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失眠

現代人生活忙碌、工作壓力大,常常忙到三餐不定時,過餐又沒食慾,導致情緒起伏大,容易為了小事就動怒,明明累了一整天,但夜晚又睡不著。醫師提醒,這種不良的生活習慣一日復一日,不只身體疲累,心理壓力也大,長期可能罹患憂鬱症。

憂鬱症常見徵兆

雙和醫院精神科主治醫師李耀東指出,現代生活步調快速,家庭、工作與人際關係的壓力,若不能紓緩而持續累積,就會影響身心功能。包括造成心情低落,易怒或緊張焦慮,胃口變差,躺在床上難以入睡,工作出錯次數增加,與周遭的人衝突也增加等各種情形,很有可能是憂鬱症。

不治療 嚴重恐輕生

根據全國自殺防治中心資料顯示,104年全國自殺通報有2萬9914案。李耀東醫師表示,現代人心理壓力大,但尋求專業醫療人員協助的比例,卻不到1成;大部分的人多採用消極方式,如多休息、多運動,甚至忽視,久而久之罹患憂鬱症,最終出現結束自己生命的想法。

多關懷身邊親友

李耀東醫師建議,應多注意、多關懷身邊親友的狀態,並即時溝通瞭解,或透過心理支持或專業人員的協談,學會正向轉念,才能打破心理壓力,改變低落、憂鬱的心情,化悲觀為樂觀。

原本是快樂的情侶,卻因為討論到結婚,而讓她夜夜失眠!精神科醫師指出,臨床上,有不少人因為面臨結婚,進而出現婚前焦慮症,這些準新人最焦慮的事,竟然是以害怕面對公婆為首,不知該如何和對方家人相處,以及不知如何處理人際關係,是最焦慮的原因。

婚前焦慮症最害怕面對公婆

陳大申,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表示,會出現婚前焦慮症,主要還在於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會害怕有未知的改變,因而產生不確定的焦慮;根據統計,有婚前焦慮症的病人中,最害怕的原因以不知如何面對公婆居首,不知如何和對方的家人相處佔二分之一,其次則是金錢,佔四分之一,另有四分之一則是對方是否有何疾病,也是焦慮原因。

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自殺行為

臨床上,就有人會因為婚前焦慮症而出現失眠、腹痛、腹瀉等症狀,甚至會有呼吸困難的情形發生。陳大申指出,通常都是因為壓力產生的身體不適;根據研究發現,婚前焦慮症其實不亞於家庭變故,有人甚至可能出現自殺行為,要非常小心。

尋求心理諮商針對原因列表討論

對於婚前焦慮症的治療;陳大申建議,應該要先尋求心理諮商,針對患者不確定的焦慮原因可以先行列表,再進一步討論要如何處理;另外,如果有出現身體上的不適,也可服用藥物來改善,例如有失眠困擾,可以服用鎮定劑或是安眠藥,或是抗焦慮用藥也有幫助,只是藥物治療應該要放在後線。通常在經過心理諮商後的準新人,大約每十對中,有七對可以獲得改善而走入結婚禮堂。

 

許多成人常有失眠困擾,但你知道其實兒童同樣也有失眠問題嗎?衛生福利部草屯療養院臨床心理師張哲虹指出,根據國際睡眠疾患診斷手冊第二版,兒童行為性失眠分成入睡連結型、限制設定型和混合型三種,其中像入睡聯結型多發生於6個月到3歲的兒童,主要因孩子常得父母抱著睡或吃著奶嘴才能入睡,若半夜醒來,也得用同樣方式才能再入睡,且常需耗費很長一段時間。

因失眠引起情緒問題 應盡快尋求協助

若為限制設定型,則多發生於3歲以上兒童,因孩子未養成規律睡眠習慣,或父母有困難給予適當的限制等因素造成,至於當兩種型態同時出現時,就為混合型,孩子可能會拒絕睡覺,且醒來時也須在父母安撫下才能再入睡;張哲虹臨床心理師表示,若孩子每周超過3天且連續3個月以上,重複出現類似問題,甚至已造成孩子或家長有嗜睡、情緒易怒等情況出現,就應盡快尋求專業人員的協助,以免影響日常生活。

建立規律作息時間 助孩子遠離失眠

不過家長也不需太擔心,根據研究發現,兒童失眠問題通常是行為制約所造成的結果,因此只要透過適當環境及行為改變,就能明顯改善孩子睡眠;張哲虹臨床心理師表示,家長除了可為孩子建立規律的作息時間,也可在睡前安排一系列平靜的活動,像是喝奶完刷牙,接著上廁所再睡覺,並可提供像小被子等安全性依附的物品。

睡前遠離3C產品 助孩子一夜好眠

另外,應避免孩子在睡前使用3C產品,也要避免孩子攝取含有咖啡因的巧克力或可樂等,並與孩子訂定行為約定,只要透過簡單的生活改變,就能逐步改善孩子失眠問題;張哲虹臨床心理師呼籲,若透過生活改變,仍無法解決孩子失眠,恐是其他生理或心理因素所導致,這時建議家長可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甚至由醫師轉介臨床心理師,透過進一步諮詢與評估,幫助孩子一夜好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