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高齡化社會來臨,容易好發於老年人的失智症也日益增加;精神科醫師提醒,若是家中老人家經常掉東西,甚至還懷疑東西是被人偷走時,就有可能是失智症前兆,最好是帶其就醫診治,以免病況更加嚴重。

民國120年 每100人中就有2位失智者

銀髮族罹患失智症的問題不容小覷!根據衛生福利部委託台灣失智症協會所做的調查結果顯示,台灣65歲以上老人己超過300萬人,其中輕微認知障礙有56萬多人;105年底,國內失智人口已超過26萬人,也就是在台灣每100人中,即有1人有失智症,而到了民國120年,失智人口逾46萬人,屆時每100位台灣人,就有2位失智者。

忘東忘西、脾氣變差、常遺失證件、疑心、迷路

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老年精神科醫師沈政男表示,失智症是認知功能慢性退化的疾病,最常見的初期症狀就是做過的事很容易忘記,而且脾氣會變差,也常會遺失證件,或是經常找不到東西,但又懷疑東西是被人偷走,也很容易找不到路,容易迷路,這些都是失智症前兆。

不但有居家治療 還有日間病房

沈政男醫師指出,門診中失智症病人輕中重度都有,因此在照護失智症病人需要有很多措施;主要是門診,若是在家中不方便就醫,也有居家治療,至於已達中度失智症,甚至有日間病房可以照護,而有短暫的病情不穩定時,還有短期急性病房。而且失智症的照護,除了要注重老人家的生命經驗與個人特質,也要關注生活照顧、情緒與行為問題的處理。

沒有接受治療 會造成生活功能減退

由於失智症多好發於7、80歲老大人,以致家人多會以為只是年記大了,而不以為意,但這卻會使得失智症沒有正確接受治療,進而造成日常生活功能減退,並會出現很多情緒與行為問題,而導致難以照顧。沈政男醫師進一步指出,失智症有可以防止退化的藥物,還有人會有情緒不穩定或是失眠等症狀,其實都可以用藥治療來改善。若是家中老大人有失智症前兆,最好是能及早帶其就醫診治。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全球每3秒就多一名失智症患者,在國內平均1天新增3名患者。預防失智該怎麼做?專家建議,多動腦、運動有助腦部活化,例如桌遊、太極拳都不錯;日常飲食應多蔬果、少紅肉,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

全球3秒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

根據國際失智症協會全球失智症報告顯示,全球平均每3秒新增一名失智症患者。天主教失智老人基金會執行長鄧世雄指出,失智症造成社會及家庭的嚴重負擔,如何活躍老化及延緩失智是全球重視的議題。

全台失智人口約26萬人

鄧世雄執行長表示,國內65歲以上長者為4.97%,推估全台失智總人口約26萬人,平均每1天新增3名患者的速度急遽攀升中,而台北市 65歲以上長者罹患失智症約有2萬人,建議透過健康飲食及健康生活型態來預防。

腦部活化可預防失智

鄧世雄執行長舉例,桌遊活動有助於長者腦部活化及減緩老化;太極拳運動能改善靈活度、平衡感及肌耐力;日常飲食以清淡口味,多吃大量蔬果、全穀類、魚肉,少紅肉,以及適量紅酒(一天一小杯大約110cc),有助預防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