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中醫療法

皮膚搔癢難耐 恐是異位性皮膚炎導致

一名14歲蔡小弟,從小就罹患異位性皮膚炎,時常搔癢難耐,皮膚甚至已成苔蘚化暗沉,近來因課業壓力大,不管使用外擦藥物或是服用類固醇,仍未改善症狀,甚至因抓破傷口導致感染,雖曾就醫施打抗生素治療,但出院後,蔡小弟卻因皮膚問題不想上學,後來赴醫院中醫科就診,採換膚方早晚服用,並搭配科學中藥黃連解毒湯治療,兩週後傷口抓傷部分減少,三個月後,蔡小弟也不需再服用類固醇,目前已恢復日常生活,並持續接受門診追蹤。

換膚方治皮膚炎 發揮抗過敏功效

在傳統中醫上,異位性皮膚炎與濕邪相關,屬於濕瘡、四彎風、血風瘡的範疇,尤其換季影響,恐使病患病情加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指出,因師承上海派中醫外科朱士宗,所獨創換膚方,透過蒼朮、藿香等藥材,幫助患者的脾胃代謝掉身體的濕邪,另外換膚方中的黃芩、苦參等,也能有效發揮抗過敏、抗感染功效。

平時多保濕 生活避免過敏原 

謝旭東醫師進一步說明,出現異位性皮膚炎時,生活上一定要多加注意,包括應隨時注重保濕,像是每天喝足水分、選擇保濕效果佳的沐浴乳且最好每天早晚各擦一次乳液,保持皮膚溼度,另外,若容易因環境過敏原而誘發病症,除了家中環境應定期打掃,外出時應配戴口罩,飲食上,像是帶殼類海鮮、牛奶或雞蛋等,可能誘發過敏原的食物,也應避免攝取。

把握黃金治療期 有效治癒異位性皮膚炎

異位性皮膚炎在七歲前屬於發病高峰期,但同樣也是黃金治療期,若能把握早期治療,到青春期就有機會能夠痊癒;謝旭東醫師呼籲,因此若有任何疑似異位性皮膚炎症狀出現時,應盡快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介入治療,避免因延誤就醫,反使症狀加劇,影響一輩子皮膚。

冬季天氣濕冷,許多體寒者都會覺得,衣服穿再多都暖不起來。依中醫理論,正是因為體內的濕氣太重,若這時,加上外來的「外邪」濕氣,就會讓身體更加的畏寒!

周宗翰,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表示,針對怕寒的體質者,冬天裡可用暖水袋溫暖小腹,加強小腹保暖,或者溫水坐浴,加上敲打身體大腿外側的膽經,與內側的肝經,都可以促進血液循環,除了可保持身體溫暖外,還可消除身體組織間水腫,有加速新陳代謝的作用。

周宗翰醫師說,用溫水泡浴是最方便的方法,每天晚上用40~42℃左右的溫水泡浴,加上20分鐘左右的敲打大腿與小腿,可以起到促進下半身血液流通的作用,可以有效的改善肥胖,小腹的深處內部是人體任脈、沖脈、督脈的起源之地,又可以暖身,對身體的好處極多。

而且,男女生殖能力,與這三條經脈(任脈、沖脈、督脈)的氣血通暢有著莫大關係,而下半身也是肝膽經絡循行的部位,可讓氣血暢通、暖身,身體排除毒素的能力增加,消耗的熱量也會變多,體重也會跟著下降,剛好適合「吃多、睡多、增胖多」的春節。

關於食補方面,中醫師徐仁德建議,冬季寒氣當令,飲食宜溫暖,忌寒涼。應多吃高熱量、高蛋白食物,如牛肉、羊肉、雞肉、牛奶、雞蛋等,但不可多吃燻烤煎及辛辣物品,火鍋也不可多吃。要喝淡紅茶,適量喝點紅葡萄酒。不喝冷飲料,以免傷害脾胃消化功能,或引起腸胃病復發。

 

凍瘡是冬季常見的皮膚病,若能在夏季提前預防,冬季就可免卻凍瘡之苦,現介紹幾則凍瘡夏治方,供選用。

  1. 鮮芝麻葉適量,放在生過凍瘡的部位,用手來回揉搓20分鐘左右,讓汁液留在皮膚上,1小時後再洗去,每日1次,連續1周。
  2. 吃西瓜時,將西瓜皮適當留得厚一些,形成白中稍帶紅的樣子,用它輕輕揉搓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次3分鐘,每日1次,連續1周。
  3. 紅辣椒10克,去子切碎,放入白酒60毫升中浸泡7天,再加樟腦3克搖勻,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4. 生薑60克,搗爛,加入白酒100毫升,浸泡3天即成。使用時用消毒棉簽沾藥液外搽生過凍瘡的部位,每日2次,連續1周。
  5. 白茄根60克,花椒10克,水煎熏洗易患凍瘡處,每日1次,每次10-30分鐘,1日1劑,連續1周。

上述幾法,任選1種,連續5-7天,即可有效地預防凍瘡發生。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 * 相 關 報 導 只 供 作 本 網 上 雜 誌 的 讀 者 用 作 參 考 及 增 進 一 些 健 康 及 進 補 資 訊 為 目 的,此 報 導 均 有 時 間 上 及 因 應 個 人 體 質 接 受 上 的 限 制 ,若 引 用 任 何 文 章 內 容 引 起 任 何 不適 請 速 與 你 相 熟 醫 師 聯 絡 及 診 斷; 若 本 文 對 任 何 公 司 或 個 人 構 成 任 何 商 業 影 響 或 金錢 上 損 失 , 恕 與 本 網 站 無 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