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治療退化性關節炎 葡萄糖胺非補藥

出現退化性關節炎,通常會有關節疼痛、活動不便等症狀,且伴隨腫脹變形,屬於關節軟骨病變,不但會使軟骨變薄,也可能有骨刺增生等現象;陳彥名,彰化醫院骨科主治醫師指出,尤其許多民眾都會自行購買葡萄糖胺製劑,也就是維骨力服用,但要小心,並非所有含有葡萄糖胺類成分的產品都為維骨力。

葡萄糖胺能增加關節滑液的黏多醣成分,幫助緩解關節疼痛效果,但政府將硫酸鹽葡萄糖胺成分產品,作為藥品管理,而鹽酸鹽葡萄糖胺、不含鹽基的葡萄糖胺的產品則為食品管理,若以當初剛引進國內的葡萄糖胺類產品,對膝關節炎患者而言的確能幫助舒緩,因為以前只有消炎止痛藥可以用。

如今根據醫學研究顯示,葡萄糖胺類產品對於關節炎的疼痛並無明顯療效,雖仍也無副作用,但並不鼓勵醫師開立葡萄糖胺給予患者服用,加上目前仍核准適用於骨關節炎治療上。

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在骨科門診屬於常見症狀,治療上仍以藥物配合物理復健為主;陳彥名提醒,民眾若有任何膝蓋疼痛等現象,應先就醫檢查,避免自行購買藥物服用,對症下藥治療,才能真正有效甩開疼痛。

 

狐臭味太重好尷尬! 小資保肝法可改善

不論男女,都不喜歡身上有汗臭味或異味,因此體香劑在夏天賣得特別好。但是,若是體香劑也蓋不掉的狐臭,該怎麼辦呢?

一名女性,從來沒想過自己會有狐臭,但有天男友卻告訴他腋下有狐臭,除味道外,狐臭還會在衣物上留下黃色汗漬,更是令人難堪。

中醫師劉益伸表示,狐臭是因為「頂漿腺」的特殊汗腺所致,頂漿腺分泌物中含有蛋白質、脂質等,經過皮膚的溫度發酵所產生的味道。就是大多數狐臭的來源。

而狐臭有遺傳或後天性兩種,中醫認為狐臭是屬於內熱、體濕的表現,而體濕就是體內陰陽、氣血不平衡。 「人有氣血不和,腋下有如野狐之氣,謂之狐臭。」狐臭若非因先天遺傳而來的話,就是吃太多肥厚的食物,導致氣血不平衡而致。

臨床上有許多熬夜者、三餐不規律者多有狐臭多汗。建議患者可避免吃肥厚、高油脂、高熱量食物。 但長期熬夜損傷肝者、三餐不規律損傷脾胃者,都應就根本來治療,即保肝健脾。劉益伸醫師說,甘淡食物多具有健脾利濕的功用,還可加強體內多餘水分排出。薏仁、綠豆、仙草都是小資保肝法,此三種食材不但不會傷脾胃,對於體內氣血平衡都有正面幫助,建議在平時可多加食用,可改善狐臭。

 

夏日中暑潮 喝冰水恐致憾事

最近氣溫飆高,又遇清明掃墓的季節;一名90歲洪姓老翁,家族掃墓從來不缺席,上週日掃墓時,突然發生疑似中暑休克情形,家人先做簡單的處置(躺平、鬆開衣物皮帶、喝水),旋即送至急診室,經醫師檢查後,確認是中暑。

收治病例的急診室主任吳肇鑫醫師表示,當人體長時間暴露在高溫環境,造成體溫超過41度以上,就會合併有神經功能異常(如昏迷、抽慉),這就是所謂的「熱中暑」!

因體溫調節能力失常所致,會有排汗功能異常無法散熱,老人、小孩、慢性疾病與酗酒者均是高危險群。輕微中暑會有臉色發紅、口渴、頭暈、噁心、心悸、四肢無力等症狀;症狀惡化時加上胸悶、血壓下降;嚴重時會突然昏迷。

在掃墓或戶外活動時發現家人出現不適現象時,可先將病人移至陰涼通風處,墊高頭部。若病人意識清醒,可補充水份;若病人失去知覺,出現噁心、嘔吐症狀,就不可以再補充水分。家屬可幫助病人坐起或側臥,頭偏向一側,保持呼吸道通暢以防止嗆到。也可以用冰水袋冰敷頸部、腋下及腹股溝等處,讓動脈循環慢慢降溫冷卻;但是切勿讓病人喝冰水或全身浸泡冰水降溫,會導致血管收縮,導致急救時無法電擊。

吳肇鑫醫師說,真正符合熱中暑定義的病人很少,但狀況非常嚴重,延遲處理死亡率高達百分之80,其他大部分都是因高溫環境造成流失太多水分和鹽份的熱衰竭症狀。熱中暑因為併發症多而產生高死亡率,其中包括神經功能異常(腦水腫、癲癇、昏迷)、心臟功能異常( 心律不整、充血性心衰竭、低血壓)、肺功能異常( 肺水腫、呼吸窘迫症候群)、肝功能受損、腎功能受損、凝血功能 (瀰漫性血管內凝血,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橫紋肌溶解症、乳酸中毒。

吳肇鑫主任提醒,因戶外遮蔽物少,中暑者通常都是直接曝曬在陽光下,要避免中暑,就要多喝水,並且陽光下直接曝曬勿超過15分鐘;當出現中暑症狀時,切勿喝冰水,以免造成全身性血管收縮更不易散熱,最後導致心律不整,以及因為皮膚上有水而急救時無法電擊。

 

幼兒非成人縮小版! 破解新手爸媽迷思

新手爸媽常上網找資料或是詢問長輩照護幼兒的方法,如孩子會爬了,就應該坐螃蟹車來學走路了!但醫師說,螃蟹車反而讓孩子學不到「平衡感」,且根據研究,寶寶爬行可幫助大腦發育,讓寶寶更聰明,一旦坐了螃蟹車,寶寶就喪失爬行機會。

一、新生兒生下來第一口要喝黃蓮水去胎毒? 不論是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胎毒」的說法,台安醫院嬰兒室陳崇萱護理長表示,嬰兒的第一口奶應該是母乳,初乳對孩子來說可提供高營養外,還有免疫力。而新生兒不應該喝母奶或配方奶外的食物。

二、光喝母乳營養不夠,需要加奶粉? 陳崇萱護理長表示,母乳的營養價值無可取代,有些媽媽可哺餵母乳到3歲都沒有問題。母乳可提升寶寶的免疫力,是所有奶粉都無可取代的,這也是為什麼喝母乳的寶寶,很少生病的原因。市面上所有的奶粉也僅是母乳的模仿者,因母乳成分極其複雜,連科技無法完全複製。

三、鼻子不挺,捏一捏就能變高又漂亮了? 幼兒的鼻腔黏膜較嫩、血管多,常捏的話,可能會「捏傷」黏膜和血管,導致鼻腔原有的保護能力下降,增加被細菌感染的風險,而且捏鼻子,其實不會讓鼻子變挺。

四、副食品吃粥品最營養? 嬰幼兒副食品專家洪嘉穗表示,粥品多是採用大量的水熬煮,因此含水量高,若一次吃得太多、太急,容易引起胃酸過多,導致胃食道逆流,腸胃不適。建議等孩子的腸胃成展健全後再食用。、

五、6個月大了,可吃甜味或鹹味? 洪嘉穗表示,孩子吃多了人工添加物、色素、過甜、過鹹的食物後,反而對抗拒天然食材,導致營養攝取不均,開始偏食、挑食,陷入惡性循環。

六、孩子會爬就坐「螃蟹車」練習走路了? 馬偕紀念醫院骨科主任劉士嘉醫師表示,螃蟹車就是學步車,而學步車最大的問題就是高危險性,若是放置障礙物或是一些危險的物品在地面上,寶寶很容易因為快速衝撞而發生意外。

此外,一旦寶寶依賴學步車後,開始走路後會很難學習到平衡,也沒有學會正確移動身體的方法,減少爬行的機會。 七、寶寶便秘要多喝水? 三軍總醫院小兒部主治醫師徐萬夫表示,寶寶便秘與喝水少無關,若便秘可給蘋果泥。幼兒由於腎臟不成熟,若在短時間內給予大量水分造成腎臟無法將水分排除,恐導致血液中電解質被稀釋,引起低血鈉與低血清滲透壓情形,反而傷害腎功能!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