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排尿有障礙 男性就診前三大原因

夜晚頻尿不斷、尿尿滴滴答答,小心攝護腺肥大做怪!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排尿障礙是年長男性前三大就診的原因,主因隨著年紀增長,攝護腺肥大的部份往尿道中增生,壓迫到尿道而出現夜尿、頻尿、尿不乾淨等症狀,甚至影響勃起功能。

江怡德醫師表示,正常人的攝護腺大小如同栗子,隨著年紀增長攝護腺逐漸肥大。據統計,近半數50歲男性都有攝護腺肥大問題,70歲更將近7成,有些可能會腫大如乒乓球、雞蛋般,嚴重者形同棒球大小。

當出現攝護腺肥大問題,江怡德指出,患者會出現排尿障礙,包括頻尿、尿尿滴滴答答、夜尿、殘尿、甚至尿不出來等情形,嚴重影響生活品質,甚至引發細菌感染、結石,併發腎水腫、尿毒等需要洗腎。

如何早期發現攝護腺肥大?江怡德建議,50歲以上的男性,最好每年定期接受攝護腺指數檢查及門診評估,如果有泌尿道方面的症狀應立即就醫檢查,早期發現可服藥治療,病情嚴重則需接受手術治療。

江怡德, 雙和醫院泌尿科主治醫師

 

正確坐姿適時拉筋 遠離腰痛夢魘

腰痛非老年人專利,近來門診觀察發現,青少年與幼童腰痛就醫比例直線上升,幾乎都是姿勢不良惹禍。

長時間仰坐在椅子上,使得大腿肌肉間的施力不平衡、腰臀部過度緊繃而造成不適,只要1、2小時沒有移動,久而久之就會產生毛病。

一般人很容易將腰痛誤以為是腰部肌肉發炎,僅治療患處,治療師表示,適時的做拉筋運動放鬆大腿,並保持臂部與椅背緊貼的良好坐姿,才是長久之道。

 

基礎體溫立大功 不孕婦成功受孕!

一名37歲的婦女,明明就沒有特別避孕,但結婚四年以來,肚皮卻一直沒有動靜。眼看連當高齡產婦的黃金時間都在一點一滴的流逝,心裡只能乾著急。所幸經過中醫治療,發現其基礎體溫異常,經過調理後,終於順利懷孕。

另一位35歲婦女,有基礎體溫的高溫期偏低與過短的問題,漫漫五年求子不成,服用中藥細心掌控體溫後,現在是兩個小孩的媽了!

不孕,不是無法懷孕,而是不容易受孕。有些女性的不孕症,原因出在基礎體溫異常。蘇珊玉說,懷孕的必要條件之一,就是有正常的基礎體溫,若是濾泡期太短、體溫太高,或黃體期基礎體溫太低太短,都會婦女不易受孕的原因。建議不孕症患者可採用中醫的「月經週期療法」,在低溫期、排卵期和高溫期間,服用不同的中藥調理體質,提高受孕機率。

何謂基礎體溫即指晨起時體溫尚未因運動飲食所測出的體溫,而女性的月經周期以月經報到的第一天為周期開始日,周期約為28日,每人因體質略有不同。其中又以排卵日為分隔,分為排卵前的「濾泡期」與排卵後的「黃體期」,濾泡期長短不一定,黃體期平均約為14天。而排卵後次日,因卵巢形成會分泌黃體素,而黃體素會使體溫上升攝氏0.6度左右,高溫期約持續14天。若無受孕,會停止分泌黃體素,體溫就會回到基本線。

若是已懷孕,就會繼續分泌黃體素,體溫會持續高溫。 以第一起病例中的女性為例,其基礎體溫變化,在月經前的高溫期非常低,只有36.3℃,且上下起伏極不穩定。她使用的中藥,低溫期用一貫煎調理,排卵期以一貫煎加上香附,高溫期轉為補中益氣湯,以及補腎陽的龜鹿二仙膠。經過一個週期的中藥調理,逐漸出現比較穩定的高溫期,但溫度仍偏低,高溫只維持七天。第二週期完畢,高溫延長至十一天。來到第三週期,她的高溫期溫度上升,自然而然的順利懷孕。

蘇珊玉醫師指出,女性的基礎體溫,在低溫期需補腎陰補肝血;排卵期則補陰補血,並配合理氣或活血;高溫期改補腎陽補腎氣。如此一來,高溫期的溫度被強化,高溫期的基礎體溫就會上升,也自然就會延長,懷孕的條件於焉水到渠成。

蘇珊玉,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中醫婦科主治醫師說

肩部關節發炎慢性化 男子手舉不起來

40歲的吳先生,平時熱愛運動,健身、網球、羽毛球和游泳都有涉略,因左肩膀疼痛約兩個月。本來以為是平常舉重造成的肌肉酸痛,休息幾天就會好,沒想到卻間歇地痛了兩個月,手也舉不起來。

經過肩部超音波檢視,發現肩峰及三角肌下滑液囊皆有增厚,有發炎現象。收治病例的復健科黃仁華醫師,以類固醇局部注射後,再安排局部電療與深層熱療,才有明顯改善。

黃仁華,台中醫院復健科醫師表示,因滑液囊發炎而導致身體疼痛,滑液囊是在關節周邊的囊狀物,多數和關節相通,主要功能為潤滑,減少關節活動時的摩擦,但不是每個關節都有,主要分布在大關節周圍,像是肩部、肘部、髖部、膝部、踝部等,平時擔任潤滑的工作,在過度使用的情況下,就容易會有發炎的情況產生,此時就會有疼痛的發生;而在發炎的狀態下,潤滑的功能就會降低,更容易使疼痛加成。

肩部有多個滑液囊,其中較重要的有肩峰下滑液囊及三角肌下滑液囊。這兩個滑液囊的重要性在於,它們都位於旋轉肌群肌腱的上方,而旋轉肌群又是負責肩部活動相當重要的構造,所以當一個人常常使用到上肢的時候,例如舉手或擺動上臂;相反地,如果這兩個滑液囊發炎,對於上肢的使用及肩部活動影響就會很大。在臨床治療時,若遇急性發炎時,主要以皮質類固醇合併局部麻醉劑,直接注射於滑液囊的位置,再配合口服消炎止痛藥;若是時間拖長變成慢性發炎,治療方式仍同,只是相對治療時間就會拉長,須搭配物理治療如電療或熱療等一起配合。

黃仁華提醒民眾,若感覺肩膀或其他地方疼痛,可先讓患部休息,若過了一個禮拜還是不舒服,便要小心是否為滑液囊發炎、旋轉肌群病變或撕裂等症狀,先到門診經由醫師檢查成因,再做進一步的治療,可以減少進一部變成慢性發炎的機會。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