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眼睛護理

乾眼症並非一開始就會出現眼乾的症狀,可能出現疲倦、畏光、灼熱、流淚、搔癢、異物感、刺痛、視力模糊等情形。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表示,大眾對於乾眼症的認知,多以為是淚液分泌不足導致,但其實淚液的結構分為三層,由外而內分別為脂液層、水液層及黏液層,當此三層結構中任一層出現分泌不足或不均衡的情形,就可能會罹患乾眼症,較嚴重的患者甚至會因過度乾澀,導致角膜上皮受傷、破裂,進而影響視力。

乾眼症分為「缺水型」、「缺油型」兩大類

造成乾眼症的原因相當複雜,王孟祺醫師說明,乾眼症主要分為缺水型與缺油型兩大類型,淚水分泌太少的患者屬於缺水型,多為更年期過後的女性、長時間戴隱形眼鏡的族群居多,或曾進行眼部手術、糖尿病、免疫風溼疾病等,都可能有所影響;而淚液蒸發太快的患者則屬於缺油型,一般來說眼睛藉由眨眼來分泌脂質,藉以避免淚液蒸發過快,但現代人長時間盯著螢幕,眨眼次數相對減少,再加上空調、空氣濕度較低的環境、粉塵、菸害等環境因素影響,也會導致淚液蒸發過快,而此類型患者多數有瞼板腺功能障礙,除讓眼睛適當休息外,更應遵從醫師用藥,適時補充含油份的人工淚液。

人工淚液是緩解良方 熱敷對缺油型有幫助

針對乾眼症診斷,王孟祺醫師解釋,除觀察症狀外,也會進行基礎的淚液分泌測試,找出引發乾眼症的原因,根據症狀嚴重程度,給予熱敷、清潔、人工淚液、藥膏或口服藥物,嚴重者則需要透過手術等方式治療。對患者而言最能即刻緩解的方式即為人工淚液,同時也是最簡便的治療方法,但最重要的仍為持之以恆,才能使乾眼症逐步好轉。

王孟祺醫師提醒,針對缺油型患者應注意自身眨眼次數並進行熱敷,使用40-45度的溫熱毛巾或眼罩,輕敷於眼睛與眼周,每日2至4次,每次約3至5分鐘,藉由熱敷讓瞼板腺內阻塞的油脂溶解,緩解淚液中油分不足的問題,並且需注意眼瞼的清潔,平常也應多攝取含有Omega-3的深海魚類。

避免乾眼症上身 可以這樣做…

預防勝於治療,為避免乾眼症上身,王孟祺醫師呼籲,平時作息應維持充足睡眠、避免長時間用眼,戴隱形眼鏡時間不宜過長,於冷氣房、吹風、高熱、乾燥的環境,可放一杯水增加濕度,但最重要的莫過於發現眼睛不適時,盡速前往眼科門診就醫,勿自行購買眼藥水使用,避免耽誤診斷與治療。

台灣諾華關心您 以上資料由台灣諾華提供

有位44歲的賴小姐右眼眼白處有黑斑已5年以上,平時不以為意,但今年發現黑斑逐漸變大,鼓起勇氣就醫,竟被診斷為疑似結膜惡性腫瘤,經病理切片證實為惡性黑色素瘤。因腫瘤已侵犯到整個眼睛表面,需接受全眼窩包括眼球切除手術,確保能完整切除黑色素瘤及保留足夠安全距離。術後追蹤已9個月,復原狀況良好。

黑色素瘤致死率很高

臺北榮總眼科部眼矯型科黃渝芸醫師指出,惡性黑色素瘤是分泌黑色素的黑色素細胞產生惡性變化而來,絕大多數黑色素瘤發生在皮膚,是致死率很高的皮膚癌。卻很少人知道眼睛同樣也會罹患惡性黑色素瘤,且眼睛從裡到外的各個部位都有可能罹患惡性黑色素瘤,因初期臨床表現不同,預後也不一樣。

四成病患3年內遠端轉移

臺北榮總20年來手術證實為眼睛黑色素瘤案例共87例,總體病患平均年紀56歲,有59例必需犧牲掉眼睛或眼窩內所有組織,以確保能完整切除腫瘤及足夠的安全周邊距離,即便如此,仍有36位病人(41%)在3年內產生遠端轉移。

眼睛黑色素瘤徵兆多

黃渝芸醫師表示,眼睛表面產生黑色素瘤的可能徵兆,包含眼皮或眼白上的色素斑在短期內迅速增大或變厚;眼皮或眼白上的黑色素斑,顏色發生明顯改變,顏色變深黑、或變得混濁而黑灰白交錯;眼皮或眼白上的黑色素斑邊緣變得不規則。

而眼睛內部產生黑色素瘤的可能徵兆,則為眼睛深部包括眼窩內或眼球內的黑色素瘤的臨床表現較不具特異性,可能是短期單眼視力變差、影像變形、看到飛蚊或散光、眼球突出、眼淚中帶血、或是自己摸到眼周圍附近的腫塊。

眼睛附近有色素斑要提高警覺

黃渝芸醫師提醒,黑色素瘤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腫瘤,尤其是眼睛附近的色素斑要提高警覺,若能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才能切除乾淨,並期望能保住眼睛的外觀,甚至可以保住眼睛的視覺功能。

農曆春假連假,許多人都慵懶抱著智慧型手機或平板電腦追著喜愛的影集或電影,連傳統登門或電話拜年方式,漸漸被通訊軟體或社交軟體方式拜年取代,但過度使用3C產品易讓眼睛產生不適,提醒民眾,適度使用3C產品,若眼睛不適,應休息或視情況就醫,對於正在接受治療或處方眼藥者,特別是青光眼患者,應先洽醫師診治;若需自行購買藥品要切記,購買前記得尋問藥師,雙重把關確保自身用藥安全。

用藥前查明說明書

為了用藥安全,購買前多花幾分鐘諮詢專業藥師,用藥前應看外盒說明或說明書(仿單),不要馬上將外盒或是說明書看完即丟,這樣才能知道藥品名稱、成分、用途(適應症)、用法用量、注意事項、副作用或警語、保存方法等,保障自身用藥安全。

開瓶28天的眼藥水不再用

當眼睛輕微不適,如果家中如有使用未完畢的眼藥水如超過保存期限、開瓶28天後、或須一次使用完而未使用完和眼藥水有混濁、變色或出現異物時,請勿繼續使用。

洗淨雙手再用眼藥

使用眼藥水或眼藥膏前要洗淨雙手,如果需要同時使用眼藥水與眼藥膏時,請先使用眼藥水,間隔10分鐘以上再用藥膏,如果使用兩種眼藥水,建議間隔5分鐘以上。為避免污染藥品,使用時勿碰觸藥瓶瓶口,並避免與他人共用,或用其他容器盛裝。

症狀沒改善或惡化應立即就醫

建議民眾,春節期間多戶外走動,調劑身心。如果眼睛不適自行使用藥3天以上,症狀沒有改善或情況惡化,應立即就醫。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