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更年期

一名52歲的女性患者,每天到了晚上入睡時,身體總是癢得不得了,感覺有蟲子在爬行的感覺,懷疑是蕁麻疹或是疥蟲感染,就醫檢查後,服用西藥治療仍然無效。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周宗翰醫師表示,其實這是很典型的更年期引起的搔癢。尤其是婦女到了更年期時,卵巢功能退化,女性荷爾蒙逐漸減少,因而出現了更年期症候群。而更年期後因女性荷爾蒙缺乏,進而對皮膚油脂腺的分泌及毛髮造成影響,女性皮膚不像男性油脂分泌較多,皮膚缺水又沒有油脂滋潤,便會出現明顯乾澀、乾癢,甚至起紅疹現象。膠原蛋白分泌減少也會造成肌膚塌陷。膠原蛋白能夠支撐皮膚,讓皮膚看起來水潤、晶瑩剔透,但隨著年齡增長,膠原蛋白老化及流失,都會直接反映在肌膚問題上,如果再加上更年期雌激素分泌不足,皮膚缺水老化就會加重搔癢的情形,特別是在夜晚會更嚴重。

周宗翰醫師解釋,依照《內經》中說,「女子七歲,腎氣盛,…,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沖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七七任脈虛,太沖脈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壞而無子」。中醫認為「腎虛」是導致本症的根本原因,臨床上認為最常見的是肝鬱加腎陰虛的體質,通常表現容易起伏不定、抑鬱、多怒、胸脅脹痛、失眠、心悸等肝鬱症狀,且伴隨著雜腰痠耳鳴、臉潮紅、口乾舌燥、盜汗、大便乾硬、舌質偏紅、苔少等症狀,俗稱「虛火」的腎陰虛體質,這種情形是夜間搔癢的高危險族群。

周宗翰醫師建議,女性年輕時就該重視月經的變化,這是更年期保養的關鍵,女性的月經一旦出現週期的前後不規則,經量的減少或過多,就應及時到調理避免影響日後更年期。

許多女性都以為更年期等於停經,常常以月經有無作為更年期的判斷準則,而忽略更年期的可能,誤判為其他疾病,所以始終找不出身體煩躁、睡不好、頭暈的起因。知名中醫師彭溫雅提醒,簡易判斷方式,首先判斷年紀,因為進入更年期年齡約45~55歲,其次不舒服的症狀持續多久,如果有煩躁、睡不好、憂鬱、煩悶等類似的症狀,建議尋求醫師進一步診斷。

頭暈起因複雜難辨 月經規律不代表沒有更年期

彭溫雅分享一位50歲病例,頭暈症狀明顯,前往腦神經內科診所抽血檢查,雖然血紅素值正常,卻找不出頭暈的起因,加上罹患地中海型貧血,原以為只是缺血頭暈,近半年發作頻率增高,頭暈到無法上班,沒想到竟是更年期。

彭溫雅指出,每個疾病背後都有原因,只是引起頭暈的成因複雜,不易辨別,與頭部、耳朵、眼睛視力不平衡,甚至腸胃有關,所以頭暈不只是單純的貧血問題,提醒民眾若有類似症狀,應立即就醫,千萬別延誤病情,病情嚴重耽誤愈久,治療成效愈低。

判斷更年期的兩項重要指標 檢驗濾泡成熟激素黃體成長激素

彭溫雅提醒,月經來不代表沒有更年期的問題,只是民眾容易有誤判,認為只要月經來了,就不可能是更年期。判別是否進入更年期,以中醫角度,更年期的荷爾蒙屬腎,除了鑑別診斷,也會搭配診斷數據看荷爾蒙的變化。西醫則會透過抽血,檢查女性荷爾蒙濃度是否下降到更年期的指數,比如日泡成熟激素(FSH)、黃體成熟激素(LH)為判斷的兩項重要指標,而卵子庫存數據(AMH)小於一以下為停經、更年期,正常數據AMH為二、三。

彭溫雅補充,少數特別的病人,西醫卵子庫存數值正常,仍伴隨不舒服的症狀,也有更年期的可能,若民眾有任何身體不適,建議尋求專業醫師進一步診斷,跟醫師討論適合的治療方式。

感到胸痛、胸悶、冒冷汗,都是心臟病的常見症狀,也是一般人的認知;若是發生在更年期婦女身上,症狀可能大不同。醫師指出,更年期女性的心臟病症狀較為非典型,包括牙痛、頭痛、失眠、噁心、嘔吐,都要特別留意。

2.3萬名女性 死於心血管疾病

根據105年國健署資料顯示,女性因高血壓、心臟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因素死亡者,高達2萬3800多名。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秘書長、馬偕醫院副院長葉宏一表示,尤其更年期女性荷爾蒙減少,會降低對心血管的保護,罹患心血管疾病風險大增。

女性易出現非典型症狀 要提高警覺

葉宏一秘書長提醒,女性發生心臟病容易出現非典型症狀,包括牙痛、頭痛、暈眩、失眠、噁心、嘔吐、腹痛、手臂疼痛、極度疲倦、食慾不振、焦慮、消化不良、呼吸急促等;若是有上述症狀,就應該提高警覺。

遠離三高定期量測 飲食少油鹽糖

葉宏一秘書長強調,心血管疾病具有性別差異,女性與男性出現的症狀不盡相同,建議45至55歲女性提高警覺,最好養成定期測量血壓、血糖及血脂的習慣,並且注意三高或家族性遺傳因子,日常飲食少油、少鹽、少糖,規律運動控制體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