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體檢須知

老年性黃斑部病會隨著年齡增長,罹患比率逐漸增加,且通常會造成視力永久缺損;成大醫院眼科部主治醫師王世豪指出,患者通常在視覺上會出現中心視力模糊、物體變形等症狀,又分為乾性和濕性兩種病變。

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屬於視網膜色素細胞層的退化,且伴隨有隱結節,一般對視力影響較小,不須特別治療;王世豪說,但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有可能漸漸惡化演變成濕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眼底會逐漸出現黃斑部出血、水腫等症狀,有損視力。

主治醫師王世豪進一步說明,治療上,若為乾性老年性黃斑部病變,建議應定期接受檢查,減少抽菸等不良習慣,且適量補充營養品;但若為濕性,則建議應盡快接受治療,目前已有雷射和眼內注射抗新生血管生長因子藥物兩種方式,後者簡單方便,治療上也較為安全,是患者一大福音。

導致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的原因,除了基因和年齡,肥胖、高血壓或過度日曬都有可能成為致病的危險因子;王世豪提醒,眼睛是我們的靈魂之窗,除了定期接受檢查,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外,若有任何徵兆出現時,就應件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中國大陸開放多胎化生育政策,國內基因檢測業者看準龐大市場,宣布技轉「新一代全方位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篩檢」,並提供一站式完整檢測服務模式,只要採集孕婦10cc血液,10天內即可檢測胎兒染色體異常疾病,如唐氏症、愛德華氏症及巴陶氏症。

傳統染色體檢測有流產風險

染色體異常造成胎兒疾病百百種。開業婦產科醫師蘇怡寧指出,產前染色體檢測可分為侵入性檢測或非侵入性檢測。傳統產檢如絨毛採樣、羊膜穿刺,都是侵入性檢測,不但採檢難度高、檢查周數也較晚,還可能增加流產的風險。

基因檢測準確度達99%

蘇怡寧醫師強調,如今透過基因檢測的非侵入性檢測,只要懷孕滿10周,透過採集10cc血液,萃取血液中的胎兒游離DNA,以高通量、全基因體次世代定序分析技術,並結合染色體資料庫,可及早篩檢常見的胎兒染色體異常疾病,包括唐氏症、愛德華氏症、巴陶氏症,以及小胖威力症候群、天使症候群、貓哭症等20種染色體微片段缺失,準確度可達99%。

5大族群最適合

蘇怡寧醫師建議,曾多次流產、曾生育染色體異常胎兒、擔心侵入性檢查風險的孕婦、超過34歲的高齡孕婦,以及超音波檢查異常,懷疑胎兒染色體異常者,建議優先進行非侵入性產前染色體檢查;而異卵雙胞胎、具染色體異常的孕婦,則不適合使用。

一項全球調查發現,台灣每兩人就有一人擁有智慧型行動裝置,且平均每天用手機上網超過3小時,比全球平均數值高出55分鐘,居全球之冠!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直接衝擊的就是眼睛健康,然而,卻有許多人渾然不覺;一名低頭族中年婦女誤以為是更年期提早報到導致眼睛乾澀,在身心不適的雙重打擊下陷入憂鬱情緒,沒想到竟是乾眼症作祟。

桃園地區醫院郭雅慧眼科醫師表示,這位中年媽媽,因為常感到眼部乾澀、紅腫等不適症狀,以為自己即將步入更年期、青春不再,連眼睛都開始老化了,以致情緒低落、工作不順,甚至懷疑自己罹患了本世紀最嚴重的文明病─憂鬱症,全家陷入愁雲慘霧的低氣壓下,直到這位媽媽接受檢查,發現是因為長期觀看3C螢幕而造成乾眼症,全家的警報才解除。

根據衛福部統計,台灣乾眼症患者高達600萬人,約每四人就有一人有乾眼症的症狀,是眼部常見的疾病,但卻因一般健檢中未列入、或是因為不自覺,常被民眾忽略;郭雅慧醫師指出,傳統的眼部健康檢查大多僅是視力、眼壓等健保給付之基本項目,缺乏乾眼症等其他眼疾的額外檢查,導致無法及早發現與治療。

郭雅慧醫師在義診活動中發現,因為現代人手機不離身或是工作時常使用電腦,患有乾眼症的人越來越多,且年齡層、族群越來越廣;此外,壓力、荷爾蒙失調(如步入更年期)、長時間在冷氣房裡和熬夜等生活習慣,也是誘發乾眼症的重要原因。

郭雅慧醫師叮嚀,如果眼部有乾澀感、畏光、視力模糊、刺痛、怕吹風等不適症狀,即有可能是罹患乾眼症,應盡快就醫檢查,若不治療可能會引起結膜紅腫、角膜破皮、分泌物變多、視力模糊等生活上的不便;除了有症狀需要立即檢查之外,平時也應固定每三到六個月做眼部定期檢查,以利提早發現、及早治療,有效提升用眼品質與生活舒適度。

郭雅慧醫師強調,乾眼症患者有八成六是缺乏油脂所造成,當淚水中的油脂成分不足時,就無法形成一層保護膜在淚膜上,使眼淚容易揮發,形成揮發型乾眼症,其主要是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GD)所引起,若不積極治療會導致瞼板腺萎縮,無法再分泌油脂,造成無法回復的傷害,使用人工淚液僅可減緩乾眼症狀,無法治療。所幸目前已有最新科技儀器可以診斷瞼板腺體是否有堵塞、油脂分布情形、油脂厚度與不當眨眼習慣,進一步分析是否屬於揮發型乾眼症,更可準確治療,為飽受乾眼症之苦的患者帶來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