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氣爆冷,國內進入流感高峰季,兒童更要小心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小兒科醫師提醒,免疫力較低的幼童、年長者,除了接種流感疫苗,也要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雙重保護才能減少發生嚴重併發症;若持續發燒超過2天,最好立即就醫。 台大醫院小兒部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指出,每年12月底至隔年2月,是國內天氣最冷的時候,通常也是流感、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的高峰期。據統計,每年流感死亡人數中,約有3分之1肇因於肺炎鏈球菌感染。 呂俊毅表示,流感病毒會破壞上呼吸道黏膜細胞,導致肺炎鏈球菌趁機入侵,造成中耳炎、鼻竇炎及支氣管炎等呼吸道症狀,嚴重可能引起嚴重併發症,如敗血症、肺炎、腦膜炎,死亡率極高。 感染肺炎鏈球菌初期,症狀類似感冒容易遭到忽略。呂俊毅強調,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預防方式,建議嬰幼兒年滿2個月就可接種肺炎鏈球菌疫苗,完整接種4劑,更能提供完整的保護力,降低嚴重併發症風險。

女性愛美不分內外,除了要把外表看的到的地方打理好,對於內在也是有所堅持;有些人覺得深色乳暈是代表性經驗豐富,粉紅色乳暈才是少女的象徵,或是因為內衣太緊摩擦導致黑色素沉澱,為此動用許多方法來讓乳暈變粉紅。 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衣物摩擦造成乳頭黑色素沉澱,基本上不會太嚴重,無論是乳頭還是乳暈的顏色,主要是由體內的黑色素體來決定的。 他解釋,乳頭顏色變深,與黑色素的活化相關,黑色素體的旺盛與否,會隨著成長發育而改變,與體質有關,若沒有分泌不正常的分泌物,乳頭的顏色改變是正常的。這也是為什麼有些人原本乳暈是粉紅色的,但隨著時間而逐漸變成深色;值得注意的是,乳頭變黑也可能是患有愛迪生氏症(Addison's disease),需要就醫檢查確認。 愛迪生氏症為慢性原發性腎上腺功能不足,主要是因為腎上腺內部功能障礙,造成腎上腺皮質功能不足;症狀多為輕度倦怠感、無精神感、皮膚顏色變黑、易怒、體重減輕、噁心、嘔吐、姿位性低血壓等。 另外,醫師提醒,乳頭的形狀與凹凸也值得注意,若乳頭天生就有些凹陷,並不需要擔心;但若是後天突然出現異常凹陷,或是出現腫脹、搔癢、疼痛感等,則可能是柏哲德氏症(Paget's Disease)、腫瘤等,需要就醫由醫師檢查判斷。 柏哲德氏症為一種表淺型的乳癌,通常發生在單側乳房;是位於乳頭與乳暈周圍一種看起來像皮膚濕疹的疾病,有時候會呈現糜爛狀態,觸摸起來會有硬塊感。

算食物中的熱量是一件很麻煩的事,為了減重,你也可以不必太花功夫,看時鐘就好。美國沙克研究所(Salk Institute)的兩項研究發現,將一天中的進食時間縮限在八到十二小時之內,小鼠在近十個月的實驗後體重比一般小鼠輕了四分之一,而這樣的成績跟牠吃了什麼,並沒有什麼關係。 這兩項刊登在「細胞代謝」(Cell Metabolism)雜誌的研究,第一份研究小鼠進食量與進食時段的關連。他們將小鼠分為兩組,吃的食物相同,甚至還包含高脂與高糖份的食物,但差別在限時組一天只有12小時可以接觸到食物,控制組則隨時都可以吃。研究發現限時組體重增加的情形要比控制組少。接著研究團隊又將部份控制組的小鼠改成限制進食時間,發現即使跟之前吃進一樣的熱量,牠們的體重在幾天內還是掉了5%。總計三十八週的實驗結束後,限時組的小鼠的體重平均比控制組少了25%。 研究還發現,如果在實驗中間安排短暫的休息日,讓限時組小鼠並非每天都嚴格遵循限時進食的規範,體重減少的效果會有些許打折,但原則上還是有效。更重要的是,除了小鼠肥胖的問題,原本有糖尿病的病情也有改善的現象,而不要吃宵夜也有同樣的效果。 這項研究並沒有指出明確的因果關係,不過第二份研究提供了一項線索。在這項研究中,他們將焦點在腸道菌種上。學界已知腸道裡的細菌種類分佈與運作會影響到身體的代謝過程。研究中發現,腸道裡的細菌不但每天都會有變化,其組成比例是週期性地在波動著,這種循環變化會受到飲食習慣影響,但透過限時進食的飲食方式,可以恢復部份原有的運作。 研究領導人Satchidananda Panda表示,這種透過進食的時間調整腸道菌種的運作方式,而跟基因、養份種類、卡路里、藥物都無關的研究結果,可以說開出一條新的道路;對生物學家來說,可以做為代謝疾病、腸道菌種與現代化不穩定的生活習慣之間關係研究的範例;對民眾健康來說,先調整飲食習慣或許也是一個預防或治療肥胖相關代謝疾病的方法。 看起來,古代有老和尚過午不食,不是沒有道理。不過這項研究是否真的在人身上有效,其實你我現在就可以先試試看。 資料來源:健康達人網(原文網址),非經授權同意請勿轉載。

肥胖雖然不是疾病,但長期下來,恐為身體埋下引發疾病的危險因子,尤其近年來慢性病盛行率增加,且有逐漸年輕化的趨勢;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鄭欣宜指出,其實並非體重在合理範圍內就為健康,最重要是BMI應介於正常範圍內,且包括腰圍、體脂肪等,都不應過大及超標。 根據研究顯示,腹部肥胖容易使罹患慢性病的風險增加,主要是因腹部肥胖會使內臟脂肪變多,導致身體代謝異常,使血糖、血壓、血脂異常等危險因子形成;鄭欣宜說,因此建議男性腰圍必須小於90公分,女性則應小於80公分,較為健康。 營養師鄭欣宜進一步說明,若想減重的民眾,其實不妨可提高身體的肌肉量,因足夠的肌肉量能幫助身體提高基礎代謝率,且能幫助突破減重的停滯期,許多女性雖體型纖細,但仍有體脂肪率過高,隱藏肥胖的存在,這時更應透過運動提高肌肉量,幫助身體新陳代謝,有效降低體脂肪。 很多人減重後,又復胖,體重起伏變化,又稱為溜溜球效應,反而使減重更為困難,其實若能提高身體新陳代謝率的肌肉組織,就能有效維持體重,減重成功;鄭欣宜提醒,透過正確的飲食,且配合運動的方式,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瘦的很健康。
健康飲食

【福島食品真的NG嗎?3】輻射其實無所不在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