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料庫 (備有3,600+文章供參考)

點擊"所選分類", 文章會顯示在>>>所有分類的最下方!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No sub-categories to show!

"體重指數" 計算器

BMI Calculator

填入你的重量及高度


你的體重指數BMI是

0


健康才是真財富

你會輕的一點嗎?

你很健康呀!

你已超重!

你已在肥胖指數中!

提議? 提議? 提議?

眼睛護理

台灣每到秋冬,空氣品質常達「紫爆」的不良等級,其中中部地區細懸浮微粒(PM2.5)時而飆高。

日前,有位50歲從事園藝的男子,在農園中噴灑農藥,事後突然嘴唇和眼睛腫起來,臉頰也出現紅色丘疹,男子以為是農藥中毒,送醫後,澄清醫院中港院區皮膚科主治醫師林書賢表示,他是因過敏導致,罹患血管神經性水腫。

無過敏病史 男子面部突長紅斑

這位男子過去並沒有過敏病史。但是,為了要照顧農園裡的大大小小樹種,都得定期翻土或噴灑農藥,經常在塵土飛揚的環境中工作,收工後不久就發現眼睛和嘴唇紅腫,臉部也出現一大塊紅斑,身體開始不舒服,有胸悶、呼吸不順等情形。

林書賢醫師指出,經檢查該患者有皮膚畫紋反應,經過血清測試有白血球上升及嗜伊紅性球上升(eosinophils)和過敏指數(IgE)上升情形,再依臉部的症狀診斷,是罹患血管神經性水腫,發病的原因,有可能是自體免疫方面的問題,或與接觸過敏源有關,尤其是空污或家裡塵蟎,都有可能發病。

血管神經性水腫嚴重致死

血管神經性水腫常發生在單個部位,也可同時發生在多個部位。病變多位於面部、頸部、頭部、上肢或下肢,也可發生於眼結膜、視網膜、咽喉、口腔、生殖器等,會出現紅腫,除了感覺腫脹或熱感外,一般無疼痛及發癢等感覺異常。如果發生在咽喉部位,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吞咽困難,喉部黏膜嚴重水腫,嚴重時可導致窒息死亡。 該位男子經藥物治療半個月後痊癒。林書賢醫師強調,當戶外空氣不良時,要從事戶外工作最好能戴上口罩,居家環境可以使用空氣清淨機來過濾塵蟎等過敏因子。

 

60歲的葉先生,深受三叉神經痛所苦,儘管有服藥治療,但5年來左臉、眼眶仍反覆疼痛,每次陣痛一來有如刀割、觸電,甚至痛到眼睛張不開,也難以入睡。今年3月,他至醫院接受「顯微神經血管減壓手術」,將壓迫三叉神經的血管隔開後,終於不再疼痛。

好發於50歲以上

李定洲, 台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主治醫師表示,三叉神經痛是一種陣痛式疼痛,每次持續數秒至數分鐘,好發於50歲以上的成年人,大多是因為年紀增長,腦幹附近的血管變形壓迫三叉神經,少數則是三叉神經瘤或病毒感染,在三叉神經形成疤痕所引起的疼痛。

嚴重三叉神經痛如刀割

李定洲表示,三叉神經從腦幹兩側延伸出來,左右側各一條,再分為眼、上顎、下顎三大分支,主要功能是支配臉部感覺及肌肉動作,最常見的三叉神經痛為第三分支,很容易誤以為是牙痛,而第一分支的三叉神經痛較少見、但疼痛最劇烈,有如刀割或觸電的感覺。

顯微神經血管減壓術治癒率高

如何治療三叉神經痛呢?李定洲醫師強調,首先要透過核磁共振檢查,確定是否為血管變形壓迫到三叉神經造成疼痛,可服用藥物改善,或利用手術治療,如神經阻斷法及顯微神經血管減壓手術,神經阻斷法可能有顏面遲緩、麻木等副作用,而顯微神經血管減壓手術,治療效果高達8成,且不易再復發。

 

不少隱眼族應該有過這樣的經驗,在冷氣房內待上一陣子,或在辦公室長時間盯著電腦,或在追著當前夯劇後,眼睛不僅痠澀,同時也變的乾巴巴的,點了人工淚液後好不容易改善乾澀的狀況,但一回兒就又馬上被打回原狀;究竟在購買隱形眼鏡時該如何挑選?又有哪些眉角要注意的呢?

過度用眼、不眨眼 恐使眼睛缺氧

眼科診所院長王孟祺醫師表示,一般隱形眼鏡可分為軟式與硬式兩種材質。其中,軟式隱形眼鏡因較易取得,且拋棄式隱形眼鏡屬軟式,使用上也較方便,因此較受大眾接受;但當過度使用3C產品或長時間處於冷氣房時,眨眼次數減少,使眼淚覆蓋於眼球表面的時間易相對減少,便會導致水分蒸發,隱形眼鏡自然變的乾燥,雙眼便會出現紅腫、乾燥、發炎等不適症狀。

隱形眼鏡挑選有訣竅 材質莫輕忽

目前市面上隱形眼鏡百家爭鳴,該如何選擇才能讓眼睛舒適呢?王孟祺醫師強調,除配戴時間不應超過8小時,且應符合度數外,更要注重材質的透氧性與含水量,如有的會於保存液中添加玻尿酸、海藻酸成分,以保持鏡面濕潤;有的則使用硅水凝膠作為鏡片材質,增加透氧性;此外,目前也有兩性離子鏡片材質,其添加藻元酸成分,讓民眾根據自身狀況選擇,使長時間配戴能更舒適。

諮詢專業 正確使用以達矯正視力之效

現今隱形眼鏡取得容易,常讓人忽略其專業性與安全性,王孟祺醫師提醒,若所挑選度數不符,除易讓眼睛疲憊、無法矯正視力外,更可能造成視力損毀;此外,也應特別注意使用隱形眼鏡的衛生,定期清潔、保養不可少,同時民眾在使用隱形眼鏡前,也應於諮詢專業意見後,依自身需求選擇適合配戴的鏡片,否則長期下來恐會增加造成視力傷害的風險,不得不慎。

下級分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