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夏季健康

啤酒營養豐富,含有麥芽糖、多種氨基酸和維生素,能增進食欲,幫助消化,生津止渴,消暑利尿。但是,啤酒中的酒精含量低,但終屬酒類,如過量飲用,積少成多,也會對大腦產生影響,也會引起酒精的慢性中毒;啤酒營養高,且營養成分容易被人體吸收,長期大量飲用,能使體內脂肪堆積,形成“將軍肚”;經常大量飲啤酒的人,其心肌組織中會出現脂肪細胞,心室體積擴大、心肌肥厚、心臟增大,即所謂的“啤酒心”。可見,“液體麵包”雖好,卻並非多多益善,貪杯者照樣會損害自己的健康,發生形形色色的“啤酒病”。

啤酒過敏:一些人飲啤酒後發生喉頭水腫、喘鳴以及口唇麻木、刺痛等症狀,這時往往認為是飲酒過量所至,是一種由於啤酒引起的過敏反應。“啤酒過敏”是新近發現的一種過敏症。儘管它沒有“牛奶過敏”等食物引起的過敏症那麼常見,但近些年來已出現了發病率增高的趨勢,而且,正因為不知道啤酒也可能導致過敏,患者本人和家人,甚至一些缺乏經驗的醫生,都會對突襲而來的種種嚴重的過敏反應不知所措。一名20歲的男子喝過啤酒後半小時就發生了舌頭腫大、假膜性喉頭炎進而昏厥。這種危及生命的過敏反應通常發生在某些人吃花生或貝殼類食物並飲啤酒之後。專家們建議啤酒愛好者在喝啤酒時最好避開上述兩種下酒菜。當你飲用啤酒時,如果發現喉頭水腫、喘鳴以及口唇麻木、刺痛等症狀應及時停止飲酒,並儘快到醫院檢查,以防因啤酒過敏引起危險。

啤酒心:在酒類飲料中,啤酒的酒精含量最少,一升啤酒的酒精含量相當於一兩多白酒的酒精含量,所以許多人把啤酒當作消暑飲料,一天喝上三五瓶。啤酒中含酒精雖少,但如果無節制地濫飲,體內累積的酒精就會損壞肝功能,增加腎臟的負擔,心肌組織也會出現脂肪細胞浸潤,使心肌功能減弱,引起心動過速;加上過量液體使血循環量增多而增加心臟負擔,致使心肌肥厚、心室體積擴大、心臟增大,形成“啤酒心”。

長此以往可致心力衰竭、心律紊亂等。
啤酒肚:由於啤酒營養豐富、產熱量大,所含營養成分大部分能被人體吸收,長期大量飲用會造成體內脂肪堆積,致使大腹便便,形成“啤酒肚”。

病人常伴有血脂、血壓升高。
結石和痛風:有關資料還表明,萎縮性胃炎、泌尿系統結石等患者,大量飲用啤酒會導致舊病復發或加重病情。

這是因為釀造啤酒的大麥芽汁中含有鈣、草酸、烏核?酸和嘌呤核?酸等,它們相互作用,能使人體中的尿酸量增加一倍多,不但促進膽腎結石形成,而且可誘發痛風症。
胃腸炎:大量飲用啤酒,使胃黏膜受損,造成胃炎和消化性潰瘍,出現上腹不適、食欲不振、腹脹和反酸等症狀。

許多人夏天喜歡喝冰鎮啤酒,入口溫度僅5℃~6℃可致胃腸道溫度下降,毛細血管收縮,會使消化功能下降,嚴重者可致痙攣性腹痛和寒冷性腹瀉。
鉛中毒:啤酒釀造原料中含有鉛,大量飲用後,血鉛含量升高,使人智力下降,反應遲鈍,嚴重者損害生殖系統,致性功能減退、陽痿等;老年易致老年性癡呆症。
癌症:多飲啤酒還會降低人體反應能力。美國癌症專家發現,大量飲啤酒的人患口腔癌和食道癌的危險性要比飲烈性酒的人高3倍;澳大利亞專家調查發現,每天飲5升以上啤酒的人最容易患直腸癌。

“啤酒病”重在預防,一旦得病,較難治療。所以應適量飲用,特別是冰鎮啤酒。那麼,一次飲用多少啤酒才算是適量呢?成人每次飲用量不宜超過300毫升(不足一易開罐),一天不超過500毫升(一瓶啤酒),每次飲用一二百毫升更為適宜。飲用啤酒最適宜的溫度在12—15℃,此時酒香和泡沫都處於最佳狀態,飲用時爽口感最為明顯。再者不宜與醃熏食品共餐,宜食水果及清淡菜肴。

季玉光

中醫認爲,暑爲夏季的主氣,暑爲陽邪,其性炎熱;暑性升散,易傷津耗氣;暑多夾濕。故暑邪爲患,可使人出現一系列生理變化,如體溫調節、水鹽代謝、消化和迴圈功能的改變等。由於生理功能的變化,勢必出現一系列病理變化,如出汗較多,可使體內丟失多量的水和電解質引起水鹽平衡紊亂;水溶性維生素也可隨著汗液排出;機體散熱,蛋白質分解也加速;出汗增多,胃腸道中消化液及酶分泌下降,胃腸蠕動減弱,消化功能下降,人們食欲也下降。因而,夏季養生呈現其特殊性。

祖國醫學中早就有“天人合一”、“天人相應”的養生學說,夏日的特點是“熱”,故應“涼”克之,以“清”驅之。夏日養生的關鍵在於“清”。

思想宜清靜:

夏日酷暑難耐,氣候濕熱,人們容易悶熱不安和困倦煩燥。所以,首先要將自己的思想平靜下來,所謂“心靜自然涼”即是此意,要神清氣和,切忌火燥脾氣,遇事要心態平和,不要一蹦三跳,防止火從內生;

飲食宜清淡:

炎夏的飲食應以清淡質軟易消化者爲主,少食脂厚味辛易上火的食物,多食味苦食物。清淡味苦食物能清熱、止汗、補液、開胃,多吃蔬菜、瓜果,既可滿足機體營養需求,又可預防中暑。主食應以稀爲主,還可適當增加一些清涼飲料;

居室宜清涼:

早晚室外氣溫低,可將門窗緊閉,拉好窗簾,陰涼的環境,可使人心神安定;

遊樂宜清幽:

炎夏不可遠足,但可就近探幽。早晨,陽光初照,空氣清新,可到草木茂盛的山水園林中散步;傍晚,夕陽西下,可到清風習習的湖河邊倘徉,涼風徐徐,可使你心如止水,神怡如夢,心情舒適,自然可暑熱頓消。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hno1-signoff

 

人之所以容易患感染性疾病,特別是被細菌這種小不點的微生物所輕易擊倒,很大程度上與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有關。所以當你得了感冒、肺炎等疾病去看醫生時,總會聽到 要加強鍛煉體格、攝取合式營養以增強抵抗力的忠告。

“免疫力”並不等於“抵抗力”。提高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可以降低對疾病的易感性,對免疫力而言,“調節”比“增強”更有科學性,免疫力太強也會導致病情更加嚴重。
 
免疫功能保持一個適度的穩定水準才是對人體健康有益的,免疫系統過強不行,過弱也不行。免疫功能底下,人體對病源的抵抗力不足。人體的免疫功能越強,反應越激烈,若免疫功能太強,或對外來抗原做出過激的反應,有時甚至比免疫功能低下更能危害人體健康。比如越來越多見的過敏性哮喘,急性病毒性肝炎、腎炎以及類風濕關節炎,還有青黴素皮試過敏導致的猝死等,都是由於機體免疫系統不適當地“奮起抗爭”引起病變的。這是由於自身免疫的識別能力出現缺陷,而導致的變態反應性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所以,那種動不動就注射免疫球蛋白、丙種球蛋白以企圖提高免疫力的做法,是嚴重違反人體健康規律的,最後弄巧成拙,得不償失。
 
實際上,人體的抵抗力來自於人體免疫功能的平衡,所以在人們日常生活中,必須加強對免疫系統的呵護和關心。這些措施是:

1、生活自律

避開對免疫系統可能造成嚴重破壞的致病因數,注意加強自我保護,特別是對愛滋病病毒、肝炎病毒、皰疹病毒提高警惕。通常,許多病毒都是通過血液途徑傳播感染的。因此,避免到街頭不潔攤點注射、拔牙、修腳、刮面,生活中做到嚴格自律。

2、均衡營養

因為免疫系統的活力需要足夠的能量才能維持,所以要提供給機體適度、均衡的營養。其中優質蛋白質、微量元素、各種維生素的作用尤其重要,必須全面加以補充。

3、淨化環境

要注意搞好環境保護,盡可能美化周圍環境,因為大氣污染、重金屬離子以及其他化學有毒物質,都是免疫系統的大敵。

4、忌防護過度

潔癖、過度保護對健康也不利,特別是兒童更是如此。因為接觸自然環境,適度與細菌等微生物打交道,可以鍛煉機體免疫系統的功能。如果整天呆在空調房間中,連泥土都不允許接觸,機體的免疫系統必然會因為無事可幹而逐漸退化,變得弱不禁風。

5、忌濫用藥物

如果不是十分必要,應堅決反對濫用藥物的行為,因為藥物對免疫系統的干擾最大。特別是要反對隨意服用激素類藥物和濫用免疫球蛋白的做法。即使用藥,最好也應採取口服方式,盡可能避免靜脈和肌肉注射。
 
宇光/ 季玉光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


 

a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