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白內障不只會造成失明,還可能增加失智風險!根據台北榮總眼科部與神經內科部共同研究發現,台灣七十歲以上白內障患者,曾接受手術治療者,相較於未接受治療的患者,在日後罹患老年失智症的機率減少了百分之二十三;由此可見,罹患白內障的老人,最好還是要積極接受治療。

白內障是失明最主要的原因,全球失明者約兩億八千萬人口,其中百分之五十一是由白內障所引起的。台北榮總眼科部青光眼科主任劉瑞玲表示,由於白內障是一種自然老化的現象,隨著年紀增長、身體老化,造成視力逐漸模糊、畏光等現象,嚴重者甚至會失明。有些年長者因怕麻煩、不願依賴家人又不想帶給家人困擾,漸漸地越來越封閉、退縮,而這些原因,都是使老年失智的因素。

劉瑞玲主任指出,白內障患者只要接受治療,不僅能夠大幅降低罹患老年失智症的風險,還能重見光明,維持日常生活。近年來,白內障手術已進化到飛秒雷射新境界。所謂飛秒雷射,是指以精準且客製化的雷射光掃描,執行白內障手術中有關切割的步驟,此技術可說是「無刀手術」的新紀元,可惜的是,此治療項目尚未列入健保,需自費。

劉瑞玲主任說,對於白內障病人,飛秒雷射手術好處有三:

一、雷射切割的傷口邊緣平整、癒合速度快,降低手術感染的風險。

二、維持術後人工水晶體的穩定性。

三、對眼角膜的傷害較小,術後視力復原較快。

 

老幼共學起步走 失智長者樂得笑呵呵

為防治失智症,花蓮慈濟醫院輕安居推動「老幼共學」課程,邀請花蓮大愛幼兒園與平均年逾七十歲的長者,一起透過互動遊戲進行職能治療與物理治療,不僅可訓練認知功能延緩退化,長者與孩子也能放鬆遊戲,「返老還童」找回童心。

大手拉小手 笑聲不斷

「每個小朋友都要給兩個阿公阿嬤,大大的擁抱喔!」帶著可愛青蛙帽的小朋友,來到了輕安居,陪著老人又唱又跳,小朋友還與白髮蒼蒼高齡七、八十歲的阿公、阿嬤玩起了「捏麻吉」遊戲,大手拉著小手,再獻上大大的擁抱;還有奶奶迫不及待要將準備好了小禮物要送給小朋友,讓阿公阿嬤們眼角的皺紋都堆了起來,各個臉上洋溢著笑容,樂得笑呵呵!

除了唱唱跳跳外,小朋友與長者在職能治療師與物理治療師的陪伴下,一起進行復健運動,從健身操運動,到撲克牌、拼積木、畫圖遊戲等益智活動,長者看到如同家中孫子一般年紀的孩子,臉上不禁流露開心、疼愛的表情,小朋友們與長者閒話家常,長輩們笑聲不斷,連做起健康操都特別邁力。

專業量身訂做遊戲包

花蓮慈濟醫院失智共同照護中心主任張幸齡表示,失智長輩喜好不同,需要的認知刺激也不一樣,透過專業評估後給予量身定做的遊戲包,有適當的認知或肢體活動設計,有人愛畫畫寫書法、有人愛做手工藝,甚至有長輩喜愛運動,還會帶動長輩唱唱跳跳。

激發長者學習動力

「讓老人家從小朋友身上得到生命力,更能激發長者的學習動力。」張幸齡主任表示,孩子的加入不僅讓輕安居的環境變得更有活力,也讓失智長者產生了不同變化。與孩子玩的不亦樂乎的梅貴奶奶,有機會和孩子聊天、畫畫,讓她期待到校和孩子讀書、一起遊戲,在活動結束後她表示:「他們就像我的孫子,給我很大的快樂」。

促進世代間的了解與尊重

「長者和孩子們的相處,本來是日常生活中一件很自然的事。」張幸齡主任說,「不幸的是,我們卻因為長者罹患疾病,而剝奪這樣的相處方式」。小孩子在接受長者教導時,也學習到生命的關懷和體貼。花蓮大愛幼兒園園長賴秋香表示,當孩子放學回到社區時,會自然宣導「長者」、「失智症」等正面訊息,促進不同世代間的了解與尊重。

神經退化性、血管性皆為造成失智症兩大元凶

你對失智症了解多少?失智症大致分為神經退化性及血管性二類。神經退化性失智症以阿茲海默症最常見;另因腦中風或慢性腦血管病變,造成腦部血液循環不良,導致腦細胞死亡造成智力減退的血管性失智症,是造成失智症的第二大原因。因此,預防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罹患失智症的風險。

國健署提供健康五招助遠離失智症

依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資料顯示,全球每3秒鐘就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9月為國際失智症月,國際失智症協會特別串連全世界71個國家的失智症協會及失智症患者、家屬共同響應失智症宣導活動。國民健康署王英偉署長提醒,預防失智可以從健康生活做起;王英偉提供民眾健康五招,遠離失智症,也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第一招、戒菸

據研究顯示,吸菸者相較於未吸菸者罹患失智症的風險增加1.27倍。戒菸除對身體的好處很多,亦可降低認知退化的可能。

第二招、多運動

研究發現高強度活動量可以降低38%認知退化風險,而中度活動量也可以降低35%認知風險。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成人每週從事中度的身體活動至少150分鐘,每次10分鐘,分段累積身體活動量,達到微流汗程度,即為中度身體活動,皆有助於健康。

第三招、維持健康體重

研究顯示,中年時期體重過重相較於正常體重者發生失智症風險的相關風險高1.26倍,而中年肥胖者相較於正常體重者,患有失智症相關風險為1.64倍。民眾可透過維持正常體位(18.5≦BMI≦24)的方式,降低失智症風險。

第四招、均衡飲食

健康飲食型態,如地中海飲食、得舒飲食、日式飲食等,皆與降低罹患失智症的危險性有關。國民健康署建議攝取多樣化的蔬果,使用天然調味料、低鹽,搭配全穀、堅果;肉類以攝取魚、雞肉等白肉為主,並均衡攝取6大類食物。

第五招、不過量飲酒

研究顯示酒精的攝取與失智症的風險有關,建議長者不可過量飲酒。

注意失智症病兆早期發現可緩惡化

國民健康署提醒,若家中長輩出現疑似失智症症狀影響到生活,應立即至醫療院所進行完整檢查和診斷。如需要協助,可撥打失智症關懷專線0800-474-580,亦可透過國民健康署網站查詢。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