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每天生活中有許多日常活動,增加些小技巧,可以提升身體功能及生活樂趣,還能強化身體的平衡力、肌力、柔軟度或心肺耐力等。「動動生活」手冊,教導長者可以透過平時身體活動,預防或減緩隨年齡增長導致體力和身體功能衰退。

「影音」運動手冊 貼近長輩的生活

王英偉署長表示,手冊中的29個動作如伸展、坐姿伸展、吃飯、曬衣服、提物、站姿、從高處拿物品、園藝澆花;外出購物、走路、爬樓梯、等公車等,除了以圖示增加民眾了解外,民眾只要掃描圖片旁的QR code,即可看到影片示範動作;同時製作各15分鐘之國、臺語影片,免費提供民眾下載使用。

「動動生活」手冊內容包括自我健康的檢視、活動強度與注意事項,以及操作安全。鼓勵長者從日常生活多多活動及注意安全,使能維持及提升其獨立自主的生活能力。台灣職能治療協會張玲慧理事長及蔡宜蓉老師提醒民眾,每天坐著看電視4小時,比坐著2小時得到心血管疾病多80%的機率;身體活動不足,罹患心血管疾病、乳癌、大腸癌、高血壓、呼吸系統問題等疾病機率都會增高。

5簡單動作做好 長者智慧更健康

平時輕度(如洗碗、燙衣服、用洗衣機洗衣服、澆花等)和中度費力(如煮飯、拖地、購物提東西、散步等)的日常家事,最好都要自己做。操作時一定要注意環境安全,如光線明亮、通風、地面平穩、乾燥、防滑,加強訓練時要穿合腳的平底鞋等,並適當補充水分。

1.看電視時將遙控器放在高處,要使用遙控器就會起身動一動,並舉手伸展,訓練身體與手臂柔軟度與肌肉力量。

2.可一邊看電視做「微蹲」,蹲越久越好。也可以輪流將一隻腳伸直,維持伸直的姿勢越久越好,訓練雙腳柔軟度與肌肉力量。

3.吃飯的時候,你可以將菜放在比手伸直再遠一點的距離,或手向前伸直夾菜,維持動作10~30秒,菜越遠、拿久一點,這個動作可以訓練身體柔軟度,訓練身體與手臂肌肉力量。

4.外出至社區超市購物時帶購物袋,可鍛鍊手肌肉和核心肌群的肌耐力。

5.在等待公車的時候,雙腳可併攏,身體挺直,儘量保持平衡、不要左右晃動,接下來,踮腳尖、或翹腳尖站立。訓練站立平衡、核心肌群。

「我的健康讚」平台 更多健康促進活動

國內外研究發現,融入生活中的健康功能促進活動,長者可以透過規律的身體活動、均衡飲食和預防保健維持健康。國健署鼓勵長者,可依自己身體狀況和體力先自我評估,先從「基礎版」動作開始,長者透過日常活動來訓練平衡力、肌力等獲得改善時,則可以「進階版」動作逐項增加活動強度和時間,並將每日活動做紀錄,維持每次至少10分鐘以上,累積每週做150分鐘中強度之運動量,促進健康,增加參與社區活動,維持健康的老年生活。

(「動動生活」手冊,由國民健康署、高雄醫學大學職能治療學系蔡宜蓉助理教授,及台灣職能治療學會張玲慧副教授團隊共同編製 ; 王英偉 - 國民健康署署長)

現代人重養生,不只年輕人愛運動,銀髮族也愛運動,甚至還會選擇上跑步機健身;不過,復健科醫師提醒,銀髮族在跑步機上運動的速度可不能和年輕人一樣,而且一定要有監測心跳的裝置,才能安全又安心的練習跑步。

跑步機也可以做為走步機使用

萬芳醫院復健醫學部主治醫師林硯農表示,通常銀髮族來診間接受跑步機訓練多是因為中風後,需要做肌力與心肺功能的訓練,這時就不能跑步而是要以走步為主,可從最低速度開始訓練;而且跑步機也可以做為走步機使用,差別主要在於速度。

運動速度以每分鐘心跳120下為宜

林硯農醫師指出,銀髮族想運動以走路比較適合,60歲以上,運動速度以每分鐘心跳有120下就可以了;所以,想要以跑步機來運動,就要選擇可以量心跳的跑步機,通常手抓住跑步機把手,就可以看到心律速度。

運動強度指標是看心跳

跑步機有最低限速裝置,調整到最低速度可以安全走步,大約是走路的速度,也可調整到快走速度;林硯農醫師進一步指出,跑步機訓練時的安全速度不重要,重要的是心跳速,看運動強度的指標不是看速度,而是看心跳,跑越快心跳越快,但是每個人的體適能不同,心肺耐力也不同,每分鐘要心跳120下,對於體適能好的人,要跑很快才能達到,但是體適能不好的人,則跑很慢就能達到。

走步也可增加心肺功能與肌耐力

林硯農醫師強調,使用跑步機運動,健康人1小時大約可以走4公里,但是對於中風病人,則只能是健康人的二分之一或是三分之一,甚至有人會使用枴杖,所以速度要很慢,也有病人則是需要吊起來走;至於銀髮族利用跑步機運動,也要看自己的健康狀況,尤其是有退化性膝關節者,就不適合跑,以走步也可增加心肺功能與肌耐力。

跑步機加裝安全插梢更安心

以跑步機訓練,當機器突然停止時,有可能會發生跌倒或是摔出去的現象;對此,除了要對機器多加熟悉之外,其實有些跑步機有加裝安全插梢,可以緊緊的別在跑者的身上,不容易鬆脫,進而可以保護跑者,也不致於在按了緊急停止按紐時,而發生危險。

口腔與牙齒是人體重要器官,隨著年齡的增加,身體功能退化,衍生的問題有口腔組織的老化、牙齒的磨耗、牙周病的惡化、牙根齲齒的增加、唾液分泌減少而導致口臭等,皆容易造成長者無法順利的咀嚼、吞嚥,容易導致營養不良,增加罹患慢性病的風險,不僅增加社會成本,更直接影響老人生活品質,對健康和生命有嚴重的威脅。

一口好牙活到老 身體健康無煩惱

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2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結果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缺牙比率高達89.6%;而臺北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陳日生也表示,臺北市65歲以上長者定期看牙比率僅佔33.2%。

病從口入! 護牙可維持身體健康

口腔衛生跟全身健康息息相關,一旦細菌從口腔進入血液,它就能進入身體的任何地方,都可能造成感染。口腔健康受影響,輕則影響生活品質,重則引發人體多種系統性疾病,老年人若能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免疫系統也正常,如此才能維持自己口腔及身體健康,達成健康老化之目的。

餐前做「健口操」 老而不掉牙

臺北市牙醫師公會特別顧問、台灣口腔衛生學會理事長張進順指出,「健口操」透過按摩、輕拍或運動以提升長者的口腔機能,包括臉部及臉頰的體操、舌頭的體操、發音練習、唾液腺的按摩及吞嚥練習等,可加強長者攝食時的吞嚥機能,及預防窒息、誤嚥,甚至吸入性肺炎等,還能享受美食,預防營養不良。

口腔衛生服務隊帶動唱! 提升長者學習意願

臺北市牙醫公會為提升老年人口腔健康,拍攝「活力健口操」宣導影片,以生動活潑的方式,介紹健口操的重要性,吸引老年人觀看影片。並與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結合,至長者共餐據點推廣「健口操」,由大學學生團體組成「口腔衛生服務隊」現場帶動,以提高學習意願。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