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失眠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常常忙到三餐不定時,過餐又沒食慾,導致情緒起伏大,容易為了小事就動怒,明明累了一整天,但夜晚又睡不著。醫師提醒,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一日復一日,不只身體疲累,心理壓力也大,長期可能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常見徵兆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耀東指出,現代生活步調快速,家庭、工作與人際關係的壓力,若不能紓緩而持續累積,就會影響身心功能。包括造成心情低落,易怒或緊張焦慮,胃口變差,躺在床上難以入睡,工作出錯次數增加,與周遭的人衝突也增加等各種情形,很有可能是憂鬱症。
不治療 嚴重恐輕生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資料顯示,104年全國自殺通報有2萬9914案。李耀東醫師表示,現代人心理壓力大,但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的比例,卻不到1成;大部分的人多採用消極方式,如多休息、多運動,甚至忽視,久而久之罹患憂鬱症,最終出現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多關懷身邊親友
李耀東醫師建議,應多注意、多關懷身邊親友的狀態,並即時溝通瞭解,或透過心理支持或專業人員的協談,學會正向轉念,才能打破心理壓力,改變低落、憂鬱的心情,化悲觀為樂觀。

現代人白天工作忙碌,下班後還要帶小孩,只能選擇晚上運動,卻又擔心會影響睡眠品質。澳洲查爾斯史都華大學團隊發現,晚上(7-9點)運動不但沒有影響睡眠,反而還可能抑制食慾。研究領導人Penelope Larsen更指出,晚上運動表現似乎較佳,值得未來進一步研究。
何時運動大不同 研究評估睡眠與荷爾蒙
根據《富士比》報導,為探究傍晚進行運動的生理影響,查爾斯史都華大學團隊招募11名男性受試者,進行了3項實驗,調查早上(6-7點),下午(2-4點)和晚上(7-9點)進行運動後,睡眠和食慾的狀態。
受試者被要求進行高強度的循環運動,每次進行1分鐘短跑衝刺,組間休息4分鐘,共6循環。並且在運動前和運動後,採集血液檢驗與食慾相關的激素,並且在睡眠期間進行多次測試。
晚上運動不失眠 可能還不容易餓
《科學日報》報導,研究顯示,晚上運動不僅對睡眠沒有不利影響,受試者血中飢餓素(Ghrelin)濃度也較低。飢餓素主要由胃細胞分泌,小腸或腦等部位也有分泌細胞。其功能主要是促進食慾及調節能量恆定,當胃沒有食物時,飢餓素會告知下視丘,引發飢餓感,刺激胃酸分泌,並且促進腸胃蠕動,讓身體準備好進食。當胃被食物撐滿後,飢餓素即停止分泌。研究強調,短期單次運動可能與飢餓感降低無關,但是,該研究支持晚間進行高強度運動是可行的時段。
研究規模過小 未來進行長期研究
由於該研究的樣本數很小,且考慮到睡眠和食慾調節受性別和年齡影響,因此難以應用到中年男性以外的族群。Larsen表示,在未來將針對女性進行研究,確定睡眠和食慾反應是否可能因性別而異,並進一步研究晚上運動的長期結果。此外,她補充說,晚上運動表現似乎較佳,這對於難以早起運動的一般人說很正常,但對於職業運動員而言,卻可能影響到訓練規劃。有其他研究團隊正在探討,早上或晚上運動何者是改變生理時鐘的最好方式。
參考資料:
1. Evening exercise will not ruin sleep and might even reduce appetite.
2. Evening Exercise Won't Wreck Your Sl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