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想要孩子長得高 把握黃金三原則

日前傳出有國小男童遭霸凌,僅因男童長得比同年的孩子來的嬌小。小兒科陳敏恭醫師表示,有近5成的孩子就寢與睡眠時間不及格,睡眠不足就會影響生長發育!一般來說,在臨床上常發現小孩長得比同年紀的孩子來的嬌小,大部分都有晚睡的狀況。除了提醒父母孩子睡眠的重要性,爸爸媽媽一定要讓孩子養成早睡的習慣,才不會影響小朋友的發育。

如何讓孩子長得又高又健康?陳敏恭醫師說,把握三原則就可以讓孩子長高,包括充足的睡眠、足夠的運動及營養均衡。

一、晚上睡得早、睡眠品質好及睡得久:美國及西歐國家的小孩,大多在晚上8點至9點睡著。在台灣,許多孩子與父母皆有夜生活的習慣,超過10點睡覺的孩子比比皆是。醫師建議小孩睡著的時間最晚不要超過10點,因體內促進長高的荷爾蒙約晚上9點到10點時會開始分泌。小孩身高成長曲線在青春期長得最快,過了青春期,成長就逐漸減緩,約18至20歲左右即不再長高,故充足的睡眠時間是長高的必要條件,成長中的小孩建議一天平均睡眠時間,幼稚園是13小時;小學11小時;國中、高中10小時。

陳敏恭醫師提醒,睡前6小時內不喝含咖啡因的飲料;睡前3小時不吃宵夜;睡前半小時關掉3C產品;臥室要有良好的通風,亮度為微弱夜光或黑暗,溫度在24°C以下。父母避免在臥室內處罰小孩,可利用睡前時間與孩子互動,然後讓小孩甜蜜的進入夢鄉。

二、運動:成長中的小孩每周至少要有7小時且強度在中等以上的有氧運動,及每周至少要有二次的肌力訓練。有氧運動指游泳、打球、跑步跳繩與騎腳踏車等;由幼童的肌力訓練是指拉筋、仰臥起坐或伏地挺身,而非舉啞鈴或舉重。因小孩的韌帶與軟骨發育尚未成熟,不適合從事類似的肌力訓練。而運動時有心跳加快、運動中講話有點困難等,即為中等強度以上的運動。但紫外線太強時,則不適合做戶外的運動。每次運動前也需注意暖身;運動後做伸展運動,可減少運動傷害。

三、營養均衡:遵循健康飲食金字塔與天天五蔬果原則。飲食金字塔是多吃蔬果、全穀類、一些堅果類、豆科植物,每天一份奶品食物,少吃紅肉、奶油,甜點、飲料、再製品的食物等。而家長最頭痛的問題是小孩不愛吃蔬菜,建議家長可從蔬菜種類、烹飪方式、蔬菜與他類食物的混搭來做改變。鈣質方面可從鮮奶、奶粉、優格、起士、小魚乾、深綠色蔬菜、豆腐等。

孩童出現弱視 把握七歲前黃金治療期

弱視主要是指在完全矯正下,孩子卻不到同年齡幼童的標準,通常5歲幼童視力最少0.7,小學一年級視力則可達1.0;若矯正過後,孩子仍未達0.8,就可判定為弱視,應把握7歲前的黃金治療期盡快治療。

包括度數太高的近視、遠視或是散光、擋住視軸的白內障等,都可能是造成弱視的原因;彰化秀傳紀念醫院眼科主治醫師官珮慈指出,尤其家長若能把握孩子七歲前的黃金治療期,積極配合治療,通常都能獲得不錯療效。

官珮慈進一步說明,其實像是許多家長都會擔心孩子太早就必須戴眼鏡,但其實若孩子近視就應配戴眼鏡,幫助刺激視覺神經,才能降低弱視風險,另外,也可培養孩子專心看東西的習慣,除了醫院的視力訓練儀,也可透過拼圖,讀報紙訓練孩子。

家長也需注意,儘管孩子配完眼鏡,也應定期帶孩子回診追蹤,降低弱視機率;官珮慈提醒,平時家長應多觀察,若孩子出現瞇眼看東西,或是歪頭才能看得清楚,都有可能是弱視徵兆,應盡快就醫檢查,才能避免症狀持續惡化。

 

門諾「平安習步帶」 增添照護安全性

根據統計,平均70歲以上的老人,一旦跌倒,有十分之一會傷及大腿骨,嚴重者可能癱瘓。因此,近年來醫院對於患者或老人防跌的措施,持續改善。門諾醫院復健科經多年研究,成功研發出「平安習步帶」,降低患者和照護者跌倒機率,增添安全性,經過病患近年來的臨床使用,今年將進行量產,希望能幫助更多行動不便的民眾,常保安全。

楊緒南,門諾復健科醫師表示,在眾多老人跌倒的比例中,部分原因是因照顧的家人,無法有效的在病患身上施力,才會發生患者從自己手邊溜下或跌下的狀況。另外,門診中也有少數患者,因為照顧臥床病人,造成自己身體受到傷害,需定期復健治療,近幾年類似狀況的病患比例愈來愈高。為減少相關職業傷害持續發生,並確保慢性或失能患者能減少跌倒機會,便誕生出「平安習步帶」。

楊緒南說,此款腰帶的操作簡便,只要在移動患者前,將此腰帶束上,便能輕鬆搬移;若是患者站起後腳步不穩,照顧者可透過平安習步帶來支撐患者,以便他們練習走路,且不再容易跌倒;而骨質疏鬆症患者,透過此腰帶進行搬移時,則可幫助肌肉張力,且能達到保護椎骨的效果。

其實,平安習步帶的製作原理,是透過人體的天然槓桿幫助快跌倒的人,並保護照顧者的腰。目前製作經費獲得公益彩券盈餘挹注,第一批將生產600個,若有需要者,透過專業評估後,可免費索取。「用了平安習步帶後,老爺爺的骨董睡褲就不易被拉破;老奶奶的絲質睡衣也可以穿更久;照顧者不用天天來做復健。」楊緒南笑著說。

 

愛跑步+用眼多 二十歲男竟罹白內障

白內障非老年人專利!一名年僅二十多歲的上班族,每天都需要長時間盯著電腦螢幕、看資料,假日又喜歡在豔陽下跑馬拉松,因用眼過度也未保養眼睛,竟罹患白內障。收治病例的李信成醫師說,該男子是高度近視者,因用眼多、而罹患白內障,考量病患的生活習慣及工作型態,必須看遠與看近,建議接受多焦點人工水晶體手術較適合。

眼科醫師李信成表示,隨著科技進步,現代的銀髮族與過去大不同,3C產品不只年輕人愛用,更深入老年人的生活。從前,老年白內障患者,只要求「看得見」,現在在臨床上時常遇見患者表示,術後一定要可看遠、看近,也能夠開車出遊、外出踏青,還可以在家滑手機。

白內障逐漸年輕化,年紀輕輕眼睛狀況卻老化如老人。李信成醫師說,由於科技進步,許多人雖然已下班回家,但還是得藉由通訊軟體連絡公事,眼睛長時間盯著小螢幕看,休息時間不足夠,又喜歡在睡前滑手機;若燈光不夠亮,眼睛的壓力與疲勞就升高,導致許多眼部病變,其中最常見的就是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嚴重時可能引發失明。

許多人都與病例中的男子相同,平日上班時須看文件、使用電腦,導致用眼過度;而假日時喜愛戶外運動,又沒有做好防護措施,讓眼睛暴露在藍光與紫外線下,種種原因導致眼部快速老化。至於白內障患者要如何挑選人工水晶體呢?李信成醫師說,單焦點人工水晶體能提供良好的看遠功能,但看近時仍需配戴老花眼鏡,患者時常需多副眼鏡替換;而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則免去看近時對老花眼鏡的依賴,再加上有自動調節功能,可看遠也可看近,方便性遠大於單焦點人工水晶體。

針對年輕與銀髮族病患,可依其生活型態來選擇人工水晶體。李信成建議以多功能性為佳,可選擇具有瞳孔調適型、非球面、過濾部分有害藍光的多焦點人工水晶體,可矯正老花、調節遠近,對於夜間用眼時也較不吃力,戶外活動或使用3C產品時,也可利用黃色人工水晶體降低有害藍光的傷害,同時保護視網膜,預防黃斑部病變。

李信成醫師叮嚀,白內障手術愈發進步,眼部傷口小、修復期縮短,除了定時點眼藥水與回診檢查外,防曬與保養都不可輕忽!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