夏季健康

天氣一熱,身體散發水分增多,人就要特別注意補充水分了。可對於喝什麼來補水為好,講究卻是頗多的,做到喝得科學合理、喝得營養健康。在選擇時一定要特別注意。

1 、喝水五注意:

李時珍認為: “ 飲食者,人之命脈也 ” , “ 水去則營竭 ” ,是說沒有水人體就會枯竭。

人儘管需要水,若喝得不是時候,喝的方法不對,也會生毛病,影響健康。

喝水的學問 :
一是不要喝生水,因為生水有各種各樣的細菌、對人體有害的微生物和礦物質,喝了會使人生病;煮開以後,可以殺死細菌,可使有害物質沉澱或失去毒性。

二是不要等到口渴時才去喝水,如果感到口渴了再喝水,已有些遲了,因為這時,人體內水分己失去平衡,部分細胞已處於脫水狀態。

三是在飯前、飯後半小時和吃飯時都不宜大量喝水,這樣勢必沖淡唾液、胃液,大大削弱了它們的作用,最後形成消化不良症,影響身體健康。

四是清晨起床後飲一杯水有益健康,尤其對高血壓、腦溢血和便秘患者來說,早飲一杯水更為必要。五不要暴飲, “ 渴飲過多則成痰 ” 。

2 、咖啡不能大量喝:

咖啡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飲料之一,營養豐富。咖啡的最大效應是能提神。疲倦時喝一杯咖啡能使你精神振奮,飯後喝一杯咖啡有助消化,夏季酷熱喝一杯涼咖啡可起解渴、防暑的作用。但大量喝咖啡也不利,以咖啡來保持精神、勉力工作的人,極易衰老。實驗證明,三杯咖啡裏面的咖啡精等於注射一針興奮劑,飲咖啡兩小時後,心臟跳動增快,血壓增高,故高血壓、心臟病患者應戒飲或儘量少飲。胃部不舒服的人應戒飲,特別是濃黑咖啡會使胃酸大量分泌,更要慎重。

3 、三餐有湯,利於健康:

喝湯不僅有益於健康,而且還可用來防病、治病。如淋雨回來,喝上一碗姜湯水,頓覺渾身輕鬆,不必擔心感冒發生。怎樣喝湯沒有統一的標準,從時間上說,廣東人喜歡飯前喝,而北方人則喜歡飯後喝;有的人喜歡一日三餐有湯,而有的人則喜歡中午、晚上喝點湯,這些都要依據具體情況而定。

至於湯的內容,更無法統一規定。簡單他說,若菜肴豐富,則湯可簡單點;若菜較簡單,則湯可豐富些。

4 、冷飲要因人服用:

天熱時,腠理開泄,出汗很多,常感口渴,適當用些冷飲,可幫助體內散發熱量,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鹽類和維生素,能起到生津止渴、清熱解暑的作用。

但從人體生理特點來講,因氣候炎熱,人體氣血趨向體表,從而形成陽氣在外,陰氣內伏的生理狀態,此時胃液分泌相對減少,消化功能較低,喝冷飲必須根據年齡、性別、職業不同,對飲料適當加以選擇,即因人服用。如百合綠豆湯,適用于陰虛內熱之人飲用;用綠豆、赤小豆、黑豆、黃豆、白扁豆加甘草做成的五豆湯,男女老幼皆宜;夏季腹瀉及苦夏之人,宜服烏梅湯,因本湯能生津開胃、除煩澀腸。

夏季飲料品種繁多,但冷飲切忌暴食。此外,大汗之後不要過量服用冷飲,因為冷飲服用大多,不僅不能儘快地補充和調節體內鹽類和水分的丟失,反而沖淡了胃液,降低胃液的殺菌力,易使致病維生物通過胃腸道,患胃腸道疾病。

5 、果汁要喝新鮮的:

營養學家認為,常飲新鮮果汁,不僅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各種維生素,而且還可以用來醫治某些常見病。但這裏所說的果汁飲料,不包括從商店裏買來的各種水果罐頭。罐頭中的果汁是經過高溫加工的,維生素大部分被破壞,還含有對人體無益的防腐劑,所以,它遠沒有新鮮果汁那樣富含營養。

6 、菜汁不要熱了喝:

營養專家們認為,要提倡大量吃菜,而且品種要多,不可偏廢,因為每種菜都有它對人體特殊的益處。但蔬菜中的各種維生素,一經受熱,或多或少都會損失,科學的吃法應該是生食。當新鮮蔬菜榨汁後,可與鮮果汁或其他鮮菜汁調和飲用,以減弱蔬菜特有的異味,並適應消費者不同口味的要求。要調酸可取檸檬汁、番茄汁,調甜可加蜂蜜、哈密瓜汁等。

飲用鮮菜汁避免了傳統烹調方式對維生素的破壞,人們喝的實際上是濃縮的營養汁。家庭製作菜汁,儘量選用新鮮蔬菜,現做現用。製作時,要充分洗滌乾淨和去皮後再取汁。取汁的辦法是針對蔬菜的特點因物制宜,像番茄等果肉比較濃的可採用糖漬法。因為糖具有很強的滲透力,它能滲透到蔬菜的細胞內,使菜汁自動流出。對於一些纖維比較硬的蔬菜,像芹菜、蘿蔔、胡蘿蔔等,要事先切碎後,再用布包起來擰攪。

7 、飲料可以自己制:

目前市場上的保健飲料很多,可以選擇服用。若自己制取傳統的藥膳飲料則更為利於健康。

如用鮮藕、白梨等量,洗淨,分別榨汁,混合後的二汁飲。每服一盅,日服 2—3 次。具清熱涼血,生津止渴功能,適用於口乾舌燥,內有積熱等症。

用紅蘿蔔 200 克 ,紅棗 12 克 加水 3 碗,煮取 1 碗的二紅煎。日制一劑,隨意飲用,可以理肺脾之氣,止咳,健身。

用赤小豆、綠豆、黑豆各 100 克 一同入砂鍋水煎的三豆飲,煮爛後調入白糖,頻飲。具清熱利水,健康人飲用可強身健體,消脂減肥。

8 、五穀為養多喝粥:

粥一般以五穀雜糧為原料,合水熬制而成。穀類多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多種維生素和礦物鹽等營養物質,經慢火久熬之後,質地糜爛稀軟,甘淡適口,很容易被消化吸收,是一種理想而方便的食品。即可補充營養又可不成水分,正如大醫學家李時珍所說: “ 每日起,食粥一大碗 …… 最為飲食之妙訣也。 ” 可以用來補益身體,增強體質,達到延年益壽的目的。

宇光 / 季玉光

啤酒營養豐富,含有麥芽糖、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生津止渴,消暑利尿。但是,啤酒中的酒精含量低,但終屬酒類,如過量飲用,積少成多,也會對大腦產生影響,也會引起酒精的慢性中毒;啤酒營養高,且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吸收,長期大量飲用,能使體內脂肪堆積,形成“將軍肚”;經常大量飲啤酒的人,其心肌組織中會出現脂肪細胞,心室體積擴大、心肌肥厚、心臟增大,即所謂的“啤酒心”。可見,“液體麵包”雖好,卻並非多多益善,貪杯者照樣會損害自己的健康,發生形形色色的“啤酒病”。

啤酒過敏:一些人飲啤酒後發生喉頭水腫、喘鳴以及口唇麻木、刺痛等症狀,這時往往認為是飲酒過量所至,是一種由於啤酒引起的過敏反應。“啤酒過敏”是新近發現的一種過敏症。儘管它沒有“牛奶過敏”等食物引起的過敏症那麼常見,但近些年來已出現了發病率增高的趨勢,而且,正因為不知道啤酒也可能導致過敏,患者本人和家人,甚至一些缺乏經驗的醫生,都會對突襲而來的種種嚴重的過敏反應不知所措。一名20歲的男子喝過啤酒後半小時就發生了舌頭腫大、假膜性喉頭炎進而昏厥。這種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通常發生在某些人吃花生或貝殼類食物並飲啤酒之後。專家們建議啤酒愛好者在喝啤酒時最好避開上述兩種下酒菜。當你飲用啤酒時,如果發現喉頭水腫、喘鳴以及口唇麻木、刺痛等症狀應及時停止飲酒,並儘快到醫院檢查,以防因啤酒過敏引起危險。

啤酒心:在酒類飲料中,啤酒的酒精含量最少,一升啤酒的酒精含量相當於一兩多白酒的酒精含量,所以許多人把啤酒當作消暑飲料,一天喝上三五瓶。啤酒中含酒精雖少,但如果無節制地濫飲,體內累積的酒精就會損壞肝功能,增加腎臟的負擔,心肌組織也會出現脂肪細胞浸潤,使心肌功能減弱,引起心動過速;加上過量液體使血循環量增多而增加心臟負擔,致使心肌肥厚、心室體積擴大、心臟增大,形成“啤酒心”。

長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亂等。
啤酒肚:由於啤酒營養豐富、產熱量大,所含營養成分大部分能被人體吸收,長期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致使大腹便便,形成“啤酒肚”。

病人常伴有血脂、血壓升高。
結石和痛風:有關資料還表明,萎縮性胃炎、泌尿系統結石等患者,大量飲用啤酒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

這是因為釀造啤酒的大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酸和嘌呤核?酸等,它們相互作用,能使人體中的尿酸量增加一倍多,不但促進膽腎結石形成,而且可誘發痛風症。
胃腸炎:大量飲用啤酒,使胃黏膜受損,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出現上腹不適、食欲不振、腹脹和反酸等症狀。

許多人夏天喜歡喝冰鎮啤酒,入口溫度僅5℃~6℃可致胃腸道溫度下降,毛細血管收縮,會使消化功能下降,嚴重者可致痙攣性腹痛和寒冷性腹瀉。
鉛中毒:啤酒釀造原料中含有鉛,大量飲用後,血鉛含量升高,使人智力下降,反應遲鈍,嚴重者損害生殖系統,致性功能減退、陽痿等;老年易致老年性癡呆症。
癌症:多飲啤酒還會降低人體反應能力。美國癌症專家發現,大量飲啤酒的人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危險性要比飲烈性酒的人高3倍;澳大利亞專家調查發現,每天飲5升以上啤酒的人最容易患直腸癌。

“啤酒病”重在預防,一旦得病,較難治療。所以應適量飲用,特別是冰鎮啤酒。那麼,一次飲用多少啤酒才算是適量呢?成人每次飲用量不宜超過300毫升(不足一易開罐),一天不超過500毫升(一瓶啤酒),每次飲用一二百毫升更為適宜。飲用啤酒最適宜的溫度在12—15℃,此時酒香和泡沫都處於最佳狀態,飲用時爽口感最為明顯。再者不宜與醃熏食品共餐,宜食水果及清淡菜肴。

季玉光

alt中醫認爲, 暑爲夏季的主氣, 乃火熱所化, 暑月感冒, 除了感冒症狀外, 常兼有暑邪的一些特殊症狀, 暑爲陽邪, 其性炎熱, 因而易出現高熱, 煩渴, 汗出等; 暑性升散, 易傷津耗氣, 而見心煩胸悶, 尿黃短少, 氣短乏力等; 暑多挾濕, 易出現四肢倦怠, 肢體沈重, 胸悶嘔惡, 大便溏薄等, 增加治療的難度。 現介紹幾則粥療方, 效果明顯, 有興趣者, 不妨一試。

石膏竹葉粥:

石膏60克,竹葉15克,大米50克,砂糖少許。將石膏、竹葉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爲稀粥,砂糖調味服食,每日2-3次,可清熱解暑,除煩生津。

荷葉粥:

鮮荷葉1張,大米100克,冰糖適量。將荷葉洗淨,切絲,水煎取汁備用。另將大米煮爲稀粥,待熟時調入荷葉汁,冰糖,煮沸即成,每日1-2次。可清暑祛濕,益氣解表。

綠豆粥:

綠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將綠豆浸泡半日後,加水適量與大米煮爲稀粥,待熟時調入白糖服食,每日1-2次。可辛涼解暑,祛濕透表。

藿香佩蘭粥:

鮮藿香15克,佩蘭10克,大米100克,白砂糖少許。將藿、佩水取汁備用。另取大米煮爲稀粥,待熟時調入藥汁,白糖,稍煮即可,每日1-2次。可祛暑化濕,開胃止嘔。

藿香苡仁粥:

藿香6克,苡仁30克,綠豆50克,大米100克。將藿香水煎取汁備用。另將苡仁、大米、綠豆加清水適量煮爲稀粥,待熟時調入藥汁,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2次。可解表化濕,清暑益氣。

 


hno1-sign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