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須知

海洋和河溪水質翾?

水質污染的禿害。如海水污染物,會使泳客感到不適,此外亦會導致海洋生物污染或死亡,並使海水散發難?的氣味。香港(如世界其他大城市)正在致力改善水質。本地的水污染源來自人類的棄置物、工業和禽畜飼養場,當局正推行多項計劃減少污染重。與此同時,我們亦不為餘力地保護偏遠地區的潔淨水源不致污染。

環保署監察所得的數據顯示,香港的水質近年已略有改善,但情況尚未達到理想,特別是海灣內海維港的水質更值得關注。未來香港人口將持續大幅增長,在這個地少人多的都市,水污染問題必會日趨嚴重。

有關香港水質的詳細資料,請瀿覽泳灘水質 | 海水水質  | 河溪水質

漸入佳境

圖片環保署定下了周全的計劃改善香港水質,這套計劃還忖得不俗的成果。在2005年,本港共有34個泳灘到水質指標,比較1995年的24個顯著增加。至於水質欠佳或極差的河溪監測站亦從1988年的52%下?至近年的15%以下。

此外,有毒金屬排放重亦明顯下,1993年毿日排放重為7,000公斤,2000年則為2,000公斤。為處理維港一帶的污水問題所進行的 「淨化海港計劃」 第一期已於2001年底完成並投入服務。目前維港一帶的污水, 其中75%經收集後進行化學處理,維港海水的溶解氧因而平均上昇約10%, 其他主要污染物亦普遍有所下降。

改善環境

作為香港社會一份子,食肆和工廠濱主應盡一分力,自律守法,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有關環保法例的指引和良好作業手法的詳細資料,請瀿覽指引與心考資料


資料來源:香港一環境保護署

 

心血管、腦血管和惡性腫瘤是最易導致死亡的三種慢性疾病,而它們的發生均與膳食結構不合理有關。諸如“早餐牛奶加雞蛋,晚餐吃菜不吃飯;豬肉幾乎天天見,營養補充吃藥片。”的現象在城市上班族尤其在白領一族中相當普遍。殊不知,這些不良現象正在成為 危害我們身體健康的隱形殺手。

1、牛奶加雞蛋與吃菜不吃飯:

如今越來越多的都市人卻對米、面等“敬而遠之”。據調查,與上個世紀80年代相比,城市居民的糧食攝入量減少了25個百分點。許多人為了健身和減肥,每天攝入的糧食男性僅約300克,女性只有200克,甚至150克。這與營養學要求的成年男性500克、女性400克的標準相差甚遠。主食越吃越少源於人們對膳食結構的誤解,以為多吃主食會發胖,而多吃蛋白質則有益健康。

事實上,目前城市居民膳食中的優質蛋白已經足夠了。但人們還是對大豆蛋白等趨之若鶩,殊不知,過多攝入蛋白質反而會加重腎臟負擔。

2、豬肉幾乎天天見:

與飯量減小相伴的是大油大肉的增加。調查發現,如今都市人對動物性食品和油脂的攝入量比20年前分別增加了1.5倍和0.8倍,其中畜肉增加了1.08倍,乳及乳製品增加了5.06倍。這種主副食搭配錯誤的危害有目共睹。更值得注意的是,在不少城市居民的餐桌上,豬肉幾乎天天可見,而雞、鴨、魚、羊、牛等其他畜禽肉則屬“偶爾露崢嶸”的點綴。市場調查。豬肉攝入量占蛋白質攝入總量的64%以上。這一司空見慣的飲食習慣已經被海內外營養專家視為中國膳食結構的最大弊端。我們知道,豬肉的脂肪含量很高,是牛肉的2.8倍、雞肉的2.2倍,不飽和脂肪酸卻顯著低於雞、鴨、兔肉。豬肉吃得太多,導致脂肪熱能不斷增加,超過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占熱能食物總比重30%的限制。

值得注意的是:豬肉在餐桌上穩固的“主角”地位已是導致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冠心病和大腸癌、乳腺癌等令人痛苦和困惑的“富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3、營養補充吃藥片:

講究養身之道的大有人在,但對營養知識的一知半解和道?塗?卻導致了在營養保健方面步入誤區,營養過剩與營養缺乏並存的現象經常出現。從理論上說,人體所需的營養素主要來源於食物,只要做到均衡營養、平衡膳食,也就無需刻意補充微量營養素。但在生活中,平衡膳食、均衡營養卻難以實現,特別是微量營養素在膳食中往往不足,於是靠吃藥片補充多元微量營養素便成為現代人的一種養身時尚,但在實踐中卻又容易犯似是而非的錯誤。有一位小姐,平常就很講究膳食營養,對各種進口或國產的營養補充劑來者不拒,結果營養嚴重超標反而得了糖尿病。這個事例是令人震驚的。因此,對營養補充劑必須瞭解清楚,一定要按說明書或遵照醫囑服用,千萬不可過量,也不能同時服用不同品牌而含有相同營養素的產品。

服用營養補充劑時,千萬不要忘了加上膳食中的營養量,兩者相加不超過最大限量才會有益健康。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人類身體中的水份差不多佔90%有多,而體內水份會隨年齡老化漸漸減少;嬰兒時體內水份若有9成多,但五六十歲後則會減至6~7成左右,切記多飲水。

健康飲水式

真正有效的飲水方法,是指一口氣(或一次過)將一整杯水(約200-250毫升)喝完為止,這樣才可令身體真正吸收使用。當然,所謂一次過飲水並非一定要一口氣喝完。如果只隨便喝一兩口來「止渴」,對身體根本無濟於事。

飲好水

盡量避免常飲蒸餾水(一般蒸餾水的水性太酸,容易傷害身體,對腎臟較弱的人士則更為不利),可選擇優質的礦泉水。如可以的話,飲用鹼性水對人體最有利;否則,在家用濾水器過濾後煮熟再喝亦無不可。總的來說,如沒選擇,飲比不飲好!!

飲暖水

夏日炎炎,很多人都會選擇飲冰水,又或特意在水中加冰飲用。其實冰水對胃臟功能不利,飲和暖開水更為有益,因為這特別有助身體吸收使用,更有助腸胃消化。

空腹飲水

當然,飲水隨時都可以,口渴時才飲用往往只能解渴,未能濟事。有效的飲水方法乃在空腹時飲用,水會直接從消化管道中流通,被身體吸收;吃飽後才飲水,對身體健康所起的作用比不上空腹飲水好,試試看吧!

能放能收

上班一族常常會因工作關係疏忽了飲水,又或者為了避免「借尿」小休的猜疑而寧願不喝水;在此特別奉勸各位朋友切勿以「常去廁所」為理由而避免喝水。長此下去,膀胱和腎都會受損害,容易引起腰酸背痛。只要慢慢養成飲水習慣,膀胱接收慣了,上廁所的頻率自然也漸漸減少。但每天喝八杯水,上廁所七至八次亦屬正常,是新陳代謝必須的更替。

飲水時間表

有規律地為身體加添水份絕對百利而無一害,很多人會投訴一日飲八杯水很困難,以下詳列飲水時間表作參考:

  • 早上起床:兩杯 (非常重要!身體排污靠晒佢!)
  • 10:30am:一杯
  • 午飯前: 一杯
  • 3:00pm:一杯
  • 5:00pm:一杯
  • 晚飯前:一杯
  • 睡前一小時:一杯

切記飲水之道,並不在乎滿足喉乾頸渴,口乾時才喝一口水根本毫不濟事。水之於身體,就好像氧氣般重要。給身體喝水,是延年益壽的不二法門;給身體喝水,是亮麗皮膚的基本原則。為了健康,為了美,水,又那有不喝的道理呢?

 

hno1-sign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