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須知

近幾年來,毒米、毒麵、毒水餃、毒油不斷擁現,加上"三鹿"奶粉事件
的引發,鬧得國內國外市場人心惶惶,與此同時,中國農產品、食品的
出口也因衛生問題,而出現了一些被出口國退貨現象......食品安全,

何時才可真正安全?

食品是人們生活的最基本必需品,每個人要生存、生活下去,就離不開食品。正是由於食品市場潛力巨大,近幾年中國食品加工業獲得了空前發展,各種新型食品層出不窮。每天只要你打開電視,翻看報紙,你都可以看到大量各種各樣的食品廣告。隨意走上街頭,不論是在商場、超市乃至街攤,食品都是他們的主角。那麼,這些食品品質到底怎麼樣呢?

食品安全問題頻現

最近一個時期,食品品質問題頻頻見諸於報端。從劣質火腿腸到各種方便食品,甚至人們每天要飲用的牛奶,都出現了安全問題。這不禁使廣大消費者心存疑慮,我們身邊還有安全食品嗎?

其實,談起食品安全問題,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是食品本身的營養價值和品質問題,我們所關心的也通常是這方面的。食品變質、食品達不到各種營養技術指標等等,這些問題只要我們有關部門加強監管,還是能夠控制的。但食品安全的另一個方面,卻被人們忽略了。那就是食品在生產、加工、運輸、儲存、銷售過程中人為改變其天然、純潔而產生的安全問題。事實上,正是這方面的問題更加影響到人們的身體健康。

譬如食品生產環節。許多農作物大量使用農藥,在消滅病蟲害的同時,卻將農藥殘留在糧食、水果、蔬菜以內,實際上這部分食品已經被污染。筆者曾在農民的一個菜園裏親眼看到,農民們在把劇毒農藥"1605"澆在韭菜上,據說這樣澆過的韭菜不僅不生害蟲,而且生長期短,長得又粗又壯,幾天就可以長一茬,從而相應地提高了經濟效益。但試想,如果人們食用這樣蔬菜,怎能對身體有利?在城市蔬菜市場上就出現過這樣的新鮮事情:有的消費者購買蔬菜時,專挑有蟲子的買,而那些沒有蟲子、乾乾淨淨的蔬菜卻受到冷落,這是一個叫人聽起來有點心酸的笑話。除此之外,過量使用化肥、使用催長素、催熟劑等,也會通過食物的攝入,影響到人體健康。比如一些不法廠商在飼料中加入"瘦肉精",以提高豬的瘦肉率的違法事件,引起了社會上的震驚。何謂"瘦肉精"?化學上又稱( 鹽酸克侖特羅 ),這種物質滯留在豬肉內,只有在172攝氏度以上的高溫才會分解,人攝取一定量就會中毒,出現嘔吐、腹瀉、心跳過速和神經紊亂等症狀,嚴重的會危急生命。這就是一種典型的人為利用添加劑,形成有毒食品的典型案例。

在食品加工環節,問題同樣不少

1) 大的有三鹿嬰幼兒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引發的"腎結石嬰兒"事件;
2) 山西發生的用工業酒精兌成白酒,造成人們飲用後死亡事件;
3) 廣東發生的用工業油對大米拋光上臘,製成有毒大米事件;
4) 石家莊發生的使用泔水油製作油炸食品事件,件件觸目驚心。
5) 小的像用工業油冒沖食用油,在食品、飲料中濫用色素、防腐劑等等,都不同程度的對人體健康造成威脅。

最近,食品市場在"瘦肉精"事件尚未平息之時,"注水牛肉"又響警報。據介紹,東北市場上不斷出現注水牛肉,個別不法分子利用小型水泵或注射器為牛肉注水。由於牛肉纖維組織豐富,比較"吃"水,150公斤左右牛肉約可注水25-50公斤。按目前市場價估算,每頭牛可非法獲利200-500元。更為惡劣的是,執法人員還發現有些人竟往牛肉裏注雨水。更有甚者,把明膠注入牛肉。據說,這樣的牛肉看上去肉質鮮嫩,反而更容易讓顧客誤認為是好牛肉。此外,食品運輸、儲存、銷售環節也存在著食品污染、變質問題。比如不少中小城市,人們早點習慣在街上、食品攤上食用,而這些地攤普遍衛生條件較差,食品防蠅、防塵條件不足,這同樣也給食品安全埋下了隱患。當前,食品安全問題已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街頭巷議,媒體曝光,人們在對食品安全劃上一個大大問號的同時,也在渴望著健康食品的出現。

關鍵在於監管

日前,在北京召開的食品安全高層研討會上,有關專家指出,從目前統計的數字看,中國每年食物中毒報告例約為2至4萬人,但這個數位尚不到實際數位發生數的十分之一,也就是說中國每年食物中毒例數至少在20至40萬人。同時,近幾年來,毒米、毒面、毒油、毒奶粉幾乎年年"出事",在國內市場人心惶惶的同時,中國農產品、食品的出口也因衛生問題而出現了一些被出口國退貨的現象。近十年來,中國的肉類產量越來越大,但出口卻沒有同步增長,甚至一些主要品種還不斷下降。可以說,食品安全不僅關係到人們的身心健康,而且還關係到中國經濟的發展,那麼怎麼才能確保食品的安全呢?

食品安全的關鍵在於立法

目前我國在食品立法上還比較落後,標準體系也不盡完善。雖然《食品衛生法》在食品的若干生產、銷售環節做了不少規定,但不少標準制約性已經不強,已不能適應當前食品市場治理整頓的需要。

對食品安全問題必須痛下決心。這其中應有兩個方面:

一) 對食品品質控制標準應相應的提高。比如,我國現行的《食品衛生法》,對104種農藥在糧食、水果、蔬菜、食用油、肉、蛋、水產品等45種食品中規定了允許殘留量,共含291個指標。而國際食品法典,對176種農藥在375種食品中規定了2439條農藥最高殘留標準,可見我國的食品標準制定工作應進一步完善。對老百姓特別關注的常用食品品質問題,應該採取一些果斷措施,比如,禁止在牛奶、奶製品、肉製品、豆製品、面製品、水產品中濫用添加劑;加強對畜、禽、蛋、肉、水產品等生產的監控,提高上市的食品品質;整頓牛奶市場,提高乳製品品質;加強蔬菜、食用菌農藥殘留檢測等等,都應該以立法的形式明確下來,這才是老百姓真正渴望的大實事、大好事。

二) 對食品市場治理整頓應痛下狠手,從源頭抓起。各職能部門如工商、衛生、技術監督等部門應真正負起責任,不能等事件出來以後再課以重罰,而應防患於未然。譬如困擾許多中小城市的城市早點、地攤問題應堅決退路進場,相應的提高其衛生監管標準,包括消毒、防疫等方面,這是一個牽涉千家萬戶的大課題,只能嚴,不能寬。如果我們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一難題,人們的身體健康將受到更多的損害。


綠色消費浮出水面

隨著經濟發展,人們生活水準的進一步提高,人們關心更多的不再是把肚子吃飽,而是吃好,吃出健康來。這樣,綠色食品也就自然而然的浮出水面。何謂綠色食品?綠色食品就是在食品生產、加工等諸環節,未被污染的、有助於公眾健康的綠色產品。當前,我們在綠色食品消費方面還比較落後,綠色食品生產量很小,人們的綠色消費意識不足。對此,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有責任、有義務把綠色食品消費作為一件大事抓。

要對有能力的企業,用優惠的政策支援他們開辦綠色加工基地,要在城市開辦一批綠色食品商場,真正使綠色食品消費在我國儘快形成氣候,以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保證國民的身體健康。

作為一個消費者,也應該擦亮眼睛,把好"入口"。比如購買食品,應該選用正規商場和市場的產品,不要貪小便宜,隨意在街頭小攤上購買,以免上當;要選購名牌或比較規範企業的品牌食品,尤其對有綠色食品標誌的要作為首選;選購食品、飲料時,不能一味貪色貪味,如過白的麵粉、饅頭、麵條,有可能用了過量的增白劑,應謹慎選購;蔬菜最好挑選帶皮和包心的。對有葉蔬菜,則要一洗、二泡、三燙,只要經過處理,一般可去掉80%以上的殘留農藥。

(王志振)

海洋和河溪水質翾?

水質污染的禿害。如海水污染物,會使泳客感到不適,此外亦會導致海洋生物污染或死亡,並使海水散發難?的氣味。香港(如世界其他大城市)正在致力改善水質。本地的水污染源來自人類的棄置物、工業和禽畜飼養場,當局正推行多項計劃減少污染重。與此同時,我們亦不為餘力地保護偏遠地區的潔淨水源不致污染。

環保署監察所得的數據顯示,香港的水質近年已略有改善,但情況尚未達到理想,特別是海灣內海維港的水質更值得關注。未來香港人口將持續大幅增長,在這個地少人多的都市,水污染問題必會日趨嚴重。

有關香港水質的詳細資料,請瀿覽泳灘水質 | 海水水質  | 河溪水質

漸入佳境

圖片環保署定下了周全的計劃改善香港水質,這套計劃還忖得不俗的成果。在2005年,本港共有34個泳灘到水質指標,比較1995年的24個顯著增加。至於水質欠佳或極差的河溪監測站亦從1988年的52%下?至近年的15%以下。

此外,有毒金屬排放重亦明顯下,1993年毿日排放重為7,000公斤,2000年則為2,000公斤。為處理維港一帶的污水問題所進行的 「淨化海港計劃」 第一期已於2001年底完成並投入服務。目前維港一帶的污水, 其中75%經收集後進行化學處理,維港海水的溶解氧因而平均上昇約10%, 其他主要污染物亦普遍有所下降。

改善環境

作為香港社會一份子,食肆和工廠濱主應盡一分力,自律守法,為環境保護作出貢獻。有關環保法例的指引和良好作業手法的詳細資料,請瀿覽指引與心考資料


資料來源:香港一環境保護署

 

天氣漸熱,人們常感覺到虛煩燥火,食欲不振,口幹口渴,而西洋參補氣養陰,清火除煩,養胃生津,爲夏季補益佳品。

西洋參,又名洋參、花旗參,爲五加科植物西洋參的根,主産於美國、法國、加拿大,我國亦有栽培。中醫認爲,西洋參性苦、微甘而寒,入心、肺、腎經,有補肺降火,養胃生津之功。《本草從新》言其:“補肺降火,上津液,除煩倦,虛而有火者相宜。”《醫學衷中參西錄》言其:“性涼而補,凡欲用人參而不受人參之溫者,皆可以此代之。”藥理研究表明,洋參主要成份爲人參甙類,又含揮發油、樹脂及18種氨基酸,有鎮靜大腦作用,對生命中樞有中度的興奮作用。凡虛煩燥火、咽痛失音、倦怠乏力、咳嗽喘促、胃燥津傷、咽幹口渴以及煙酒過多、食欲不振等,皆可用之。

有趣的是,名爲“西洋參”,而最青睞它的卻是亞洲人,尤其是在香港,每年消耗的西洋參數量竟占世界總產量的一半以上,食法也多種多樣,炎炎夏日,燉上一煲西洋參雞湯,慢慢品嘗,可謂藥食相宜,爲人間一大快事。現介紹幾種服食方法,供選用。

  1. 含化法:將無皮西洋參放在飯鍋內蒸一下,使其軟化,然後用刀將其切爲薄片備用,每次口含1片,每天用量2-4克。

  2. 沖粉法:將本品研爲細粉狀,每次5克,用紗布或濾紙包好,放入沸水中沖泡後代茶飲服。

  3. 燉服法:將原皮西洋參切片,每天2-5克放入瓷碗內,加適量水浸泡3-5小時,再將碗密封,放入鍋中蒸20-30分鐘,早飯前半小時服用。

  4. 蒸法:將本品研成細粉狀,每次用1個雞蛋拌入本品5克,蒸熟後服食。

  5. 將原皮西洋參切成薄片,做菜湯時每次放入5克共煮,湯、藥同食,每日1次。

  6. 煮粥法:取大米50克,煮爲稀粥,待熟後加入西洋參粉5克,再煮一、二沸即成,每日1次,作早餐服食。

  7. 泡酒法:取本品30克,加米酒500克浸泡7日後飲服,每日2次,每次空腹飲20-50毫升。酒盡再續,至味盡後取參咀嚼服食。

進食西洋參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服時不宜飲茶,因茶中含有鞣酸,能與西洋參的有效成分結合使吸收下降;二是服後不宜吃蘿蔔,因蘿蔔是破氣的,而西洋參是補氣的;三是畏寒肢冷、腹瀉、胃有寒濕、舌苔膩濁者不宜選用。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hno1-signo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