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更年期

情緒波動大? 小心更年期悄悄來報到!

年近50歲的孫媽媽,近期情緒起伏特別大。兒子下班回家後,因疲倦不小心打破一個杯子,明明是一件小事,卻讓她當場大發雷霆與兒子吵了起來。而當其他家人嗅到不對勁後,平日為了避免誤觸地雷,則是減少與孫媽媽的互動、敬而遠之,假日也常常藉故外出不在家。

想到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以及與家人關係的緊繃,常讓孫媽媽夜晚輾轉難眠。此外,在三更半夜時,她還會突地驚醒,發現自己衣服濕透、滿身是汗;又或者是心跳莫名加快,綜合以上因素也導致她睡也睡不好,無法擁有充足的休息。細心的大女兒,回娘家時觀察到愁眉不展的母親,懷疑種種症狀,可能是更年期導致,便鼓勵並陪同她一起就醫。診斷結果證實,困擾孫媽媽已久的,正是更年期在作祟!

停經非唯一指標 症狀因人而異

一般民眾對更年期普遍的認知,最大的指標就是「停經」。然而依據個人體質、生活習慣不同,月經來潮並不是唯一判斷依據。中山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郭安妮表示,更年期到來有跡可循,只是許多女性常常忽略而不自覺。常見的症狀有:睡眠品質降低、性衝動減少、膚質變差、情緒波動大等,導致女性身心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影響生活作息與生理機能。

飲食運動並重 人人可當美魔女

郭安妮醫師提醒,人們食用五穀雜糧,目的就是從中攝取營養,而不同年紀自然有不同需求。當更年期新陳代謝漸漸變慢,飲食上可做以下四方向的調整:

※ 食用低膽固醇食物

因女性賀爾蒙降低,避免更年期婦女發生心血管方面疾病。

※保護心血管食物

多吃新鮮而非加工的魚類,如:鮭魚、鯖魚等,保護心血管。

※ 抗氧化食物

攝取新鮮蔬果,補充維生素C、E,預防便秘,也能抗氧化。

※預防骨質疏鬆食物

補充鈣片,適量食用綠色蔬菜如:花椰菜、高麗菜、油菜等。

除上述建立正確飲食觀,減少身體負擔外,再搭配良好運動習慣,更能控制體重、預防三高,避免退化性關節炎等更年期症狀的不適。

更年期不是病! 必修共處課題

每位女性都會經歷更年期或輕或重的症狀,而這其實是一個自然必經的過程。許多女性由於長期擔任照顧者角色,習於付出,常忘了自己也是需要被照顧的。若能於更年期多加注意,未來的歲月就可以享有更舒適的生活。郭安妮醫師提醒,當症狀發作時,不妨好好靜下心,給予自己充裕的時間與空間,讓它緩和下來,找出與之共處的方式。

更年期並不是女性的大敵,而是提醒著我們身體的轉變。如同船隻正經過河流的彎道,需多費點時間與體力,但只要過了這階段,便能迎來嶄新的人生風景。對於更年期的保養,郭安妮醫師也有出版書籍,建議婦女要聰明養子宮,才能要美就美,要不痛就不痛。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不過是感冒咳嗽、怎麼就漏尿了?」「用力打個噴嚏,竟然會尿失禁?」「是因為年紀大了嗎?怎麼連走路走著走著,也會漏尿?」即便是在診間,女病人們也一樣問得很不好意思。55歲的陳女士已停經3年,最近開始出現頻尿情形,晚上也常常睡不好。咳嗽、打噴嚏、大笑或運動時,尿液都會不自主漏出,讓她感到非常困擾。

40歲以上女性 近2成發生尿失禁 依據國民健康署顯示,40歲以上女性19.2%的人近一年內有無法控制小便的情形,其中79.2%是在咳嗽、大笑、打噴嚏或腹部用力時發生,但只有17.7%的婦女尋求西醫治療。患尿失禁的婦女大部分選擇隱忍,以為是年紀到了就會發生的症狀,導致身心不適,嚴重甚至影響人際社交。 更年期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尿失禁發生原因是皮下負責支撐的結締組織逐漸退化,降低了道前壁的支撐力(膀胱前壁與尿道),因此發生骨盆腔脫垂與尿失禁,經歷過懷孕生產或骨盆腔大手術的婦女,也可能發生尿失禁。

尿失禁類型分3種: 造成尿失禁的原因有許多,應先了解致病因素再行治療。 1)應力性尿失禁 運動、咳嗽、笑、舉重物、跑步時,腹部壓力突然增高,尿液漏出。常發生在多產婦、停經後、肥胖及曾接受過骨盆腔腹部手術(如子宮全切除)的婦女身上,主因是骨盆底及尿道肌肉變鬆弛。 2)急迫性尿失禁 強烈尿意突然發生,無法憋住而造成尿液滲漏。常見於腦中風患者或老化,研究顯示,年紀愈大,罹患急迫性尿失禁的機率愈高。 3)滿溢性尿失禁 通常是因為神經病變(如糖尿病或骨盆腔手術後)造成膀胱長期無法排空,導致患者膀胱變大、缺乏收縮力,無意識到膀胱容量已接近滿溢程度而繼續儲尿,而發生尿失禁。常發生在罹患子宮頸癌,接受子宮根除性切除手術的婦女身上。

擺脫尿失禁、提升生活品質、找回自信: 1)生活規律、均衡飲食,避免不良習慣 均衡飲食,維持正常體重及排便習慣,避免導致腹部壓力的習慣,例如避免穿著過緊的衣服、過度運動、用力及憋尿。一想到「從現在開始不能去廁所了。」就會立刻想去。因此請保持隨時都可以如廁的輕鬆心情,就不需要跑廁所。

2)適當飲水及排尿習慣 避免膀胱過度擴張及小便太少,建議每小時飲用100至150cc或4小時不超過600cc,每天喝水量最好達到1500至2000cc。養成定期排尿的習慣,白天約2小時上廁所1次,一天約8至10次。夜間喝水不宜過量,以免影響睡眠品質。勿喝太多茶或咖啡這類含有咖啡因的飲料。

3)凱格爾運動及專業治療 尿失禁大多是骨盆腔、尿道、膀胱的肌肉及韌帶退化萎縮引起,可持續進行凱格爾運動,強化整體骨盆腔底肌肉強度,也可尋求專科醫師給予藥物、荷爾蒙或採用現代外科手術治療,幫助解決尿失禁困擾。 透過踮腳夾毛巾的動作,就能鍛鍊內收肌群,並刺激骨盆周邊肌肉與下腹內側的腹橫肌,除了提高基礎代謝、幫助消耗熱量以外,也有助改善年紀或生產造成的骨盆底肌衰弱,避免漏尿、子宮脫垂。

資料來源:http://www.uho.com.tw/hotnews.asp

(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女人想維持青春、不想讓更年期提早報到,就要多注意營養攝取。美國一項研究發現,女性飲食含豐富維生素D,有助延緩卵巢老化,更年期提早報到機率,也會下降17%。當鈣質攝取足夠,由於性荷爾蒙因素,更年期提早報到風險也會下降13%。

一般都是透過曬太陽,補充維生素D,除了曬太陽,含油脂魚類、蛋黃、一些營養強化穀類等,也都含有維生素D。上述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美國臨床營養學期刊〉(Americ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

更年期提早報到 身體容易出問題 根據統計,在台灣,女性卵巢早衰盛行率約1%-2%,在英國,大約每10名女性,就有一人更年期在45歲之前提早報到,女性更年期提早報到,不但受孕機率下降,罹患骨質疏鬆症、心臟病風險也會上升。

美國麻州大學、哈佛大學研究團隊分析116430筆女性健康資訊,資訊橫跨20年,其中2041名進入更年期的女性,更是重點,在研究期間,她們需要陸續、定期填寫飲食問卷,總共追蹤約5次。

攝取充足維生素D 更年期提早機率降17% 研究結果顯示,攝取最多維生素D的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風險下降了17%。飲食鈣質攝取量偏高的女性,提早進入更年期機率也下滑了13%,不過學者指出,可能因為牛奶含延緩更年期相關性荷爾蒙,因而出現這樣的結果。

研究首席作者亞莉珊卓拉‧普度-史密絲表示,更年期提早報到的人,不只容易得心血管疾病、失智症與骨質疏鬆症,甚至好幾年前就開始出現不孕症,舉例來說,一名女性在43歲進入更年期,這名女性可能在33歲便很難受孕、懷孕。

研究作者認為,醫界、學界一直想辦法,希望降低更年期提早報到風險,或許調整飲食,就能達到效果,女性或可透過飲食調整,避免更年期提前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