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銀髮族若是發生跌倒意外,往往會影響健康至鉅,有人因此而造成骨折,更嚴重的可能撞到頭部造成腦震盪或是腦出血,進而增加死亡機率。雖然跌倒因素眾多,但是也別忽略藥物的副作用;藥劑師即提醒,容易讓人想睡覺、意識昏沉、肌肉無力的藥物,最容易讓銀髮族發生跌倒意外,家人要特別注意。

安眠鎮靜及肌肉鬆弛藥物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藥劑部藥師王怡青表示,尤其是安眠鎮靜及肌肉鬆弛藥物,因為會讓人想睡覺,老人家在服用這類藥物時,就很容易因為藥物副作用,進而發生跌倒意外;所以,在服用這類藥物後,不要頻繁走動,也應避免開車、操作機械等,以免發生危險。

利尿劑避免晚上服用

根據調查統計,銀髮族跌倒最常發生的地方之一就是家裡廁所!王怡青藥師指出,是有不少老人家是因為去上廁所時,就發生跌倒意外,而容易使老人家經常上廁所的利尿劑就會增加上廁所的頻率;因此,服用這類藥物應盡量避免晚上服用,以免夜晚需要一直起床上廁所。

藥袋標示加註「(跌)」,民眾要小心

此外,感冒藥、抗憂鬱劑、麻醉劑、鴉片類止痛劑、巴金森氏症藥物等,也有會有視力模糊及失憶等副作用,都有跌倒風險。而針對有跌倒風險藥物,通常都會在藥袋標示加註「(跌)」字樣,民眾就要特別小心。

加強室內照明及防滑措施

王怡青藥師進一步指出,老人家跌倒也不完全是藥物因素,還有其他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居家環境過於昏暗,尤其是最易發生跌倒的居家環境浴室,就應加強室內照明,以及防滑措施也應加強,如防滑墊、扶手等,以減少在浴室跌倒的機會。

思大夫今年七十有五,可看起來就象六十左右。當問及年輕的秘訣時,老人笑呵呵的說,要想年輕,就得和年輕人交朋友,始終使自己保持一顆童心。一些離退休老人,終日被失落感所困擾,甚至出現憂鬱、焦慮、煩躁、孤獨、失眠等抑鬱症狀。這些心理上的負性情緒,會明顯影響身體健康。英國老年醫學家在對早衰者的一次調查中發現,約有76%的早衰者在生理衰老之前,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心理衰老。由此專家認為,防止心理衰老對老年人的健康至關重要。而忘年交正是防止心理衰老的良方。忘年交就是忘記年齡、輩分、性別的一種與孩童、年輕人的一種高雅的社交往來,而且能使老年人收到忘記年齡、萌發童心的奇效。忘年交可採取以下方式進行。

1、身交:多與童年、青年人做朋友。友老人喜歡小孩的言談舉止,喜歡和小孩一起嬉戲玩耍,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是讓自己保持童心童趣的良方。老年人會從小孩的神態和言談舉止中,一次又一次地重溫童年的時光,使心靈上感到極大的快慰,因而對晚年生活產生一種珍惜感,珍惜這無限美好的“黃昏”,激發出積極向上的心理。孩子們的歡聲笑語使自己覺得年輕多了,這樣既能消除老年人的心理壓抑,又能驅散老年人的煩惱,減少孤獨和寂寞,增添興趣。

2、心交:常讀童話和寓言,置身于文章的情節之中,讀後會發現,一個簡單的童話和寓言極富哲理、幽默感。因此,經常閱讀童話書,不僅可使自己捕捉童年生活的興趣,而且還能培養情操、充實生活。有時在一樂一笑中,一切疲勞和煩惱均消除,使老年人對生活充滿信心,逐漸變得活潑開朗起來,從而有益於健康長壽。

3、神交:經常回憶童年往事。老年人隨著歲月的遞增與記憶力的消退,新的痕跡逐漸淡化消失,而最為清晰的記憶就是童年的光陰。經常追憶童年時代捉迷藏、放風箏或外出遊玩等各種趣事,追憶那逝去歲月中的生活。如果身體條件許可的話,還可回到童年時代居住、生活過的地方,故地重遊,可以使童心再度萌發。

總之,忘年交可對老年人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讓老年人達到“忘老”的境界,甚至出現“青春重返”的感覺。老年人通過這種心理暗示,會產生愉快、輕鬆、樂觀、充滿希望的情緒,增強腦力和體力勞動的效率和耐久力,使全身各系統生理功能調節在最佳水準上,保持整體的平衡,延緩衰老的進程。

韋辰/ 韓振奎

 

現代人重養生,不只年輕人愛運動,銀髮族也愛運動,甚至還會選擇上跑步機健身;不過,復健科醫師提醒,銀髮族在跑步機上運動的速度可不能和年輕人一樣,而且一定要有監測心跳的裝置,才能安全又安心的練習跑步。

跑步機也可以做為走步機使用

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硯農表示,通常銀髮族來診間接受跑步機訓練多是因為中風後,需要做肌力與心肺功能的訓練,這時就不能跑步而是要以走步為主,可從最低速度開始訓練;而且跑步機也可以做為走步機使用,差別主要在於速度。

運動速度以每分鐘心跳120下為宜

林硯農醫師指出,銀髮族想運動以走路比較適合,60歲以上,運動速度以每分鐘心跳有120下就可以了;所以,想要以跑步機來運動,就要選擇可以量心跳的跑步機,通常手抓住跑步機把手,就可以看到心律速度。

運動強度指標是看心跳

跑步機有最低限速裝置,調整到最低速度可以安全走步,大約是走路的速度,也可調整到快走速度;林硯農醫師進一步指出,跑步機訓練時的安全速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跳速,看運動強度的指標不是看速度,而是看心跳,跑越快心跳越快,但是每個人的體適能不同,心肺耐力也不同,每分鐘要心跳120下,對於體適能好的人,要跑很快才能達到,但是體適能不好的人,則跑很慢就能達到。

走步也可增加心肺功能與肌耐力

林硯農醫師強調,使用跑步機運動,健康人1小時大約可以走4公里,但是對於中風病人,則只能是健康人的二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甚至有人會使用枴杖,所以速度要很慢,也有病人則是需要吊起來走;至於銀髮族利用跑步機運動,也要看自己的健康狀況,尤其是有退化性膝關節者,就不適合跑,以走步也可增加心肺功能與肌耐力。

跑步機加裝安全插梢更安心

以跑步機訓練,當機器突然停止時,有可能會發生跌倒或是摔出去的現象;對此,除了要對機器多加熟悉之外,其實有些跑步機有加裝安全插梢,可以緊緊的別在跑者的身上,不容易鬆脫,進而可以保護跑者,也不致於在按了緊急停止按紐時,而發生危險。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