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飲食須知

醫學研究表明,鈣與鋅是兒童生長發育不可缺少的營養素,而夏季又是兒童易造成體內鈣鋅丟失與不足的季節,因此,入夏後要注意給兒童補鈣鋅。

有關調查資料表明,我國中小學生中缺鋅缺鈣者高達40-60%,而營養學家認?,兒童補鈣鋅最好跟著季節走。因?,夏季兒童戶外活動的時間要比冬春季節長,日照機會多,這樣,人體內所含的7-脫氫膽固醇經紫外光照射後可轉變?維生素D3,由於體內合成內源性維生素D過多,削弱了腎對鈣的再吸收作用,致使尿鈣排出增多,容易造成體內鈣缺乏。加上夏季天氣炎熱,兒童生長發育迅速,活動量大,汗出增多,排尿增加,致使體內鈣鋅等微量元素丟失過多。另外,夏季小兒喜食冷飲,致使主食量減少,而夏季飲食多偏素食,加劇兒童體內鈣與鋅的攝取不足。

兒童缺鈣,可影響神經、肌肉的正常功能,且易患小兒佝僂病、軟骨病等;兒童缺鋅,可導致多系統的功能紊亂,如厭食、異食癖、免疫功能低下、生長發育緩慢、尤其是男孩青春期後,將發生第二性征不明顯症狀,嚴重者可喪失生殖機能。

因此,兒童夏季應多吃一些富含鋅、鈣的食物,努力糾正偏食,排除不良飲食習慣,以攝取足夠的鈣與鋅,使兒童身心健康地成長。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盛夏季節,氣候炎熱,喝上一杯冷飲,頓覺涼徹心底,暑氣全消,但對小兒來說,則不宜多飲,以免危害身體健康。概括起來,冷飲危害小兒身體健康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容易引起小兒缺鈣性疾病:目前市場上出售的各種類型的汽水,可口可樂等清涼飲料,大多是由小蘇打、枸椽酸、糖精、香精和色素等配成,大量飲用這類飲料,其中的枸椽酸能與人體內的鈣離子結合,形成枸椽酸鈣,使血液中鈣離子的濃度下降而發生缺鈣現象,容易?生佝僂病、小兒缺鈣性抽搐等,從而危害小兒身體健康。

2、容易影響胃腸的消化吸收:夏季出汗較多,流經胃腸的血液減少,大量進食冷飲,會降低胃腸道的溫度,使流經胃腸的血液更少,胃液和消化液的分泌降低,影響胃腸對營養物的消化吸收;冷飲中含有大量糖份,兒童大量飲冷飲會影響兒童的正常進食,使營養物的來源和吸收減少。

3、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夏季胃腸消化液分泌減少,過食冷飲,會沖淡胃液和消化液,影響胃酸的殺菌力和消化力,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系統疾病。若進食了不潔的或過期腐敗變質的冷飲,還會發生急性胃腸炎或細菌性痢疾等,甚至會危及兒童生命。

4、容易引起小兒腸套疊:嬰幼兒腸管相對較成人長,腸系膜也較長,腸管活動度大,過食冷飲,可導致腸道平滑肌的持續痙攣和腸蠕動增強,容易造成小腸套入小腸,或小腸套入大腸而發生腸套疊,輕者可出現小兒陣發性腹痛,吵鬧不安,嘔吐,腹部包塊,粘液性血便,重者可因腸管缺血性壞死而引起腸穿孔,彌漫性腹膜炎,感染中毒性休克而死亡。

5、容易引起上呼吸道疾病:小兒咽喉部粘膜細嫩,血管豐富,小兒過食冷飲,會使局部毛細血管收縮,血流減少,抵抗力降低,各種細菌、病毒便會乘虛而入,引起急性咽喉炎,扁桃體炎,支氣管炎,等;過食冷飲還會導致水濕停聚,濕聚則易生痰,這也是有些小兒久咳不愈的原因之一。

湖北遠安縣中醫院 主任醫師 胡獻國

***免責聲明:相關資訊只供讀者認知及參考。***

國內新冠肺炎疫情嚴峻,旅遊、聚餐等社交活動等都逐步關閉,雖然大家都知道少吃多動是減重的最高原則,但是,飢餓感無疑是最大的阻礙者,不少人開始煩惱起這幾個星期宅在家養出的幸福肥;可以不挨餓,也能越吃越瘦嗎?

減重不挨餓  拒絕含糖冷飲為首要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科主任林杏純認為,想要不挨餓,又能順利減重有幾個重點,首先是要拒絕含糖冷飲的誘惑,再來就是挑對食物、控制份量、吃對順序。

林杏純表示,很多人抗拒不了冷飲的誘惑,各式含糖冰飲藏著看不見的熱量,是頭號瘦身殺手,尤其是含有精緻糖的飲料更要注意,舉凡像是紅糖、白糖、黑糖、砂糖、冰糖、蜂蜜等,都是屬於額外添加的糖分,跟奶製品中的天然乳糖與水果中的天然果糖相比,這些額外添加的精緻糖,無形中就容易讓熱量爆表,尤其有減重需求的人,更要養成喝水解渴的習慣,對減重才有幫助。

負卡路里食物 從纖維質高、熱量低的下手

針對傳言中,有助於越吃越瘦的「負卡路里」食物,包括小黃瓜、牛番茄、花椰菜、芹菜、羽衣甘藍等,林杏純分析,這些被提及的食材共同特性,第一是纖維質含量較豐富,不僅能增加飽足感與降低飢餓感之外,纖維質還能延緩體內醣類被吸收、影響脂肪的合成,幫助穩定血糖,同時提升身體的代謝速度。

第二個特色就是熱量普遍都比較低,蔬菜的熱量一份才25大卡,相較於水果一份就有60卡,屬於蔬菜類的牛番茄就很適合作為瘦身菜單的選項,熱量會比水果類的小番茄(即聖女番茄與澄蜜香)來得低,差別在於甜度;由此可見,即使是天然水果的果糖,也不能肆無忌憚的攝取,或是只吃水果瘦身都行不通,尤其是有血糖控制需求的人,水果攝取更需要控制份量。

維持代謝率 增加阻力運動有幫助

坊間很多人會採用比較極端的方式,例如斷食、無澱粉減肥法,但是,太嚴格限制熱量的攝取,會減慢身體的基礎代謝率,反而不利減重。林杏純解釋,有些人會用斷食法減重失敗的原因就在「不進食」,腺體就不會分泌,身體也不會消化吸收,連帶的整個基礎代謝率就會變慢,所以,即使是減重期,也一定要好好吃三餐,選擇熱量比較低的食物均衡攝取營養素,再依照本身BMI值決定減重目標。

一般想要維持體重的人,每日所需要的熱量約為每公斤體重乘以25~30大卡,有減重需求的人可再扣掉500~1000大卡,即為一日所需熱量,若能搭配運動會更好,一定能逐漸看到減重成效;若希望提高基礎代謝率,可以試著加入一些阻力運動,也就是利用負重、彈力帶來增加肌力訓練,例如舉啞鈴、伏地挺身等,運動除了可促進腸胃蠕動外,也能幫助肌肉建構得更好,對基礎代謝率也有助益。

澱粉不能禁 飲食順序要這樣吃

想擊退防疫胖,林杏純建議,可優先選擇纖維質含量高、飽足感高的食物開始吃,不僅降低進食量,還可降低飲食中的油脂吸收。此外,吃飯之前可以先喝點水或清淡的湯品緩緩飢餓感,再從低熱量富含纖維質的蔬菜類開始吃以增加飽足感,最後才是蛋白質與全榖雜糧類,食量自然就會減少。

林杏純特別強調,很多人為了減肥幾乎不吃主食類的澱粉,就要當心減重不成反而影響健康了,因為三大營養素中的醣類,是負責提供人體所需熱量,必須從全榖雜糧類中攝取,一旦每日所需的熱量來源不夠,身體就會把蛋白質轉變成熱量消耗,那麼肌肉需要的蛋白質就會被分解成熱量供身體使用,使得建構肌肉所需的蛋白質不夠;若是為了瘦身不碰任何的碳水化合物,連帶的反而會增加肌肉耗損,進而影響基礎代謝率,不見得對減重有利。

(文章授權提供/常春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