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夏季健康

多喝蔬果汁有益健康是人所共知的。可是,若處理得不好,便會破壞蔬果的營養成分的。所以,在處理飲用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選擇新鮮果菜

新鮮的蔬果營養價值高,一旦放置時間久了,維生素的含量逐日減少,甚至完全喪失。除了選購新鮮產品,可能的話,挑有機產品或自己栽種的更好,可避免農藥的污染。

二、徹底清洗乾淨

蔬果外皮也含營養成分,盡可能保留外皮食用,但要注意清洗乾淨
(蔬果洗淨後再用鹽水淨泡數分鐘),以免喝到殘留的蟲卵、農藥。

三、立即飲用

果菜汁放置太久,因接觸空氣,會損失維生素,營養價值變低。

四、早上喝最易吸收

早上喝一杯果菜汁,成為一天的精力來源,所以價值最高,避免晚上睡覺前喝,會增加腎臟的負擔,反而對身體有害。

五、要逐口慢慢喝

果菜汁雖是液體,也要一口一口與口腔的唾液混合後才喝下,這樣才容易在體內完全吸收,千萬不要像喝汽水用灌的。若纖維過多,可用篩檢程式濾掉一些,纖維渣可倒入湯中,或自製麵條、蛋糕、松餅時加入,千萬不要浪費。

六、不要加糖

因為糖分解時,會消耗很多的維生素B1及B2,如果打出來的果汁不可口,可以加些蜂蜜,改變風味,若口味太濃,可以加礦泉水稀釋。

七、 採用多種蔬果

各色蔬果都要吃,兼顧維生素C、E、A和B,敢於嘗試新口味,不妨從食譜中自己變化,不要只吃用一兩種蔬果,各種蔬果的營養不同,不要偏食某幾種,否則仍會造成營養不均衡。
 
曉衛--季衛華

冬瓜為葫蘆科植物,營養豐富,富含糖類和多種維生素。其味甘、性微寒,無毒,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

暑熱感冒,服食冬瓜,有解熱治療作用。因而冬瓜是酷暑盛夏的保健佳果,更是長季堵淡補缺的佳蔬,以下幾款亦食亦藥的冬瓜湯粥,可以清熱消暑,不妨對症食之。


1. 冬瓜排骨清熱湯: 排骨半斤,冬瓜1斤,鹽、香菜。冬瓜去皮去籽切塊,排骨燙去血水,用水將排骨煮至七成熟,加入冬瓜及鹽,至熟,撒上香菜即可。 此湯味道清淡,利於清熱。


2. 鯇魚冬瓜湯: 將鯇魚半斤剖腹洗淨,去鱗和清除內臟,冬瓜連皮切成塊狀,起油將魚煎香,用適量清水加薑片,魚和冬瓜一起放入鍋內,煮約2小時調味即可。 此湯祛風平肝,強體利水、消暑。


3. 冬瓜綠豆保健湯: 冬瓜500克,當年綠豆150克,蔥15克,生薑5克,精鹽少許,鮮湯500克。湯鍋洗淨置旺火上,添入鮮湯燒沸,撇去泡沫。生薑洗淨拍破,放入鍋內,蔥洗淨入鍋,加入綠豆。冬瓜去皮、去瓤,洗淨切塊,待綠豆熟後投入湯鍋內,燒至熟而不爛時,撒入鹽,起鍋即成。 此湯可清熱利尿、解渴、祛暑。


4. 冬瓜去熱粥: 兒童久熱不退、小兒濕熱、精神困倦、不思飲食。冬瓜連皮半斤、粳米一兩、生薏仁五錢、水四至五碗煲至粥成,撈冬瓜去皮,攪勻調味即可食粥。


5. 冬瓜蓮葉粥: 冬瓜500克、竹筍10克、蓮葉10片加米煮粥喝,有預防中暑的作用。

宇 光/季玉光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常言道:冬吃蘿蔔夏吃姜,不勞醫生開藥方。也許有人會問,冬吃蘿蔔可保曖防寒,溫中健胃,而炎炎夏日?何還要吃性味辛辣的生薑呢?原來,夏日食薑與人們的夏日生活習慣和生薑的多種藥用作用有關。

增進食欲 炎炎夏日,人體受署熱侵襲,或出汗過多,消化液分泌減少,而生薑中的薑辣素卻能刺激舌頭上的味覺神經,刺激胃粘膜上的感受器,通過神經反射促使胃腸道充血,增強胃腸蠕動,促進消化液的分泌,使消化功能增強。它還能刺激小腸,使腸粘膜的吸收功能增強,從而起到開胃健脾,促進消化,增進食欲的作用。因此,夏日食姜可明顯增進人們的食欲。

解毒殺菌 夏季,人們喜食冷飲、冷菜、冰棒、雪糕等冷製品,這些食品極易受到外界病菌的污染,若不慎食入,便會引起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而生薑所含的揮發油有殺菌解毒作用。另外,夏季氣溫高,魚、肉等不宜保存,新鮮程度低,若在澆菜時放些生薑,既可調味,又可解毒。

驅風散寒 夏日裏,人們喜歡食冷製品,若貪食過多,則易致脾胃虛寒,出現腹痛,腹瀉等症狀,而生薑有溫中、散寒、止痛作用,可避免上述現象發生。生薑的揮發油可促進血液迴圈,對大腦皮層、心臟、延髓的呼吸中樞和血管運動中樞均有興奮作用,在飲食中加些薑,可提神醒腦,疏風散寒,防止肚腹受涼及感冒。

而要注意的是,生薑辛溫,不可一次食入過多;癰腫瘡癤、目赤內熱、便秘或痔瘡患者,不宜食用。爛姜中含有黃樟素,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從而誘發肝癌、食道癌等,因而也不宜食用。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