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八成幼童乳牙蛀 恐影響恆牙發育

3歲的李小弟,因為牙痛至牙科求診,被診斷為『奶瓶型蛀牙』,但因李小弟哭鬧不止無法好好治療,只好全身麻醉才能接受順利治療,讓家長非常不捨。李威誼醫師表示,依衛生福利部公告,目前5歲兒童齲齒率達79.3%,每10人中就有8人蛀牙,每人平均蛀牙2.5顆。

常有部分父母對於乳牙保健較不重視,認為乳牙會掉,蛀了也無妨的迷思。李威誼說明,乳牙不只用來咀嚼,還有美觀、發音及維持未來恆牙萌出空間,及引導恆牙生長等更重要的功能。乳牙蛀牙嚴重時,會使細菌感染擴散造成發炎,可能導致未來恆牙發育缺陷;若乳牙過早脫落,旁邊的牙齒會傾倒,讓恆牙長歪或發育不好。

治療是一環,但更重要的是預防。李威誼表示,四大預防方式包括口腔衛教、飲食管理、氟化物的使用與窩溝封填。第一顆乳牙大約是6個月大左右開始萌發,寶寶吃完東西後,可以用紗布沾水或軟毛牙刷清潔牙齒牙齦,不需使用牙膏。一歲半至兩歲半,可慢慢訓練小朋友自己刷牙或和大人一起刷牙。台灣飲用水沒有加氟,建議在孩子潔牙技巧還不成熟時,可以服用氟錠,但要注意既像,6個月到3歲每天服用0.25mg,3至6歲每天0.5mg,6到16歲則每天1mg。

新發的恆臼齒表面有一些較深的窩溝,細菌及食物殘渣堆積無法清除,容易造成蛀牙。因此可以使用窩溝封填劑,達到封填效果。研究顯示,窩溝封填可減少 70至98%蛀牙,表面較為平整,潔牙時較容易清除,但牙齒與牙齒的鄰接面還是需靠牙刷與牙線清潔。

對於已經形成的蛀牙,建議以傳統填補復形方式來處理。接受窩溝封填處理後還是需要定期門診檢查與良好的口腔清潔,搭配使用氟化物才能有效降低蛀牙率。李威誼醫師更指出,目前全民健保有補助6歲以下兒童每半年免費一次塗氟,以及國小一年級學生『恆牙第一大臼齒窩溝封填』。日常的飲食也要漸漸戒掉小朋友夜奶及含奶瓶睡覺的習慣,儘量避免高糖分食物,發現乳牙蛀牙時,應該及早就醫治療。

李威誼, 台南市立醫院牙科醫師

 

上班族久坐不動 小心肌筋膜症候群上身

上班長時間打電腦、下班躺在床上滑手機,這是上班族的通病,小心肌筋膜症候群上身!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許多年紀輕輕的上班族,長時間用電腦、低頭滑手機,維持固定姿勢導致肌肉緊繃、血液循環不佳,最容易造成脖子、肩頸痠痛,久而久之甚至變成慢性肌腱炎。

肌筋膜症候群是肌肉不正常收縮引起的疼痛症狀,包括筋膜疼痛、筋膜發炎。林政宜醫師*表示,每條肌肉都有神經支配,當神經對肌肉調控變差、肌肉過度使用、長期間維持固定姿勢或慢性疾病,都會使支配神經受到壓迫、血液循環不良,而出現訊號傳遞不良,有較高機率出現肌筋膜症候群的現象。

林政宜舉例,上班族久坐不動,長時間用電腦、滑手機,是導致肌肉長期間維持固定姿勢的主因,而肌肉緊繃、血液循環不良,造成肌肉代謝物質或發炎物質堆積,最終形成筋膜疼痛、筋膜發炎的肌筋膜症候群,最容易在脖子、肩頸、腰部等肌肉群,出現僵硬、痠痛的症狀。

如何預防肌筋膜症候群上身?林政宜建議,電腦旁邊放個鬧鐘,工作每30分鐘就提醒自己放鬆、做伸展及舒緩的動作,如雙手交叉引體向上、轉動脖子及腰部、甩甩手臂及起身走動,活動脖子、肩頸、背部、腰部、臀部、手肘等處,藉由肌肉拉長、收縮的過程,幫助血液循環變好,都是很好預防肌筋膜症候群的方法。

*林政宜-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復健科主治醫師

 

拔智齒真的會瘦臉嗎? 專家破解智齒迷思

智齒生長在牙槽骨的最末端,是口腔中最後一顆萌出的恆牙。到底智齒該不該拔?拔了智齒後是否鄰牙會產生搖晃?拔了是不是臉型就會變瘦?不夠聰明就不會長智齒嗎?

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博士陳俊龍醫師表示,大部分的人在智齒萌出時都會感到疼痛,若不及早拔除,還會蛀牙。而智齒其實是人類演化過程中「被犧牲」的生物學性狀,與智力沒有任何關係。

為什麼要取名為「智齒」呢?陳俊龍博士說,因智齒多在17至25歲之間萌出,醫學上認為,智齒正值心智開始成熟的時期長出,因此得名。智齒到底該不該拔?醫師說,倘智齒都長到正確的位置,就不用處理。

但若有「阻生」的情形,就應拔除!簡單的說,阻生智齒可能是顆不定時炸彈,當你抵抗力下降時腫脹、疼痛就會發作,比如工作壓力大、或是女性懷孕時。 而拔智齒是不會讓臉變瘦的。陳俊龍醫師說,拔除智齒對臉型並無影響,當然也沒有瘦臉的效果。醫師建議,對於有阻生問題、完全無用的智齒,應儘早拔除。也不需擔心拔完智齒會引起其他牙齒鬆動;不要覺得智齒還好好的,拔了可惜,其實它完全無用,還可能對牙齒清潔造成影響而患有牙周病。

陳俊龍, 美國哈佛大學牙醫學博士醫師

 

控制出油+做好防曬 調理痘痘肌

怎麼又冒痘痘了?煩人的痘痘肌,不只是年輕人才有的問題!包括壓力大、生活習慣不規律、飲食不健康,都是影響皮脂分泌的關鍵。醫師建議,只要正確清潔,掌握控制出油、做好防曬,就可以慢慢將肌膚調理到平衡狀態。

「肌膚清潔是保養的第一步!」邱成湦指出,首先要先了解自己的膚質,挑選適合的清潔產品,且成分愈簡單愈好,最好是不含皂鹼、臨床測試多、只含溫和界面活性劑的產品,並親自試用過,才能避免肌膚出問題。

邱成湦舉例,最難護理的痘痘肌,其實只要掌握控制出油、做好防曬兩大重點,就可將肌膚調理到平衡狀態。一般坊間的痘痘肌清潔用品,幾乎都會添加酸類成分,在清潔的過程中順便去角質,但建議挑選一般溫和的洗面乳即可,在出油或痘痘較多的部位、可加強清潔一次。

現在肌膚清潔用品,不但要把臉洗乾淨,也開始講求多種功效,如美白或抗老等功能。清潔產品通常在肌膚停留幾分鐘的時間就必須去除,建議民眾不要追求附加效用,最重要的是清潔功效。

邱成湦, 開業皮膚科醫師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