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體檢須知

一位媽媽發現小孩經常在施打疫苗之後,施打的部位會腫起來,需要好幾天才會消失,就醫後被診斷為輕度血友病,血友病是一種先天疾病,因血液中缺乏某種凝血因子,主要發生於男性,目前醫療技術無法治癒,必須終生依靠藥物治療。

根據健保署統計資料統計,6歲以下小孩與65歲以上老人前10大用藥(依藥理作用分類)的總金額排行,小孩用藥前3名分別為:罕見疾病用藥(2.0億點)、免疫球蛋白製劑(1.7億點)、血友病用藥(1.4億點),詳附表2。老人用藥前3名分別為:降血脂用藥(31.6億點)、抗腫瘤用藥(24.5億點)、抗血栓用藥(24.1億點)。

血友病發生的機率約為1/500~1/10000,雖然發生的機率非常少,卻影響了病患的生活作息,凝血功能的減少,造成兒童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出現關節自發性出血的情形,因此,當被診斷為血友病之後,奔跑、打鬧等每一個孩童都愛做的事,都變得很危險。

血友病患可分為3個階段,輕度血友病患者,只在外科手術、拔牙或嚴重外傷後出血不止,關節出血較少,中度血友病患者出血常由小傷口導致,重度血友病患者出血原因常在不明情況下發生。

隨著年紀增長,關節病變帶來的疼痛與不便,嚴重困擾著每一個血友病成年人,以往因為昂貴的凝血因子使他們無法接受適當的治療,導致嚴重的關節變形與疼痛,現在可藉由預防注射來阻止出血,反覆發炎亦可以藉由口服或局部注射類固醇來改善。(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透過換水大腸鏡 減輕患者檢查疼痛

大腸癌有90%為腺瘤病變,檢查上多以大腸鏡為主,但因檢查時造成的疼痛,或無痛大腸鏡的麻醉風險,都讓患者望之卻步,導致延誤就醫治療;大林慈濟醫院腸胃內科醫師謝毓錫指出,目前可透過換水法大腸鏡檢查,非但有效減輕患者疼痛,也能提高腺瘤發現率。

換水大腸鏡提高腺瘤發現率 研究刊登國際期刊

換水法大腸鏡檢查,就是抽出患者大腸內多餘空氣,並反覆灌水、抽水撐開腸道以便檢查,但因腸道沒有被空氣撐脹變長,維持塌陷自然狀態,讓患者疼痛感降低;謝毓錫醫師表示,研究發現,換水法大腸鏡檢查因在大腸鏡進入前,已將大腸洗乾淨,使得腺瘤發現率有效提高,目前研究成果也刊登於美國內視鏡醫學會官方期刊腸胃內視鏡。

腺瘤發現率增12% 換水大腸鏡檢查新選擇

換水大腸鏡的腺瘤發現率為49.8%,比起傳統充氣式大腸鏡的腺瘤發現率37.8%,明顯增加12%,類似研究在義大利、中國都有獲得相同結果;謝毓錫醫師表示,每增加1%的腺瘤發現率,可減少3%大腸癌發生率,即使是麻醉患者,也不會有疼痛問題出現,是患者檢查上的新選擇。

排便習慣突然改變 恐是大腸癌徵兆

其實大腸腺瘤起初多為良性,但因長期不良飲食習慣、便秘,加上致癌物等原因,就可能埋下演變成癌症的危險因子;謝毓錫醫師呼籲,有大腸癌或大腸息肉家族史者,50歲前應至少接受一次大腸鏡檢查,且配合定期追蹤,一般人則約50歲左右接受一次檢查,另外若發現排便習慣突然改變,恐也是徵兆,應盡快就醫檢查。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1名42歲婦女,因私處搔癢問題困擾已久,好不容易才下定決定至中醫看診;長庚醫院中醫婦科醫師林玫君指出,其實婦女陰部搔癢是常見婦科問題,雖部會造成立即性的危害,但多數婦女患者因羞於看診,常常因此延誤就醫,使病情更為加劇。

外陰癢多為陣發性 夜晚症狀恐加劇

外陰癢多發生在成年女性以及過了更年期的婦女身上,包括各種原因引發的女性陰蒂、小陰唇甚至肛周等部位出現搔癢症狀;林玫君說,外陰癢多是陣發性發作,通常夜晚症狀更為加劇,因此造成患者睡眠品質不佳,嚴重恐對生活和工作造成影響。

解決外陰搔癢問題 中醫分濕熱和陰虛對症下藥

醫師林玫君進一步說明,中醫治療上,外陰搔癢又稱為陰癢,主要以濕熱或是陰虛情況為主,若為濕熱下注,患者恐伴有白帶量多、色黃等症狀,這時可選擇以龍膽草、黃柏、蒼朮等輕利濕熱的藥物,幫助舒緩症狀,若為陰虛,則多發生在過更年期婦女身上,這時可以利用山藥、生地黃、當歸等滋陰潤燥的藥物較佳。

另外,也可使用蛇床子散的中藥外用洗劑,以煎湯趁熱且先薰後洗的方式,每天一次,以十天為一個療程,也能幫助治療外陰癢問題;林玫君提醒,平時也應做好正確的衛生清潔工作,包括每天清洗外陰部,避免用熱水燙洗,且注意局部透氣,衛生用品應勤於更換等,若出現搔癢現象時,也避免用力抓癢,應盡快就醫治療,才能避免使症狀持續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