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眼睛護理

罹患青光眼,約佔25%的機率恐造成失明,在國內已經成為後天失明的的主要原因;永康奇美醫院中醫部中醫師王宏銘指出,主要是因眼內稱為房水的液體,會在眼睛內部不斷流動,當排水構造出現障礙時,眼內壓力上升,就會傷害到視神經,也就是青光眼。

初期症狀不明顯 慢性青光眼易延誤治療

青光眼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出現急性青光眼時,患者除了眼睛劇痛外,還恐會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但若屬於慢性患者,初期症狀就不明顯,多以眼睛悶脹疲倦居多,且休息片刻後就能舒緩,常被誤以為是眼睛疲勞,直到症狀加劇後就診,才發現視力受到影響,甚至視神經嚴重萎縮。

根據患者不同類型 給予適合治療

西醫治療上,可採以點眼藥、口服藥、雷射治療等方式,但慢性患者因眼壓控制不佳等因素,這時就可合併中醫調理;王宏銘中醫師指出,傳統中醫上,青光眼病症類似五風內障,治療上,又將患者分為肝鬱氣滯、痰火上擾以及肝腎陰虛等不同類型,針對不同病症,選擇加味逍遙散、黃連溫膽湯以及知柏八味丸等治療。

讓眼睛適時休息 保有好視力 

根據研究證實,像黃耆、決明子等中藥材,都能有效達到降眼壓效果;王宏銘中醫師呼籲,預防勝於治療,最重要還是從生活習慣做起,平時讓眼睛充分休息外,也要定時量眼壓、檢查眼睛等,且可多吃抗氧化食物(例如新鮮蔬果和菇類等),才能確保視力不受傷害。

時序入夏,節節高升的氣溫不斷破表,太陽越來越毒,紫外線不只傷肌膚,對眼睛也是一種傷害,因此眼睛更是需要注意防曬,以避免白內障或視網膜病變提早發生。目前的白內障手術,已有變色人工水晶體可以選擇,在陽光下,變色人工水晶體為黃色,可以具備過濾紫外線和部分高能量藍光的功能;在沒有陽光照射下,則會回復透明清晰,提供白內障手術後眼睛防曬保護和清晰視力的雙重效果。

戴變色眼鏡適應室內室外更方便

今年的夏天真的好熱,太陽好大,紫外線非常強,眼睛防曬尤其要做好,以免曬出眼睛疾病。開業醫眼科院長吳孟憲表示,太陽很大除了有紫外線,藍光也很強,外出時一定要做好適當的防護,保護眼睛除了要防紫外線之外,也要防藍光的傷害,做好基本防護。在外出時就要戴上太陽眼鏡,或是防藍光的眼鏡,防止高能量光線直接穿透眼睛,避免傷害到視網膜;另外,也可戴變色的全視線眼鏡更方便,隨著光線在室內是透明,在室外就是變色太陽眼鏡,在陽光下可變色以保護眼睛。

使用3C產品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

此外,3C產品也有藍光,也有高能量,長期使用3C產品,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吳孟憲院長指出,藍光是高能量光線,長期下來,就會對視網膜感光細胞造成傷害,就好像紫外線有UVA、UVB,皮膚長期接觸紫外線,會產生皮膚變性;而眼睛長期受到藍光傷害,視網膜細胞會退化,造成視網膜黃斑部病變,影響到視力。

人工水晶體分為白片、黃片與變色片

另外,紫外線與藍光也會傷害眼睛造成白內障,吳孟憲院長表示,白內障原因很多,體質與年紀是很大因素,再加上藥物使用與外傷,以及平常沒有很好的防曬,也會造成水晶體受傷,就會形成白內障;所以,民眾應該在尚未出現白內障之前,就要做好防護。至於若是產生白內障,就要拿掉混濁水晶體,更換人工水晶體,而人工水晶體可區分為一般白片、黃片與變色片。

變色人工水晶體有兩種水晶體的優點

吳孟憲院長進一步表示,變色人工水晶體就像變色眼鏡,碰到陽光紫外線強或高能量藍光時會變色,在沒有有害光線時則不會變色。因為夜間時沒有有害光線,晚上光線不足,感光差,用黃色人工水晶體,就會有不足之處。而變色人工水晶體則是可以調節光線,光線弱時就是白片,可使視網膜看清楚;在有陽光時,會變成黃色人工水晶體,水晶體不會受到外面光線強弱的影響,就可以來保護視網膜,可使白內障病人得到兩種水晶體的優點,能有更進一步的保護。

在台灣,有高達一半的民眾都曾有眼結石問題,但其中只佔7%的人會出現相關症狀,主要是因周圍環境不佳,造成刺激眼睛的物質越來越多,讓臨床上因眼結石就診的患者,有明顯增加的趨勢。

眼結石細小 長期累積恐發炎

眼科醫師表示,眼結石屬於常見的眼科疾病,結石會分布在眼瞼結膜底下,主要是因結膜受到刺激或慢性發炎,使得上皮細胞增生和結膜線體改變,進而混合形成透明狀結膜凝塊,這些結石雖細小,但會呈現一顆顆白色或黃色的圓點,外貌像石頭,因此稱為結石。

眼結石初期無徵兆 患者不痛不癢

通常結石會藏在結膜下,患者並無任何感覺,除非結石變大影響到角膜,這時患者就會感到有異物感且刺痛等症狀,嚴重時甚至會造成角膜破皮,這時就應盡快就醫治療,醫師進一步說明,碰到這種情形,醫師會利用針頭將結石挑除,不過醫師會評估結石大小,再判斷是否適合挑除,避免因傷口過大造成結疤問題,反倒更容易造成結石。

像是戶外工作者、騎車通勤的民眾或是常戴隱形眼鏡等,都屬於結石高危險族群,應特別小心,尤其過敏性結膜炎、長期點眼藥水者或老人家更應特別注意,其實眼結石並非嚴重疾病,但若拖延不治療,就恐會引起發炎,因此若有相關症狀時就應盡快就醫,才能避免症狀惡化。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