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心臟病

一 個 胎 兒 在 子 宮 內 發 展 的 過 程 中 , 可 以 由 於 各 種 原 因 , 使 發 育 受 到 抑 制 , 可 引 致 各 種 先 天 性 的 缺 損 和 畸 形 , 如 果 先 天 性 缺 損 發 生 在 心 臟 和 大 血 管 , 就 成 為 先 天 性 的 心 臟 血 管 病 。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是 相 當 常 見 的 兒 科 疾 病 , 一 千 個 活 產 嬰 兒 中 , 約 有 七 位 患 此 病 。 近 年 來 , 由 於 心 導 管 檢 查 、 超 聲 波 心 動 圖 及 心 血 管 造 影 術 的 應 用 , 很 多 常 見 的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能 得 到 準 確 診 斷 。

feature-heart-990923a03.jpg (27164 bytes) 孕 婦 子 宮 受 感 染 令 胎 兒 心 臟 發 育 不 正 常

正 常 的 心 臟 是 一 個 相 當 複 雜 的 泵 , 它 的 作 用 是 將 血 液 推 動 往 身 體 各 部 分 , 以 維 持 各 部 分 氧 氣 和 養 分 的 供 應 , 並 維 持 肺 部 循 環 , 將 缺 乏 氧 氣 的 靜 脈 血 液 送 往 肺 部 , 接 受 氧 氣 的 供 應 。

心 臟 內 被 分 隔 為 四 個 部 分 , 左 、 右 心 房 和 心 室 之 間 , 並 無 出 現 破 洞 , 因 兩 邊 血 液 的 含 氧 量 是 不 同 的 。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俗 稱 為 心 漏 病 , 因 為 很 多 種 此 類 疾 病 的 主 要 原 因 , 是 某 部 分 出 現 不 正 常 的 通 道 , 引 致 血 液 流 通 不 正 常 , 但 亦 有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是 因 某 些 部 分 狹 窄 或 有 異 常 管 子 而 引 致 的 。

引 致 胎 兒 心 臟 發 育 異 常 的 原 因 很 多 , 大 致 可 分 為 內 在 和 外 來 因 素 兩 種 , 以 後 者 為 多 見 。 內 在 因 素 主 要 與 遺 傳 因 素 有 關 , 特 別 是 染 色 體 易 位 、 畸 變 等 ; 外 來 因 素 中 較 重 要 的 是 子 宮 內 感 染 , 如 風 疹 、 流 行 性 感 冒 、 流 行 性 腮 腺 炎 和 柯 薩 奇 病 毒 感 染 等 ; 其 他 因 素 包 括 藥 物 影 響 ( 如 抗 癌 藥 物 ) 和 子 宮 慢 性 缺 血 性 疾 病 等 。

先 天 性 心 漏 病 的 種 類 很 多 , 可 有 兩 種 以 上 的 畸 形 並 存 , 臨 床 上 根 據 心 內 血 流 情 況 分 為 兩 大 類 :

( 一 ) 左 向 右 分 流 型 ( 無 青 紫 型 ) :

左 邊 心 臟 通 往 體 循 環 , 因 其 壓 力 高 於 通 往 肺 循 環 的 右 邊 心 臟 , 故 左 與 右 心 臟 間 之 通 道 之 血 流 方 向 , 平 時 為 由 左 至 右 , 故 不 出 現 青 紫 。 這 類 的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包 括 : 兩 心 室 間 之 間 隔 缺 損 、 兩 心 房 之 間 隔 缺 損 , 和 動 脈 導 管 未 閉 等 。

( 二 ) 右 向 左 分 流 型 ( 青 紫 型 ) :

我 們 的 心 臟 左 邊 的 血 是 從 肺 部 經 肺 循 環 流 入 , 含 有 大 量 之 氧 氣 , 呈 鮮 紅 色 , 而 右 邊 心 臟 的 血 液 缺 乏 氧 氣 , 呈 青 紫 色 , 如 心 臟 右 邊 沒 有 氧 氣 的 血 液 流 到 左 邊 心 臟 的 話 , 病 人 的 皮 膚 、 口 唇 及 微 細 血 管 , 便 會 呈 現 紫 色 了 , 但 這 情 況 的 出 現 需 要 右 心 壓 的 壓 力 超 過 左 心 , 原 因 包 括 右 心 室 流 出 道 狹 窄 , 或 大 動 脈 起 源 異 常 等 。

心 房 間 隔 缺 損

心 房 間 隔 缺 損 , 簡 稱 房 缺 , 隔 開 左 、 右 心 房 間 的 間 隔 出 現 不 正 常 的 通 道 , 因 而 血 液 從 左 心 房 通 往 右 心 房 。

此 病 多 在 幼 兒 期 在 體 格 檢 查 時 , 醫 生 因 聽 到 不 正 常 雜 音 而 發 現 , 多 數 沒 有 任 何 症 狀 , 即 使 有 稍 大 的 破 洞 , 在 長 大 始 會 出 現 症 狀 。 因 為 左 心 房 內 的 一 部 分 血 液 會 通 過 缺 損 而 流 入 右 心 房 , 從 右 心 房 再 進 入 右 心 室 經 肺 動 脈 , 肺 靜 脈 又 回 到 左 心 房 , 結 果 引 致 右 心 房 、 右 心 室 的 增 大 、 肺 動 脈 擴 張 和 肺 充 血 , 形 成 心 臟 有 不 必 要 的 負 荷 , 會 引 致 心 力 衰 竭 。 缺 損 稍 大 的 病 者 , 可 能 有 心 悸 、 發 育 不 良 、 肺 炎 等 病 徵 。

在 治 療 方 面 , 若 缺 損 大 至 某 一 程 度 以 上 , 應 動 手 術 治 療 , 將 缺 損 口 填 補 好 , 此 種 手 術 的 成 績 良 好 , 危 險 性 很 低 。

兩 個 心 室 間 的 間 隔 缺 損

兩 個 心 室 間 的 間 隔 缺 損 , 簡 稱 室 缺 。 平 常 左 心 室 的 壓 力 較 右 心 室 為 高 , 所 以 在 心 室 間 隔 缺 損 時 , 左 心 室  部 分 的 血 液 就 通 過 缺 損 而 流 入 右 心 室 , 結 果 引 致 左 心 室 、 右 心 室 、 左 心 房 逐 漸 增 大 、 肺 動 脈 擴 張 和 肺 部 充 血 , 而 因 為 這 個 缺 損 , 部 分 血 液 在 肺 循 環 中 空 轉 , 加 重 了 心 臟 的 負 擔 。

心 室 中 隔 缺 損

心 室 中 隔 缺 損 症 是 所 有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中 最 常 見 的 一 種 , 而 心 室 中 隔 缺 損 的 大 小 , 以 及 缺 損 部 位 都 有 很 多 種 類 , 從 針 頭 般 的 小 孔 隙 , 到 完 全 無 心 室 中 隔 的 大 缺 損 都 有 。

其 症 狀 亦 相 當 多 , 小 缺 損 者 , 病 者 無 自 覺 症 狀 ; 但 缺 損 口 太 大 時 , 肺 動 脈 和 右 心 室 之 內 壓 增 高 , 會 形 成 肺 循 環 高 血 壓 症 , 嚴 重 者 會 引 致 肺 循 環 的 血 壓 增 高 至 超 越 左 心 房 之 壓 力 , 血 液 便 會 從 心 臟 的 右 邊 流 往 左 邊 , 病 者 便 會 出 現 發 紫 紺 的 情 況 , 臨 床 上 稱 為 伊 森 曼 格 綜 合 徵 。 在 這 情 況 出 現 之 後 , 病 者 的 中 隔 缺 損 不 可 能 用 手 術 的 方 法 治 療 , 故 應 在 肺 動 脈 壓 太 高 之 前 , 便 要 決 定 動 手 術 。

動 脈 導 管 未 閉

胎 兒 的 血 液 循 環 , 和 出 生 後 的 嬰 兒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 因 為 胎 兒 的 肺 部 並 未 充 氣 , 故 肺 循 環 的 壓 力 很 高 , 大 部 分 的 血 液 不 會 從 右 心 室 進 入 肺 循 環 , 而 是 經 過 一 個 連 結 肺 動 脈 和 主 動 脈 的 通 道 , 從 肺 循 環 分 流 至 主 循 環 。

但 出 生 之 後 , 肺 部 充 氣 , 肺 循 環 的 壓 力 下 降 , 這 條 稱 為 動 脈 導 管 的 通 道 , 會 自 動 關 閉 , 兩 個 循 環 系 統 便 宣 告 完 全 分 開 。 但 有 少 部 分 的 嬰 兒 在 出 生 後 三 個 月 仍 未 完 全 關 閉 , 在 醫 學 上 稱 為 動 脈 導 管 未 閉 , 是 一 種 很 常 見 的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

肺 動 脈 和 主 動 脈 之 間 的 這 條 通 道 , 如 果 持 續 未 閉 , 會 導 致 主 動 脈 內 的 血 液 流 向 肺 部 , 令 心 臟 增 加 不 需 要 的 負 荷 , 並 引 致 肺 動 脈 的 擴 張 、 肺 循 環 的 血 壓 增 高 、 肺 部 充 血 、 左 心 室 增 大 , 最 後 導 致 心 力 衰 竭 。

臨 床 的 表 現

臨 床 的 表 現 決 定 於 動 脈 導 管 的 粗 細 , 導 管 細 小 者 , 臨 床 可 能 沒 有 症 狀 , 僅 在 體 格 檢 查 時 發 現 心 臟 有 雜 音 ; 但 導 管 粗 大 者 分 流 量 大 , 會 出 現 氣 急 、 咳 嗽 、 乏 力 、 心 悸 等 。

在 處 理 方 面 , 可 採 用 動 手 術 的 方 法 , 這 是 相 當 簡 單 安 全 的 方 法 , 可 將 導 管 結 扎 或 截 斷 而 徹 底 治 愈 , 一 般 在 學 齡 前 期 手 術 較 為 適 宜 。

在 會 導 致 青 紫 ( 紫 紺 ) 的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中 , 最 常 見 的 是 法 洛 四 聯 症(TETRALOGY OF FALLOT), 這 是 由 四 個 畸 形 組 成 的 :

1. 肺 動 脈 狹 窄
2. 室 間 隔 缺 損
3. 主 動 脈 騎 跨 ─ 主 動 脈 的 出 口 騎 跨 在 左 、 右 兩 心 室 之 上 。
4. 右 心 室 肥 厚

這 幾 種 的 畸 形 合 併 的 生 理 上 故 障 就 是 右 心 室 的 靜 脈 血 會 經 主 動 脈 輸 送 到 全 身 的 各 部 , 因 此 出 現 青 紫 。 如 果 病 者 有 動 脈 導 管 未 閉 的 話 , 血 液 可 經 動 脈 導 管 流 返 肺 循 環 , 故 青 紫 程 度 可 能 較 輕 , 但 導 管 關 閉 後 , 青 紫 便 會 更 為 明 顯 , 並 會 出 現 杵 狀 指 的 情 況 。

這 種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的 症 狀 , 除 青 紫 外 , 還 有 氣 急 、 行 走 或 遊 戲 時 , 稍 累 便 會 下 蹲 休 息 , 因 為 蹲 下 的 時 候 , 靜 脈 返 回 心 臟 的 量 會 下 降 , 減 輕 了 心 臟 的 負 荷 , 缺 氧 症 狀 能 得 到 暫 時 緩 解 。

治 療

在 治 療 方 面 , 從 前 限 於 技 術 , 年 幼 的 患 童 需 先 作 左 鎖 骨 下 動 脈 與 肺 動 脈 接 合 的 分 流 手 術 , 以 增 加 肺 血 流 量 , 但 這 手 術 效 果 不 太 理 想 , 小 孩 稍 大 要 作 另 一 個 修 補 手 術 。 現 時 的 外 科 手 術 技 術 高 超 , 可 在 嬰 兒 時 期 在 體 外 循 環 下 直 視 將 所 有 缺 陷 糾 正 , 術 後 病 者 可 過 正 常 人 的 生 活 。

肺 動 脈 狹 窄 和 主 動 脈 縮 窄

除 了 上 述 的 兩 大 類 「 心 漏 病 」 外 , 先 天 性 心 臟 病 還 有 一 種 無 分 流 、 無 青 紫 的 , 最 常 見 的 是 肺 動 脈 狹 窄 和 主 動 脈 縮 窄 等 。

肺 動 脈 狹 窄 會 令 右 心 室 排 血 受 阻 , 引 致 右 邊 心 臟 的 負 荷 增 加 , 患 者 早 期 可 無 症 狀 , 但 如 狹 窄 程 度 愈 重 , 症 狀 也 愈 重 , 勞 累 後 會 氣 急 、 乏 力 、 心 悸 。 在 治 療 方 面 , 可 用 球 囊 導 管 撕 裂 狹 窄 的 肺 動 脈 , 不 成 功 者 可 施 行 外 科 手 術 。

二 尖 瓣 脫 垂 是 一 種 先 天 性 的 二 尖 瓣 膜 異 常 , 它 是 在 心 室 收 縮 時 二 興 瓣 部 分 突 出 向 心 房 的 一 端 , 根 據 統 計 約 有 10 - 20% 的 人 有 這 些 情 形 , 絕 大 部 分 無 任 何 症 狀 , 有 一 部 份 人 會 有 胸 悶 、 胸 痛 及 心 悸 的 情 形 , 甚 至 有 人 會 胸 痛 到 昏 過 去 , 一 般 以 年 輕 女 性 易 會 有 症 狀 , 特 別 是 在 情 緒 變 化 極 大 , 生 理 期 、 睡 眠 不 足 時 發 生 , 治 療 以 症 狀 發 生 時 吃 藥 控 制 , 無 症 狀 時 儘 量 保 持 心 情 愉 快 與 規 律 的 生 活 。

20000306t20000306

因高血壓入院及死亡人數上升

中年男女逾半數血壓偏高 | 求診病人漸趨年輕化 | 血壓無徵狀易出現併發症 | 醫生呼籲病人定期檢查

高血壓及因高血壓所帶來的疾病已是人類健康的主要威脅之一。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高血壓每年導致全球710萬人死亡,佔全部死亡人口13%,亦是引致 62 %中風及49 %心臟病發的主因,預計於2015年因各種疾病死亡的六千四百萬人當中有四千一百萬人於死於以上所提到的慢性疾病,更有報告指到2025年,全球將有 15.6億人口患有高血壓。高血壓不僅會引發心臟疾病,還是中風、腎衰竭的主要原因,亦是失明以及癡呆症的原因之一。在器官受損之前,逾九成半患者沒有病 徵,病發時死亡率卻甚高,所以,高血壓實在是一個不容忽視的無聲殺手。

《世界心臟日2008》呼籲公眾要認識血壓
為喚起港大市民關注心臟健康,尤其留意血壓問題,今年的「世界心臟日2008」就以「認識血壓 護心有法」為主題,全球超過一百個國家響應。香港心臟專科學院於本日為今年的活動揭開序幕,舉行「世界心臟日2008記者會暨MaBelle『護心有法』 短片創作比賽頒獎典禮」。心臟專科學院院長潘昭安醫生於記者會上公佈今年的活動內容,而香港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高德謙醫生亦向傳媒解構高血壓的患病趨勢及 嚴重性。

死亡人數創新高
根據衛生防護中心資料顯示,2007年度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多達6,372人,創出自1982年以來的25年新高,因心臟病死亡的人數,較06年的 5,619人高出13%,情況令人憂慮。而醫管局的數字亦顯示,單在2006年度,直接因高血壓及其引起之相關疾病,住院病人出院人數多達8,724人, 登記死亡人數為806人;在最普遍的的門診疾病中,高血壓僅排名在上呼吸道感染之後,高居第二位。

高血壓年輕化
衛生署2003至2004年間進行的人口住戶健康調查發現,本港15歲以上人口當中,上壓超過140mmHg的多達20.3%,下壓超過90mmHg的亦 有13.2%,估計香港患高血壓的人數多達60萬!調查顯示,15-24歲人口中,患病率是2.7%,約二萬四千多人患高血壓;25-34歲的情況更嚴 重,患病率達3.4%-4.8%,即約有三萬五千至五萬人患高血壓。心臟專科學院前院長高德高德謙醫生於是日記者會上表示,高血壓年輕化的問題,已經成為 全球憂慮:「以往只有中老年人患高血壓,但近年的確多了年青人來求診,由於95%的高血壓患者並無任何病徵,往往病發(中風、心臟病等)時才能被發現,所 以不單中老人要關注血壓問題,年青一輩亦要小心。」高醫生指血壓高有年輕化的趨勢,是由於生活習慣的改變,工作時間長,大眾習慣快餐文化鹽份高,忽略飲食 健康的重要性,而且無足夠運動所致,所以建議大眾由三歲開始,最好每年量度血壓一次。

血壓愈高 死亡率愈高
研究顯示,血壓愈高,死亡率亦會倍增,高血壓嚴重患者(195/115 mmHg),其死亡風險足足比正常血壓人士高出16倍,而最常見的高血壓患者 (155-175 /95-105mmHg),其死亡風險亦高4-8倍。研究亦指出,上壓每上升20mmHg,或下壓上升10 mmHg,心血管病死亡風險則增加1倍,情況實在不容忽視。除了高血壓患者的死亡風險倍增外,亦有多份大型研究指出,血壓偏高(120-140 / 80-90 mmHg)的人士,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亦相當高,尤其於8至10年後,患病機會大大增加。高醫生於會上說:「理想血壓應該控制於120/80 mmHg以下,因為血壓偏高已經大大提升了患病的風險,而嚴重高血壓更加會導至死亡。」世界衛生組織的報告更指出,常見的死亡風險因素中,高血壓位列榜 首,較吸煙、肥胖、高膽固醇等更具殺傷力,每年直接導致逾710萬死亡。

患者切忌自行停藥
高德謙醫生說一般被診斷出血壓偏高的病人,會選擇建議病人先從飲食及運動方面作出改善,但僅得一至兩成病人可以靠改變生活習慣來控制血壓水平,超過七成病 人需要服用藥物來控制血壓,由於每個病人需要的份量及服食時間會有所不同,所以並不鼓勵病人自行購買成藥。高醫生指高血壓病人當中,只有三成可於服藥半年 或一年後停藥,其餘七成病人,都需要定期覆診及長期服藥。他表示曾有一位病人被診斷為血壓高後不願意服藥,以為只靠改善生活就能控制血壓,但後來他於某日 起床時發現說話有困難,即時送院並診斷出為腦中風,至今仍未能完全康服。高醫生指如果高血壓沒有良好的治療,後果非常嚴重。

何謂高血壓?
上壓(收縮壓)指心臟收緊時向血管所施的最大壓力;而下壓(舒張壓)則是心臟放鬆時向血管所施的壓力。有研究指出,收縮壓高才是導致心臟衰竭、中風及腎衰 竭的最主要原因。

血壓值因不同的情況改變,例如,進行體力勞動時 (如搬傢私或運動),血壓讀數上面的數字 (收縮壓) 會上升,此外,受壓或極度難過也會導致收縮壓升高。對於身體健康的人來說,運動或壓力過後血壓會自然降低,然而,如果患有高血壓,血壓會持續高企。


正常

高血壓前期

高血壓第一期

高血壓第二期

收縮壓 (上壓)

少於120

120-139

140-159

160或以上

舒張壓 (下壓)

少於80

80-89

90-99

100或以上



95%以上的高血壓屬於原發性,即身體腦部或心臟機能失調造成不能夠正常調節血壓所致,當中有近四成是由於遺傳,並無確實原因。餘下5%的高血壓由於不同 疾病所引致,當中包括不同種類的病變,如良性腎上腺腫瘤或血管收窄等。


高血壓可能構成的危機

心血管病
高血壓可導致血管壁增厚、血塊積聚或血管爆裂。血管壁增厚即血液過度壓迫血管,血管壁的肌肉便會失去彈性,導致血管壁增厚,血管因而收窄,妨礙血流。
血塊積聚即血壓過高會破壞血管壁,脂肪及膽固醇便會積聚於受損的位置,形成斑塊。如果血細胞黏附在斑塊上,便會形成血凝塊堵塞血管,阻礙血液流動。
血管爆裂即高血壓會使血液流動時產生過大力量,使血管壁變得脆弱。如果血管太小或受損,血管壁便容易破裂。血管一旦爆裂,血液便會流到鄰近的組織,殺死其 他細胞,與此同時,另外一些細胞會因為供血不足而死亡。

中風
如果你的血壓持續過高,便會有很大機會中風。中風指腦部因為缺血而喪失部分功能。長期高血壓會破壞血管,繼而影響血液輸送,導致腦部缺血。高血壓可循多方 面破壞血管,包括使血管壁增厚、在血管壁形成血塊,甚至使血管壁變得脆弱繼而爆裂。一旦血管因為受到破壞而停止供血往腦部,便會發生中風。

心臟病
血壓長期處於高水平,會令左心室負荷加重而變得肥厚、擴大,以致心臟衰竭或冠心病。心臟衰竭可以分為四個級別。第一級是左心室機能不良,患者可以毫無發病 徵狀;第二級是運動耐力稍受影響,休息時毫無徵狀,只是在劇烈運動時才會出現徵狀;第三級為運動力顯著受影響,稍為劇烈的運動時亦會出現徵狀,但休息時徵 狀消失;第四級則為休息時也出現徵狀。冠心病則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後形成一種類似脂肪的沉積物,造成管道堵塞,令血液不能流到心臟肌肉,導致心臟肌肉損傷 及壞死而出現心肌梗塞的情況。

其他
高血壓除了會令心臟負荷加重外,亦容易令血管變薄變窄和硬化,阻塞血液流動,這時血壓會再向上升,以令血液可以通過變窄的血管,惡性循環下,很容易便誘發 出其他的血管病,例如:視網膜病變、眼底受損、血管硬化、心臟衰竭、心肌梗死,腎病,腎功能衰退及尿毒症等等。

高血壓患者應注意
1. 按時按份量服藥。
2. 定期檢查。
3. 注意飲食,三少兩多,少油、少鹽、少糖;多蔬菜、多生果。
4. 少吃刺激食物,如茶、咖啡、及戒煙、酒。
5. 膽固醇保持正常範圍。
6. 定期運動,但不可太劇烈。

量度血壓需注意:
1. 患者應坐在有靠背的椅子上,手臂支撐在心臟高度位置,在量血壓前三十分鐘禁止抽煙、攝取含咖啡因之飲料及劇烈運動
2. 測量前必須休息最少十分鐘
3. 選用適當大小之血壓加壓帶
4. 建議使用水銀血壓計或校正過之無液或電子血壓計
5. 上壓及下壓均需詳細記錄
6. 使用兩次或以上之測量結果,以求取平均值。並且兩次測量間必須間隔兩分鐘以上

相關文章: 血壓高 心血管病死亡率愈高

香港心臟專科學院發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