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王奶奶每周最期待參加社區健康促進課程,最近也獲頒「關懷天使」結訓證書。她說,每次上完後感覺很充實,不但獲得許多健康知識,現在成為失智症的關懷天使,可以用更多的愛心關懷周圍失智症的家屬、朋友。

健康促進課程

八里療養院附設中和職能治療所近期與大型住宅社區合作「健康活力老來寶」的課程,將過去辦理失智症瑞齡學堂的經驗推廣到社區。中和職能治療所職能治療師夏安婷指出,一系列課程總共有5大主題,包括日常生活習慣認識與建立、銀髮族飲食與健康、長者如何安全運動健身、關懷天使培訓,以及在社區可扮演的角色等。

培訓失智症關懷天使

夏安婷治療師表示,過去參加瑞齡學堂的學員主要為失智症患者,但社區有很多健康的銀髮族更需要被關心,透過培訓失智症關懷天使,建立正確的失智症預防與復健知識,讓更多長者關心彼此健康、生活更有品質。

提升長者自我價值感

八里療養院職能治療科主任張自強表示,希望透過有效整合式的社區關懷天使模式,擴大社區式的長照服務網,以及失智症社區照顧服務資源,提供長者更適切服務,增進獨立生活能力,讓長者找到自我價值感與需求性,活得更有價值且活得更健康。

 

出汗是人體的體溫調節方式。當我們覺得熱的時候,或者在做運動的過程中,出汗可以通過汗液的蒸發幫助機體把體溫降低到正常水準。但是,汗出得異常也不是件好事。祖國醫學早在3000年前就對汗液進行了論述。

從中醫角度來看,汗是津液的代謝產物,血汗同源,因此出汗過多,會耗氣,也會傷及津液而損於心血。

以下種種汗出異常,就是某些疾病在體表的表現。

1、多汗:有的人特別愛出汗,即使是在大冬天,手腳也總是濕乎乎的。像這樣出汗過多就是一種病態,叫多汗症。多汗症發病率很高。據研究,每500人中就有1人易患此病。也有研究稱,此病可能和基因有關,也就是說這種病有遺傳性,這就解釋了為什麼西方人有這種病的人更多,因為基因決定了他們的汗腺比東方人發達。出汗是由交感神經系統控制的。人體的汗腺多達500萬個,其中2/3的汗腺分佈在手掌,所以緊張的時候手心容易出汗。專家認為,多汗症的主要原因可能是交感神經過度興奮導致汗腺分泌過剩。
2、自汗:即平時容易出汗,活動後更厲害,常伴有精神疲憊、肢體乏力、氣短怕風等症狀,這多半因為衛氣虛弱、體表不固所致,應益氣固表。
3、盜汗:即入睡後汗出,醒來就汗止,常常伴有五心煩熱、兩顴潮紅、失眠、口乾咽燥等症狀,大多是由於陰虛內熱、陰津外泄而為汗,應滋陰清熱。
4、冷汗:每當人在生病、受驚嚇,或心緒格外緊張、生理心理功能失常時會不斷地排出大量淡而無味的汗,觸之發涼。出汗後常有心有餘悸之感。
5、粘汗:汁出粘膩,發稠發熱,系重感冒或其他病症高燒,服用解熱退燒藥後的一種病汗。此種汗表明身有濕熱不清,需通腠通去濕熱,方可痊癒。
6、黃汗:汁色變黃,似黃裱紙色,多因大汗後冷水沖浴,寒濕之邪入內,或因寒濕鬱遏肌膚腠理之間,導致汗液疏泄失常,汗中尿素等含量增多。
7、血汗:又名紅汗、肌衄。汗液淡紅,如洗肉水樣。中醫認為,凡氣血、陰陽偏盛或偏衰,肝火旺盛和陽衰不能固表者,每致汗液變紅。現代醫學認為和內分泌功能紊亂有一定關係。
8、鼻汗:每在情緒激動、精神緊張、工作勞累、講話過多時排汗,汗液自鼻樑及鼻翼兩側滲出,緩緩淌下,汗珠晶瑩可見。病變見於肺氣宣蕭失常,多見於肺虛病人。
9、額汗:汗出局限於頭額部,甚至汗如蒸籠熱氣,故有“蒸籠頭”的俗稱中醫認為,頭為諸陽之會、精明之府,外感六淫,臟腑內傷者,均可引起頭額汗。
10、半邊頭汗:整個頭部以鼻中分成兩半,一半頭出汗另一半頭滴汗皆無。此系因大病後夫妻同房,陰陽雙虧而寒阻經絡百會穴。
11、半邊身汗:指半邊身體多汗,而另半身無汗或汗出甚微。多因氣血不足內阻經絡所致,每常見於青年人高血壓腦病、腎性高血症、中風、半身不遂、截癱等患者。
12、勞心汗:系指心窩部和兩乳房中間部位多汗,而其他部位無汗或汗出甚微,多因憂、思、驚、恐過分而傷及心脾所致,以至心不主血,脾不統血而胸汗涔涔。常見於勞心過度的知識份子。
13、手足汗:中醫認為脾主四肢,凡脾胃濕熱內蒸不宣、血虛、陽虧、中陽不足,均可導致手足多汗。嚴重的無論寒暑,手足汗均多。
14、會陰汗:汗出局限於會限和外生殖器部位,凡濕熱下注,腎陽虛衰,均可導致會陰部有異味汗出。女青年如患有外陰瘙癢症、陰道炎等婦科病,亦可出現有異味的會陰汗。
15、腋臭汗:汗臭如狐騷氣味,夏天出汗多時味更濃烈,這是因為分佈於腋窩、腿腋等處的大汗腺分泌異常所致。多見於青、中年,女性多於男性,尤以青春期姑娘更多見。
16、焦味汗:汗出津津,綿綿不斷,散發出一股糊焦潔或燃煤味。重者焦味很濃,可刺激周圍人打噴嚏、流清涕。此症局限于青年男性,系因手淫過頻,或經常夢遺滑精,又不注意清洗會陰者。

此外,高燒病人的戰汗,手術或女姓分娩後的虛汗,生命垂危、彌留之際的脫汗,都是不同病變或不正常的奇汗。遇有上述種種汗出異常之症,不可盲目斂汗、止汗。既不要背上思想包袱,又不可掉以輕心,應以“治病必求其本”為原則,及時到當地醫院,請醫生辨症施冶,以使疾病早日康復和恢復正常的排汗功能。
 
韋辰/ 韓振奎

人生,可以愈老愈有味!為了讓更多人「懂老」、「防老」,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與董氏基金會邀請四位名人,包括兩位前衛生署署長楊志良、葉金川、資深藝人譚艾珍及合隆毛廠總裁陳焜耀,在台北光點與現場多位超過70歲的長輩們,一起分享自己的老年生活。

度過「好玩」的餘生 越活越精彩

主辦此次活動的寶佳公益慈善基金會董事長賴進祥表示,為了幫助年老長輩,走出憂鬱症的陰影,當自己的主人,過悠閒的日子。今年特別結合董氏基金會,共同推動「老而無憂,老而自得:老年人憂鬱症防治宣導計畫」。

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以大家熟知的孫叔(孫越)為例,告訴每個人學習永遠不會晚,不要嫌老沒用,當年紀漸長,就要懂得接受生命,度過「好玩」的餘生,去享受人生,讓生命豐富而沒有遺憾。

高齡只是一種心態 還有很多理想可做

「老了,不代表『廢了』!」現任台灣高齡化政策暨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同時也是前衛生署長的楊志良則認為,高齡其實是一種心態而已。目前臺灣65歲以上的老人約300萬,推估有近8成可以活到70歲;約6成可活到80歲;另外25%可活到90歲高齡。

其中65~74歲的人之中,有92%的人生活可完全自理;75~84歲的人中,有80%可活動自如;到了85歲以上,還有高達5成的人可以自理生活。楊志良說,老年人的自理能力並不低,每個人都要思考如何讓自己年老時,依舊能快樂、有尊嚴的過生活。

有夢想、活得快樂 人生沒有缺憾

因此到了老年,一樣可以有夢想,而且可以活得更快樂!65歲時,葉金川在自己的生日做了一件瘋狂的事,就是跑到紐西蘭玩高空跳傘,他還列出了人生夢想清單,他覺得夢是什麼不重要,不一定每一件都能完成,但只要能完成其中一件,就有價值,而且想到就做,人生才沒有缺憾。他鼓勵老年長者可以繼續工作,或許不一定留在原職場、原職位,但可多從事在地的旅遊、休閒、健康、養生、文藝等服務性消費,並幫助年輕人。

圖片

高齡化社會來臨 長壽是必然現象

高齡化的社會來臨,長壽是一個必然的現象,多數60~65歲的長者,不認為自己是老人,因為上面還有80~90歲的父母要照顧,但照顧年長者是學問,也不容易,譚艾珍以過去照護兩個失智症家屬的經驗分享,她認為,面對照顧別人前,自己要先學會「輕鬆」面對,雖然要把自己當成外人,來面對熟悉卻失序的家人,對很多人來說並不容易,但是如果能放下包袱,「輕鬆看待」就可以解決很多情緒上的困擾。她也特別呼籲老年人,保持赤子之心,觀照自己的身心靈健康,希望自己未來不要被長照。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