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銀髮生活

台灣失智症協會邱銘章理事長表示,早期失智症外觀與一般人無異,但在記憶力、方向感、語言、個性及行為上會有些改變,家人或親友需細心觀察,若發現家中長輩出現失智症早期徵兆,須盡快尋求醫療及相關資源的協助。

一名失智症患者家屬表示,太太以前很愛打麻將,某天卻不再出門打牌,詢問太太卻只得到一句「我不想打了」,直到問了太太牌友後,才知道原來是太太的牌技變差,遭牌友們嫌棄;之後太太陸續出現煮菜忘了調味、認不得朋友,甚至連十多萬的鑽戒都會忘記放在哪裡等等症狀。直到後來就醫檢查,才知道太太罹患失智症。事後他反省,認為自己當時不該常罵患者糊塗。

邱銘章指出,失智症患者的社交語言是最晚喪失的,在與患者對話時,患者會裝沒事,回答閃爍其詞、模稜兩可,此時家屬或親友需反覆詳細詢問,來做確認。邱銘章進一步提醒,不要罵患者「你怎麼什麼都不會?」、「說過幾百次了怎麼都不記得?」等話語,這樣不止會傷了患者的自尊,也會傷害彼此間的關係,所以一定要留意患者細微的改變,及早接受治療。

民眾若有失智症相關問題,可撥打台北市衛生局失智症關懷專線1999轉5880,其他地區民眾亦可撥打0800-474-580全台服務專線,歡迎民眾多加使用。

日本一項研究發現,每天血壓值如果都不太一樣,忽高忽低,且不太穩定,出現失智症、阿茲海默症風險就會比較高。

血壓變化劇烈 較容易出現失智症 這項研究成果已發表於線上版〈循環〉(Circulation)醫學期刊,研究數據多來自居家血壓量測。研究顯示,當一個人每天收縮壓起起伏伏,出現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機率就會是每天血壓穩定者兩倍之多。研究也發現,這些人罹患血管性失智症機率更是血壓穩定者近三倍之多。

研究對象 含括上千人 研究中,共有一千六百多名60歲以上日本男女參與研究計畫,這些人剛開始都沒有失智症,但血壓正常,高血壓族群都含括其中,約4成民眾需要服用降血壓藥,受試民眾每天早上量三次血壓,連續一個月追蹤每天血壓變化。

在測量居家血壓當月,研究人員為這些民眾進行記憶力、思考力測試,以了解是否有失智症跡象。研究人員也檢視他們的醫療紀錄是否有中風病史。經過5年追蹤,共有134人出現阿茲海默症、47人出現血管性失智症。

血壓維持穩定 或可預防失智症 研究首席作者日本九州大學神經精神病學助理教授小原知之表示,研究發現,每天血壓值變動差異甚大,很可能是血管性失智症、阿茲海默症等所有失智症重要風險因子。無論參與研究民眾是血壓正常,或有高血壓問題,只要每天血壓波動劇烈,就會與失智症產生關聯性。不過血壓波動較大時,如果想辦法讓血壓維持穩定,或許有助預防失智症。

這項研究只發現血壓變化與失智症有關,並沒有證實兩者有因果關係。小原知之認為,每天在家量血壓,可能非常重要,不過未來還需要多做研究,才能了解每天血壓變化是否為未來失智症指標,或者這項指標是否可以用來幫助預防失智症。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72歲江老太太平時活動自如,原本腦力僅有些自然的退化,生活均能自理,但是最近三個月以來,家人發現她走路越來越慢,步伐變小也比較不穩。同時,頻尿症狀嚴重而且容易尿急,甚至有時來不及到廁所就尿在褲子上了,記憶力的退步也更明顯了,談話應答的反應也慢了許多,家人以為是罹患失智症便帶她就醫。經由神經內科醫師的評估,懷疑江老太太是罹患了常壓性水腦症,透過腦部電腦斷層證實了診斷,經轉診到神經外科進行腦室-腹腔分流手術後,走路和尿失禁明顯進步了,記憶力也有所改善。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外科李建勳醫師表示,常壓性水腦症好發於老人,是由於腦中的腦脊髓液積聚過多導致腦室擴大,造成神經的損傷,表現出來的典型症狀包括行走困難、尿失禁與失智。這三個症狀分開來看,常會被歸因於自然老化而忽略了就醫。由於老人家也可能同時罹患多種疾病,診斷上有時相當困難,需要與腰椎退化疾病、巴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症或自然腦部退化作鑑別診斷。腦部的影像檢查(如: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可以協助診斷,但有時還需要由腰椎引流腦脊髓液來判斷是否手術治療會有幫助。 常壓性水腦症的標準治療是經腦部進行腦室-腹腔分流手術,分流量的多寡由植入的控制閥決定。手術後需要注意有無傷口感染、分流量過少過多的問題。分流量如果過少,症狀無法進步;分流量過多則可能導致腦塌陷出血,出現頭暈頭痛、意識變化、昏睡或同側手腳無力等的症狀。近年也有新的手術方式不經腦部,而是經由腰椎進行分流。 李建勳醫師指出,常壓性水腦症若能正確地早期診斷,經過分流手術後,症狀有機會改善。但若失智情況已屬嚴重,或是影像檢查發現腦部結構已明顯退化者,治療的效果恐怕不理想。因此,家中長者若同時合併上述症狀,宜盡早尋求醫師專業意見,避免錯失治療時機。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