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資訊

健康資訊  

患病看 健康醫療    |    健康飲食 (病食同源)

周邊動脈阻塞 嚴重恐須截肢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2014/12/13
根據文獻指出,約50%罹患周邊動脈疾病的患者都須接受截肢手術,且洗腎患者發生周邊動脈疾病的機率為22.8%,不到五個患者就有一位罹患此病;彰化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楊淵博指出,動脈血管硬化恐發生在全身任何地方,若發生在四肢周邊的血管,就稱為邊動脈阻塞疾病。 周邊動脈阻塞疾病因不會致命,但惡化時卻恐影響日常生活,嚴重時甚至因血流無法到達四肢,必須截肢處理;楊淵博說,周邊動脈疾病症狀又分為四級,包括初期無症狀、間歇性跛行、休息時疼痛以及難癒合的缺血性傷口。 醫師楊淵博進一步說明,包括年紀大於40歲以上、三高患者、抽菸或其他動脈阻塞疾病等,都屬於周邊動脈疾病的高危險族群,治療上,若能有效控制糖尿定等危險因子,配合運動和藥物就能獲得良好控制,若無法改善,則建議用導管或繞道手術處理,像導管方式,術後傷口小,且恢復時間短等優點。 周邊動脈疾病不難診斷,民眾可定期接受檢查,像是周邊血管超音波等,不需注射顯影劑,也能正確評估血流狀態;楊淵博提醒,周邊動脈疾病雖不會立即致命,但嚴重時,恐會使肢體出現缺血性表現,因此若發現有異狀,就應盡快就醫檢查。

洗髮精可生髮? 醫:延誤治療恐掉光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2014/12/12
發生掉髮問題,你會怎麼辦?根據醫師診間觀察發現,多數民眾面對掉髮問題,會從換洗髮精開始,花錢購買宣稱有抗掉髮功效的洗髮精,或使用民間偏方,嘗試無效後才尋求正確的治療。醫師建議,出現掉髮問題最好先就醫找出原因、及早治療,以免等到毛囊萎縮而後悔莫及。 開業皮膚科醫師徐常捷表示,9成掉髮是因遺傳所引起,俗稱「雄性禿」,是由雄激素所造成的掉髮,當雄激素攻擊毛囊時,會使毛囊逐漸萎縮,頭髮開始出現變細、變軟的徵兆,或家族父系或母系長輩如舅舅、叔伯等有落髮現象,即為遺傳性掉髮高危險群,就要特別注意。 徐常捷指出,許多民眾會使用坊間宣稱可生髮、抗掉髮的洗髮精,都無法有效刺激萎縮中的毛囊,也未經臨床實驗實證,只能當作頭髮保養品;若錯過黃金治療期,最終毛囊會壞死,再也長不出頭髮。 發生掉髮怎麼辦?徐常捷建議,首先應就醫找出病因,若診斷遺傳性掉髮,則可使用衛生福利部核准的生髮成份,如含有Minoxidil成分的外用生髮慕絲或生髮液,只要早晚各使用一次,大約4個月後可以看到效果。

氣溫驟降 注意保暖小心中風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 2014/12/12
氣溫驟降,知名演員趙舜驚傳因心腦血管疾病而病逝!國民健康署邱淑媞署長提醒,有三高、肥胖、心血管疾病以及有吸菸習慣的民眾,一定要注意保暖,手套、襪子及保暖衣物不可少。

根據中央氣象局指出,近期因北極冷空氣南下,各地可能會出現攝氏13度的低溫,與之前暖天氣相差10度以上。邱淑媞署長提醒,溫度降低或溫差過大時,血管會跟著收縮,容易造成血壓升高,進而增加誘發心臟病及中風急性發作的機會。

國內研究發現,在十一月至一月期間,清晨五點到六點的時段,國人不分年齡的死亡率有較高的現象,提醒民眾,晚上睡覺時可將衣物備妥在床邊,半夜起床或是早晨氣溫低時,先添加衣物保暖再進行活動。

另外,針對正在服藥的三高患者,一定要遵照醫師指示服藥及回診,並控制血壓在140/90mmHg、糖化血色素<7%、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100mg/dl,與醫師討論控制三高數值,以降低中風的風險。

心血管疾病患者,冬季泡湯趨寒時,溫度避免超過40度,也不要長時間泡湯,以免四肢血管擴張,引發心血管或腦血管急症;此外,抽菸及一般大眾也需注意,應戒菸或避免吸入二手菸,因為這都會增加罹患中風的風險。衛生福利部指出,戒菸一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降低五成;戒菸五年的人,罹患中風機率幾乎與無吸菸習慣者相同,鼓勵民眾及早戒菸。

寒冬來臨,除了要注意保暖外,民眾若出現胸悶、胸痛、呼吸困難等心臟病症狀,或是臉部表情不對稱、單手無力下垂、口齒不清等中風徵兆,一定要盡速就醫。


聆聽身體的樂章 幫你健康加分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徐書蘋報導 2014/12/12
來自希臘的生命密碼專家藍寧仕,日前於誠品信義店舉辦新書發表會,宣導如何將身心靈整合,讓生理、心理都能達到最完美的狀態。他認為,希臘哲學家畢達哥拉斯的畢氏定理,也能應用在人體,而且好好聆聽身體的內在節奏,用自然的方式強化身體免疫機能,透過生活管控,即可為健康加分。

活動現場,藍寧仕用鋼鼓與小提琴合演了2首曲目,向讀者表現不同的生命密碼者合適聽的音樂類型,並且帶來幾種他自行製作用低溫調配的醬料,搭配希臘麵包與現場讀者分享,教大家如何吃到健康的油脂並且又不失美味。

藍寧仕表示,中醫的上火,即是西醫的發炎,而發炎就是生病的根源。造成發炎的原因眾多,包括壓力、飲食不當、毒素等。於是他開始研究這些原因的來源,並且如何抵抗這些病源。 藍寧仕說,生活裡所有影響健康的因素可簡單歸納成三大類:心靈、身體、飲食,稱作「健康金三角」,三者互為影響,牽一動二。

心靈、身體、飲食這三種因素會左右身體發炎的程度,可能會讓身體更健康,或者更容易生病。 所以,藍寧仕建議,首先應了解身體出了什麼狀況,可能是什麼樣無形的因素所導致,通常心理的因素影響生理甚巨,再循序漸進的從了解自己後,再慢慢去挖掘病灶所在。

因此,藍寧仕認為,要擁有健康與美麗,就要從破解身心靈壓力開始,再從身體、飲食、心靈、情緒、人際關係、疾病療癒各面向解決,從生活中找到快樂的力量。他並希望大家用自然的方式強化身體免疫機能,並可結合生命密碼理論,針對不同生命密碼數字的人,提供一些對生活及健康加分的技巧。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

星期五, 25 2月 2022 12:01

已故知名科學家居禮夫人曾說:「Nothing in life is to be feared. It is only to be...


health
使用>> 搜尋<< 輸入關鍵字 或 按以下:
飲食 | 嬰兒兒童 | 女性 | 老人 | 男性
心臟 |  三高  | 食物 |  肝腎  |  高血壓 | 血脂
腸胃炎 |  牙齒 牙病 牙周病 | 骨質疏鬆
肥胖 |  皮膚病  |  乳癌  | 癌症 |  過敏  | 眼睛
 睡眠 |  壓力 | 更年期 |  感冒 |  咳嗽 |  熱氣