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眠

兩 成 患 者 無 法 上 班

香 港 人 長 期 失 眠 的 情 況 相 當 普 遍 ; 一 間 藥 廠 委 託 在 香 港 進 行 的 調 查 顯 示 , 約 百 分 之 十 六 被 訪 者 受 長 期 失 眠 困 擾 , 該 項 調 查 去 年 底 訪 問 一 千 二 百 人 , 當 中 一 百 八 十 人 有 長 期 失 眠 症 狀 , 包 括 一 星 期 至 少 三 日 難 以 入 睡 , 或 突 然 醒 來 後 無 法 再 睡 等 。 以 此 類 推 全 港 共 有 逾 一 百 萬 人 , 即 六 人 中 便 有 一 人 經 常 失 眠。

長 期 失 眠 影 響 生 活

長 期 失 眠 令 患 者 生 活 及 工 作 受 到 影 響 , 調 查 顯 示 有 逾 三 成 半 病 人 曾 因 失 眠 而 返 工 遲 到 , 有 近 兩 成 甚 至 無 法 上 班 。

壓 力 及 精 神 困 擾 為 主 因

據 香 港 中 文 大 學 醫 學 院 精 神 科 學 系 副 教 授 榮 潤 國 日 前 在 一 個 失 眠 講 座 上 表 示 , 港 人 長 期 失 眠 情 況 普 遍 , 成 因 主 要 與 壓 力 及 情 緒 困 擾 有 關 , 亦 可 能 由 健 康 問 題 引 致 , 故 經 常 失 眠 應 向 醫 生 求 助 , 勿 自 行 採 用 「 數 綿 羊 」 或 飲 酒 方 法 。

綜合報導

20010221a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學會睡眠調查發現,國內每5人就有1人有失眠困擾,尤其老年人與青少族群,常常因「睡眠時相前移症」或「睡眠時相後移症」等情況,造成睡眠障礙,這些都屬於睡眠時相異常症範圍內;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暨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醫師鄭晴表示,為了瞭解睡眠障礙成因,中國附醫結合精神醫學部、睡眠中心以及失智共同照護中心,透過跨科團隊力量,利用新科技診斷,讓患者在家就完成檢測。

失智又失眠 恐使症狀加劇

隨著年紀增長,睡眠週期也會跟著提前,出現睡眠時相前移症,當睡眠時間開始紊亂,睡眠效率也會跟著降低,尤其若發生在失智患者,症狀更會加劇;鄭晴醫師指出,根據統計,超過一半失智症患者有睡眠或覺醒週期障礙,失智症合併其他精神症狀,病癥也多樣化,像是日落症候群、路易氏體失智症的快速動眼期睡眠運動症或陣發性腿部運動症等症狀,恐長期造成病人困擾。

藥物相互作用 恐埋下失眠原因

因年長者較常使用鎮靜安眠藥,加上跌倒、呼吸抑制、藥物交互作用等影響,都可能埋下失眠的危險因子;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精神醫學部暨睡眠中心醫師鄭婉汝呼籲,其實不只老年人有睡眠障礙,包括青少年朋友,也可能因暑假期間日夜作息顛倒,造成睡眠問題,或有患者自幼就無法正常上學與固定時間睡覺,就屬於典型的非24小時睡醒障礙症。

戴腕動計連續兩週 有效監測睡眠狀況

另外,連輪班工作者占三分之一,也可能出現睡眠時異常症問題;鄭婉汝醫師呼籲,為避免被當成失眠症而服用過多鎮靜劑,目前院內也提供腕動計,不需再待在醫院過夜檢查,患者只要帶回家連續配戴兩週,就能有效監測睡眠情況,有助醫師鑑定睡眠障礙原因,對症下藥。

根據台灣睡眠醫學調查顯示,全台慢性失眠症患者高達百分之20,每5位民眾,就有1人有深受失眠之苦,其中包含入睡困難、睡眠品質不佳及早醒等失眠症狀,分析發現,年齡越高,失眠的比例越高,可知,失眠已慢行化,且成為現代文明病。

新光醫院睡眠中心主任暨台灣睡眠醫學會理事長林嘉謨表示,根據調查,失眠者中僅有兩成三的民眾使用助眠藥物,原因不外乎為民眾擔心藥物的副作用有關,8成以上的民眾擔心藥物成癮以及藥物對肝臟、腎臟的負擔,也有超過5成民眾認為使用藥物會影響認知功能(67.9%),並導致隔天感到昏沉(57.5%),整體而言,超過六成的失眠者對使用藥物助眠採負面看法。

高達六成七的失眠者願透過非藥物的「失眠認知行為治療」來治療失眠問題,林嘉謨醫師表示,主因是民眾認為不須吃藥,就不用擔心藥物會傷肝腎,但民眾缺少對於失眠認知行為治療的認識與了解,這也是近幾年學會致力於推廣睡眠醫學大眾教育的主因。台灣睡眠醫學學會大眾教育委員會楊建銘主席表示,此治療透過教導失眠者正確的睡眠概念、調整睡眠作息、教導放鬆技巧等方式來改善睡眠,而且,已有上百篇的實證研究證實此治療法舉具有療效。

林嘉謨醫師說,在20-49歲的年齡失眠族群裡,在睡前使用3C產品的比例(53.3%)略高於非失眠者(47.6%),但在統計上沒有達到明顯差異,故無法明顯顯示睡前使用3C產品與失眠相關的可能性。不過,失眠者在睡前床上從事看電視活動的比例(46.5%)明顯多於非失眠者(38.4%),推測是因睡不著時,失眠者更容易選擇看電視打發時間,或是企圖藉此增加睡意。

長庚醫院睡眠中心吳家碩臨床心理師表示,失眠者在床上從事非睡覺的行為,如看電視等,容易延長躺在床上睡不著的比率時間,也會提高焦慮、亢奮的機會,造成失眠延續的惡性循環。建議睡前1小時可安排固定的放鬆時間,可引導身體慢慢準備進入睡眠,如練習腹式呼吸法、肌肉放鬆法等等,也可將這些放鬆訓練編入睡前固定活動,更能縮短入睡時間並增進睡眠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